在美國,稅收一直是一個極端敏感的話題。一方面,以國內稅收做支撐的美國大兵每天都要在伊拉克、阿富汗這些戰火連天的地方燒掉大量真金白銀,另一方面,稅收又是政治上的一片雷區,稍有不慎就會把制定政策的人炸得粉身碎骨,當年,老布什就是因為在增加稅收問題上觸犯了美國富翁們的利益,最后不得不黯然丟掉總統寶座。
小布什上臺以來,顯然吸收了老爸的教訓,在稅收方面一直朝著有利于富人的方向傾斜,但那些受惠者好像卻并不買賬,他們想方設法逃稅,從布什的錢袋里撈出一個又一個金幣。
既然政府的錢袋出了漏洞,那自然要盡快堵住。密歇根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卡爾·萊文就接下了這項艱巨的任務。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參議院的一個特別小組進行了富人逃稅方面的詳盡的專項調查,該調查歷時長達18個月,前后進行了80次訪談,收集了200萬份文件,并建議法庭發出了74張傳票。近日,調查小組公布了一份長達400頁的報告。
報告中公布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報告指出,有大批美國人利用海外賬戶逃稅,每交一美元的稅,他們就要逃掉7美分,一年算下來,這種形式的逃稅額達700億美元,規模達到美國正常納稅額的7%。由此看來,布什錢袋上的窟窿還真不小。
競選捐助大戶也不干凈
被參議員萊文盯上的富翁有不少,膽敢在布什錢袋上使勁打洞的“碩鼠”不乏各界名流:例如,美國橄欖球大聯盟“紐約噴氣機隊”的大老板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兒童電視節目《恐龍戰隊》的制片人海姆·薩班以及來自得克薩斯的兩位商人——查爾斯·威利和山姆·威利兄弟。
作為同樣來自得州的“老鄉”,威利兄弟成為布什2000年競選總統時的第九大捐助者,曾經為布什問鼎白宮立下功勞。可是另一方面,這兄弟兩人也是逃稅大戶:他們在海外進行大量的股票交易,由于海外收入并不在美國國稅局的監控范圍下,所以,他們的所得收入根本就沒有向美國國庫交一分錢。此外,他們還通過國外賬戶匯款轉移資金,單單通過海外轉移這一項,威利兄弟就至少逃掉了1.9億美元的稅。
當然,為了提交一份干凈的賬單,威利兄弟盡情買珠寶,購豪宅,用奢侈的生活消化資金。從1999年到2004年之間,約有8500萬美元的“海外資金”轉入威利兄弟在美國的賬戶,威利兄弟就利用這筆錢在阿斯平、達拉斯、馬里布購買多棟豪宅。另外,他們也將500萬美元的“貸款”調到信托賬戶,用來購買著名畫家諾曼·洛克威爾的大作《鉚釘女工》。由于這些交易都是在馬恩島、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這些著名的“逃稅天堂”進行的,并沒有在美國注冊,所以他們也不必向國稅局報稅和繳付大筆稅款。
在參議員萊文揭發出他們的逃稅內幕后,美國司法部開始對威利兄弟進行調查,但威利兄弟援引憲法第五修正案拒絕出庭。對于這件事,他們曾經“投資”過的布什總統不知會不會看在金元的面上,拉這倆兄弟一把。
可話又說回來,威利兄弟一面對布什施以小利,一面又用不大光彩的手段從布什的錢袋里往外“偷錢”,這種舉動,恐怕沒多少人會喜歡。
“逃稅冠軍”逃稅2.1億美元
作為超級大國的國民,美國人在理財方面也頗具“全球化視野”。據美國財政部的調查顯示,從1995年到1999年的4年問,美國人的境外存款戶頭上升了20%,共有16萬戶,威利兄弟只是其中之一,與另一名富翁安德森比起來,通過這種方式逃稅,威利兄弟還只是“小字輩”。
52歲的安德森名義上是華盛頓“軌道救援”電信公司的CEO,他曾靠電信業發家、也曾進行過藝術收藏。他還熱衷投資創辦太空旅行社,甚至曾花費3100萬美元購買了前往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資格。
雖然安德森平時生活儉樸,甚至連他開的汽車都是一輛有著15年歷史的普通老爺車,與別人合買的一架私人飛機也掛在其他公司名下。但事實上他琢磨出了“逃稅三板斧”,并在身后擁有一個為逃稅而生的龐大的商業帝國。
安德森寧愿多花時間走彎路,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了一家名為“黃金轉運”的公司轉移資金,目的就是要巧妙地把大筆收入安置到美國國稅局的視線之外,規避美國國內高昂的稅收。這便是安德森逃稅的最常用手法——“瞞天過?!薄.斆绹鴩惥值臋z察官們調查安德森財物狀況時,這些查稅專家們還曾一度被安德森那些關系復雜的小公司搞得頭暈腦漲。
“狡兔三窟”則是安德森躲過美國國稅局跟蹤調查的又一絕招。近20年來,他一直向稅務部門成功隱瞞了自己的住址和真實身份。據負責起訴的檢察官透露,為達到逃稅的目的,安德森僅使用的化名就有7個之多,用假名在巴拿馬和其他地方建立了離岸公司網絡。此外,雖然就住在華盛頓,他卻經常聲稱自己是多米尼加公民,而且使用一個遠在荷蘭的通信地址來作為自己的“聯系方式”。
此外,“李代桃僵”則是他的第三招。為了有效對付稅務官員和債權人,安德森還使用了以藝術品和現金的形式將巨額財產轉移到瑞士等手段。由于這三招耍得爐火純青,安德森從布什口袋里“挖”出了大量銀子。按照美國國稅局的統計,安德森1999年的收入高達1.26億美元,但其申報的個人收入僅僅是6.7939萬美元,而這名億萬富翁上交的個人所得稅更是只有少得可憐的494美元。根據美國聯邦檢察官的起訴,安德森從1995年到1999年間涉嫌通過操作境外公司至少隱瞞收入4.5億美元,逃漏交聯邦及地方個人所得稅總共達2.1億美元,在美國歷史上,這是金額最大的一筆個人逃稅民事案件,安德森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穩坐“逃稅冠軍”寶座的人。
國稅局邀請FBI幫忙
美國畢竟是“新經濟”的發源地,以硅谷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改善了美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就連逃稅也插上了網絡的翅膀。在美國,人們可以借助網絡來開設和管理境外的銀行戶頭,他們可以隨意地將錢匯出境外和調入國內,而且借新科技省錢的人絕不在少數。
在拉丁美洲的安提瓜島、巴布達島、巴哈馬群島和鱷魚島等一些偏遠小島組成的“稅收天堂”中,28家銀行發行的萬事達信用卡持卡人主要是美國客戶。美國國稅局從萬事達信用卡公司得到的數據顯示,美國有200萬人擁有由海外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或支票卡,但申報者還不到持有海外銀行賬戶人數的10%。這也就是說,剩余的90%的人中大部分沒有繳納其在海外的收入所得稅。
美國富翁們這種大規模的“逃稅風”讓政府十分不悅。官員們認為,與歐洲國家相比,美國的稅率已經很低了,沒想到貪得無厭的巨富們還要逃稅。而且,這種逃稅行為進一步增強了社會的不公平,因為工薪階層在拿到薪水之前已經被扣了稅,富人卻可以通過種種手段大規模逃稅。
就拿富得流油的企業界來說,紐約一家著名薪酬顧問公司的研究表明,美國大企業的高層薪酬在1996年至2004年間平均增加了60%,現已達到平均年收入超過8位數??擅绹?2家企業的高層卻沒有全面申報薪酬津貼,涉及金額高達7億美元。美國證交會主席唐納森就表示,關于沒有全面申報津貼的問題,他們已經對通用電氣和泰森食品公司采取了執法行動。但要完全了解企業高層的薪酬津貼是很困難的事,因此證交會將改變對申報內容及申報方式的規定。美國財政部也表示,將向企業發放新的說明,詳細解釋限制遞延薪酬津貼的新稅務法例。有的議員還提議設立舉報辦公室,以鼓勵員工舉報公司或企業內部的巨額逃稅行為。查獲逃稅罪行后,舉報者最高可獲得相當于追回稅款及罰金總額30%的獎金。
值得一提的是,富人逃稅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門的,除了運用網絡轉移財富和裝糊涂少報收入外,還有不少匪夷所思的招數,比如有人就故意多報人口,借此攤低人均收入。為了減少繳稅,有人甚至把寵物報成子女。對付這些花招,一位名叫斯拉格的美國國家稅務局的工作人員想出了一個辦法,要求在繳稅的同時要附注家庭成員的社會保險號,這種辦法一經實施,當年就擠出了30億美元的家屬費用水分。為了表彰這名公職人員為堵住政府錢袋上窟窿做出的杰出貢獻,斯拉格得到了2.5萬美元的嘉獎。
為了抑制利用海外賬戶逃稅現象,美國國稅局目前也正在施展各種手段,他們甚至采取了一些非常規的措施,例如,和航空公司、高檔飯店以及一些高消費場所建立聯系,以掌握高收入者的信用卡和支票卡的開支情況,同時和聯邦調查局(FBl)合作,收買黑幫分子作為眼線,監視一些黑道頭目在海外逃稅的情況等等。但是這些措施覆蓋面有限,收效也不盡如人意,反倒是無心插柳地幫著查出幾樁洗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