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搬進了戒備森嚴的首相官邸。據報道,日本首相官邸的安全措施十分嚴密,整座建筑被5厘米厚的防彈玻璃覆蓋,對出入人員的管理非常嚴格,即使首相本人忘了帶通行證,也進不了自己的辦公室。
實際上,面對不容樂觀的安全環境,各國元首、政府首腦的府邸都時刻處于“一級戒備”中,尤其是那些大國的首腦官邸。那么,這些官邸到底怎樣設防?政府首腦的保鏢們又是怎樣警戒的呢?本文將為你揭開謎底。
俄羅斯總統官邸設在克里姆林宮。那是一座輝煌、雄偉的古老建筑,始建于1156年。這里曾是歷代沙瑩的宮殿,后來成為蘇聯的政治中心,蘇聯解體后,又成為俄羅斯總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克宮是俄總統安保工作的核心。
克里姆林宮:
“公民,請你到廁所去!”
克宮自沙皇時期起就是一座防守極嚴密的城堡,厚厚的城墻長達2235米。俄總統官邸共有567個房間,除了總統辦公室之外,還擁有娛樂設施、兩個圖書館和兩個小劇場。
從17世紀起,克宮的大門就是用木料和金屬做成的雙層門。現在,這些大門還設有3個相互連接的汽車攔截器,其中1個是金屬網,能兜住汽車輪子,有效阻止飛駛的汽車沖進大門,還能阻止高壓電流通過。克宮的每個入口除安裝了類似機場的安檢設施之外,墻上還安裝了專門的傳感器,每個移動物體都受到嚴密監控,任何人都休想偷偷溜進去,或將危險物品等帶進總統官邸。
克宮十分寧靜,人們只能看到克宮門邊有哨兵站崗,紅場及宮墻外有士兵在巡邏,卻不知道城墻及附近的高層建筑上,都安裝了不計其數的監視器,時時刻刻監視著附近的一切。有一次,深更半夜,一個小伙子想在靠近城墻的地方小便。突然,一束強光落在他臉上,墻上的擴音器隨即響了起來:“公民,請你到廁所去!”緊接著,警察出現在他面前。1999年,莫斯科遭受罕見的颶風襲擊,泄露了克宮的這個“小秘密”。當時,幾棵被颶風攔腰砍斷的大樹倒在了克宮的城墻上,警衛人員冒著大雨在城墻上值班,他們不僅要防止有人順著大樹爬進克宮,還要緊急搶修被颶風破壞的監視設備。這些監視設備隱藏在城墻內,由安全方面的專家負責,每隔數天就要仔細檢查一次,以保證其正常運行。
在克宮地下有縱橫交錯的暗道,每條暗道都被置于嚴密的監控之中。宮殿的部分城墻緊鄰莫斯科河,宮中的一些暗道與河相通,俄安全部門專門組建了一支“蛙人”隊伍。“蛙人”的任務是檢查河中所有與克宮暗道相通的地方,在水下保護總統官邸的安全。據稱,“蛙人”對所有孔道都了如指掌,就是閉著眼睛也能找到。
白宮
總統將緊急按鈕當成馬桶沖水開關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賓夕法尼亞大道南側,有一幢莊嚴雄偉的白色建筑,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白宮。白宮是美國安全部門最重要的警衛目標。
白宮堪稱世界上防衛技術最先進的地方。對白宮的警衛在華盛頓以外就開始了,里外共有3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設在華盛頓東南約10公里處的馬里蘭州,即著名的安德魯空軍基地。該基地駐有8000人,裝備有先進的戰斗機及巡邏機等,負責華盛頓上空的保衛,總統的“空軍一號”就停在該基地。
第二道防線是華盛頓陸軍軍區,負責白宮的地面安全。該基地始建于1791年,是美軍歷史最悠久的軍事設施之一。司令部下屬的第三步兵團綽號“老近衛軍”,既是美國陸軍的儀仗隊,也是首都的衛戍部隊。一旦白宮及周圍地區出現情況,這支部隊便會憑借便利的交通和先進裝備,迅速前往“救駕”。
白宮的最后一道防線,就是由特工組成的總統保鏢。據說,白宮內約有2800名特工每天24小時值班,他們按“縱深防御”的原則分為3個保衛圈。外圈有500多人,他們身穿制服,攜帶武器,控制著通往白宮的所有出入口;中圈部署在白宮主要的建筑物附近;內圈的特工均著便服,部署在總統辦公室及總統臥室周邊。
白宮占地7.3萬平方米,周圍筑有厚厚的水泥圍墻,圍墻上安裝著報警系統,如果有人或動物攀爬圍墻,這些裝置就會報警。大門用特殊的防撞材料制成,為防止裝有炸藥的車輛闖入白宮,白宮大門前還筑有高60厘米的水泥隔離墩。
白宮里,雷達、地對空導彈、防化武器等一應俱全,還配備了肩扛發射的防空武器。草叢、花叢、燈罩內裝有小型錄像機和傳感器。白宮地下的警衛指揮中心擁有先進的通訊設備,能與全國各地保持聯系。
白宮內有132個房間,到處都有報警器。總統的辦公桌下裝有緊急按鈕,只要用膝蓋輕輕一碰,貼身保鏢就會立即出現。在洗手間里也裝有報警裝置。卡特總統剛入主白宮時,曾將緊急按鈕當成馬桶的沖水開關,引起了一場虛驚。
在白宮工作的特工中有100名技術專家,確保總統“百毒不侵”。這些專家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化驗,比如,每小時都對空氣進行檢測,以防止細菌及病毒入侵;總統的食物也是檢測的重點,特工們先用熒光設備對食物進行透視,若有疑點,就用X光進行進一步檢查。就連小小的桔子,也要切片化驗后,才能讓總統食用。據說,尼克松總統特別喜歡吃鮮河蟹,但經過切片化驗后,活蟹成為死蟹,鮮味喪失殆盡,尼克松總統曾氣得摔掉了手中的叉子。
愛麗舍宮:
居民不要呆在陽臺上
愛麗舍宮始建于1788年,曾是法國的王宮,1873年起成為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是一個依馬路而建的兩層環形建筑,中心有個巨大的花園,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共有365個房間。
在愛麗舍宮中,有一條長20米、寬3米的地下走廊。順著這條走廊走下去,可以看到十幾扇緊閉著的門。這里就是法國的戰時最高指揮中心,是總統下達“使用核武器”命令的指揮部。這個地下辦公室的布置非常樸素,辦公桌上擺著紙張、削尖的鉛筆和天藍色的電話機。這部電話直通法國戰略空軍指揮中心及國防部作戰中心。在離桌子兩米遠的地方有1架電影放映機,還有3臺監控器,其中的兩臺分別與戰略空軍地下指揮部和國防部相通。一旦總統在這里發出命令,帶有核彈頭的導彈便能立即發射到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
為防止恐怖分子將爆炸物運進宮內,在宮殿的主門廊下豎立著一個高1米、直徑20厘米的圓柱體,嚴防汽車闖入。進入宮殿的汽車必須在這里接受檢查,通過檢查后,保安人員會按動電鈕將圓柱體降入地下,汽車才可以通過。
愛麗舍宮宮外由警察負責警衛,宮內由共和國衛隊負責。警察不分晝夜地在宮外巡邏。宮內,數百名共和國衛隊成員分成3班,每班執勤8小時,全天候守衛宮殿和它的6個出口。一旦總統要在宮里的臺階上迎送國內外重要人物,宮殿周圍的所有房屋都有特工的身影,在附近樓宇的房頂上,狙擊手們端著帶有瞄準鏡的槍嚴陣以待。因此,附近居民都知道,愛麗舍宮有什么活動時,自己一定不要出現在自家陽臺上。
白金漢宮
將皇室專列打造成“鐵路上的坦克”
舉世聞名的白金漢宮是英國君主在倫敦的王宮,坐落在泰晤士河畔,因1703年由白金漢公爵建造而得名。1761年,白金漢宮被喬治三世買下。1825年,喬治四世采納了建筑學家約翰·納什的意見,重建了這座宮殿,將其作為王宮。1937年,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居住在這里的第一任君主。現在,白金漢宮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府邸。
白金漢宮有361個房間,包括電影院、狗舍、78個洗澡間和盥洗室。宮外有占地18公頃的王宮花園。除王宮的衛兵換崗儀式可供游人參觀外,王宮南側的女王美術館和皇家馬廄也向游人開放。
為了抵御恐怖分子的襲擊,白金漢宮附近的草坪、空地及停車場暗藏多部攝像機,對四周進行全天候監視。為防止恐怖分子用生化武器襲擊,白金漢宮周圍部署了大量防化武器,設有專門的保安控制室,有多名專家在那里工作。他們每天早、午、晚3次用先進儀器檢測宮內外的空氣和飲用水。宮殿附近還安裝有雷達和導彈,以對付駕駛直升機襲擊的恐怖分子。此外,宮里還有一批專門搜索炸彈的警犬。
據說,白金漢宮有1000多名保安人員。女王有67名貼身警衛人員,其中皇家衛隊士兵43人,“特別行動處”警察24人。女王外出觀看賽馬時,貼身警衛便身穿燕尾服,頭戴禮帽,混跡于人群中,時刻注視著周圍的動靜。另據報道,皇室成員乘坐的專列已被改裝成“鐵路上的坦克”,車廂外包了一層厚厚的金屬外殼,能抵擋火箭彈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