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是個棄兒,在孤兒院長大。到四歲的時候,她就發現自己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自由地動,因為她患有嚴重的先天心瓣膜缺損,隨時有死亡的危險。
安19歲那年到倫敦念大學。在一個冬天的下午,她在學校圖書館里遇見了杰夫,兩人一見鐘情。
一天,杰夫告訴安,他父母兩天后到倫敦來見她。晚上,安興奮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孤兒院院長。院長沉默許久,說:“安,你不能愛別人,也不能與人結婚,你的心臟不允許你這輩子過婚姻生活。”
這真是個晴天霹靂!安掙扎道:“可是我愛杰夫,我愿意為他犧牲一切。”“我知道,孩子,但那樣不僅會要了你的命,而且也不會帶給他幸福。”院長的語氣充滿了同情和無奈。安哭了。院長說得對,她無法給予杰夫所希望的正常的婚姻生活。第二天,安沒有去學校,只給杰夫寄了張便條,告訴他自己不能去赴他父母之約。安收拾行李到了長途車站,她決定去英吉利海峽上一個叫澤西的古老小島。
車上與安臨座的也是個年輕女孩,活潑而漂亮。她叫哈維藍。她告訴安,她的父母在澤西相識相愛,所以每年全家三口都要去澤西島。
車終于抵達港口,就在等候輪渡的間隙,安發覺自己忘了隨身帶藥,好心的哈維藍主動說:“別急,我知道這附近有家藥店。”說罷匆忙向街對面跑去。安望著哈維藍輕盈奔跑的背影,也就在那一刻,一輛急駛的貨車沖出來,然后是很響的剎車聲……安看見哈維藍的金發像天使的小翅膀散飛在濃烈的陽光里。
當安從昏迷中蘇醒,發現杰夫守候在病床前。她焦急地問杰夫:“那個女孩呢?她叫哈維藍。”
“她沒能活過來。”杰夫低聲回答。
安的心隱隱作痛,她下意識地伸手去摸索枕頭邊的護心藥。就在這時,杰夫說:“不用了,安,哈維藍的心換進了你的身體,是她父母主動要求的。醫生冒險給你做了移植手術。”安呆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淚水順著她的眼角流下來。記得哈維藍講過,她的生日是4月7日,而她死的那天就是4月7日。
哭過以后,安開始詢問哈維藍的父母。醫生告訴她,那對失去愛女的夫妻在移植手術的翌日就離開了,他們沒有留下地址。后來安得知哈維藍的父母已經去了美國。
換了哈維藍那顆健康的心臟,安與杰夫結了婚,還生下了一雙兒女。每年4月7日他們都要去澤西島,要在靠近島上圣奧濱灣的一家酒吧里一直守候到打烊時分,那曾是哈維藍一家每年生日聚會的地方。
第15個4月7日夜晚降臨時,在圣奧賓灣的小酒吧,一對老夫婦走進來,選了個靠落地窗的位置坐下。安坐在另一邊,忽然感覺到一種異樣的心跳,好像有種神奇的力量招引她走過去。迎著兩位老人詫異而友善的微笑,安拉過老婦人的一只手撫在自己的胸口,讓心跳傳到對方掌中。兩個女人凝望著,安哭道:“那年我早已心如死灰,只想來澤西找片安靜的海水跳下去。而她,多不值得。”
“可是親愛的,現在我從你臉上看到的是幸福和快樂呀。”老婦人含淚用收回的手撫摸安的面龐。
安說:“是的,我活下來了,心里裝有兩個女孩子對生活的期盼,我必須加倍善待生命。”
這時杰夫帶著兩個孩子走過來,孩子們天真地跟老夫婦打著招呼。
安低下頭,笑著對小女兒說:“真是個美好的夜晚,你可不可以為大家把蠟燭點亮,哈維藍。”
小哈維藍劃了根火柴,伸向桌子中央的銀燭臺。蠟燭亮了,她仰臉環視著四周的大人,嬌憨地笑起來,搖曳的燭光映在她灰藍色的眼瞳里,像閃爍的星星。
李世斌薦自《知音·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