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05年我國國有企業虧損額達到1026億元,同比增長56.7%,增幅上升49.1個百分點。虧損額接近1998年的水平,是歷史上第二個虧損高峰,虧損額增幅創下了近16年來的新高。國有資產流失與經營效益低下,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從管理的角度看,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是影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一個關鍵因素。這里所指的國有資產管理者,既包括國有資產的宏觀調控管理者——政府官員,也包括國有資產的微觀經營管理者——企業家。
國有資產管理者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能力。要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首先要不流失。在國有資產經營、轉讓、合并、重組等過程中,政府、出資人(國資委)、國有企業和經營國有資產的企業的權、責、利必須明確,并有法律制度保障。在這些既定的條件下,具體操作者的素質就起著決定性作用了。實踐證明,國有資產管理隊伍中的腐敗分子,常常在國有資產改制過程中和政府中一些腐敗分子相勾結,索賄受賄,將國有資產高值低估,拱手送給行賄者;有的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將國有資產千方百計地縮水,打折并隱匿,最終實現個人占有。
我國當前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雖然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但基本能保證國有資產的規范運行,而國有資產流失和經營效益低下的問題依然非常嚴重,這就需要認真審視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特別是高層干部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了。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至2005年底我國在海外上市公司近310家,市值3700億美元,為滬深股市A、B市場可流通市值的2.39倍。其中80%都是具有壟斷性資源的國有優質資產。這些企業均是低市盈率在海外上市,價格比國內資本市場同類企業低20%。剝離的不良資產造成的損失由國內納稅人負擔,而優良資產運行帶來的利潤則與海外投資者分享。有資料表明,1993~2005年大中型國有企業海外上市過程中,涉及國有資產流失至少600億美元。大中型國有企業海外大規模上市,將導致國內資本市場空心化和邊緣化,使國內資本市場配置資源能力下降。
國有資產改制和在海外上市過程中,腐敗分子畢竟是極少數,但的確有一部分參與這些工作的國有資產管理者職業素質低下,客觀上充當了國有資產流失的“幫兇”。
從已經暴露出來的國有資產流失的案例看,不少國有資產高層管理干部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較低,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原因。從我國國有資產高層管理者的主要來源看:一是從企業職能部門的領導人中選拔;二是從政府部門選派;三是從外部招聘。雖然這些干部在原來的崗位上很出色,不等于一下就適應新的崗位,還需要一個培養和造就的過程。我國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管理戰略缺失。政府在委派國有資產高層管理干部時,看重的往往是某個職位的級別應當與干部升遷的職位相對應,而忽視了干部的知識結構和在實踐中積累才干的差異,也缺乏健全科學的干部培養制度和培養規劃。
因此,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的戰略管理,是當前各級國有資產管理當局必須認真積極抓緊抓好的工作。
——明確國有資產高層管理人員管理戰略,有計劃地培養和造就國有資產管理高級人才。通過多種渠道積極選拔,大膽任用,有效管理。要按照中央頒布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的要求,在實踐中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國有資產管理干部,以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鑒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干部來源的多渠道和干部實踐經驗的多樣性,必須逐步建立一整套干部開發和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將政策和制度落到實處,使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的結構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國有資產有效管理的需要。
——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干部持證上崗制度。為了保證國有資產管理干部上崗時的職業素質水平,國資干部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上崗標準,組織科學的考核并頒發上崗合格證。不論是國有資產的行政管理崗位,還是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的高級管理崗位,只有持有相關上崗合格證者,才能參與高級崗位的上崗競爭。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干部培訓基地,為國有資產管理干部和有志于國有資產管理的人員提供學習進修條件。國有資產管理干部培訓基地不僅包含管理知識教學,還應當包含專業實習條件。同時,要建立國有資產高層管理人員合理流動機制,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不僅要有科學合理的流入通道,還應當有科學合理的流出通道。
——實行干部輪崗制度,培養高層管理人員管理大型企業、運作大規模資產的能力。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干部需要了解政府管理國有資產的政策法令和程序,熟悉多個產業的發展動態和企業運行規律。這類企業的高層管理干部必須經過多崗鍛煉。因此,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國有資產管理干部輪崗,才能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
——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績效考核體系和薪酬分配制度??茖W合理的激勵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國資委與全部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了年度和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初步建立起了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各地國資委加強了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工作,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是政府對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的激勵制度還不健全,同時在現行的國有資產管理干部績效考核體系和薪酬分配制度中,過分強調產值及對國有資產造成損失的懲治措施比較模糊,也不利于國有資產管理干部負責而謹慎地經營國有資產。
——提高高層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近年來倒下的國有資產高級管理者中,哪個的財產不是幾百、幾千萬甚至上億元?他們倒下的原因,就是失去了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必須對國有資產管理干部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之內化認同國有資產管理者的職業道德規范,服從職業道德準則,明確自己的職業義務。對國有資產管理者的獎懲,不僅要考察其經營管理能力,還要考察其職業道德;不僅有經濟激勵,還要有精神激勵。同時,在落實對國有資產管理者的獎懲時,切不可草率從事,使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人或平庸的人投機取巧而得逞于一時,敗壞了社會風氣。
——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制建設,認真落實現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必須以法律作保障,所以必須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制建設,同時,必須下大力氣落實現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國資委成立以來,已經制定發布了企業改制、產權轉讓、資產評估、產權無償劃轉等20多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各省(區、市)國資委自組建以來,制定了700多件規范性文件?,F在的問題:一是認真做好國有資產監管的基礎工作;二是各級國資委要加強清產核資及后續管理工作,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防止出現新的不良資產;三是要高度重視財務監督工作,加強財務監督制度體系建設,強化對企業投融資、大額資金往來、物資購銷、應收賬款、擔保等重大財務事項的管理與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審計監督工作體系;四是要進一步完善財務快報和國有資產統計工作體系,加強企業財務動態監測和分析;五是要繼續加強產權界定、資產評估、資產劃轉、產權登記、產權轉讓監管、產權糾紛調處等產權管理的基礎工作,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合法權益;六是要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抓緊做好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相關工作。
在國有資產的運行過程中,出資人、經營者和支配使用者必須擰成一股繩,缺乏哪一方面的積極性都不行。為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必須提高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水平,要有一整套培養計劃和制度,從基層開始一步步鑄就國有資產高級管理人員高水平的職業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同時,在企業管理中要維護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合法權益,充分調動廣大職工提高素質,提高為企業經營效益出力獻策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