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著名實驗藝術家,詩人艾青之子。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建筑、雕塑、繪畫、家具、編書、策展等多個方面。
吳:您會怎么跟別人介紹自己的出身和家庭,或者說您一般怎么介紹自己?
艾:我一般不介紹出身和家庭,我既不找工作,也沒被公安局抓進去,我根本不需要介紹自己。
吳:在生活道路上對你的成長影響最大的是什么人、是什么事?
艾:什么事?你說成長,是指怎么長成這么胖的嗎?生活道路,生活道路是哪條路,是我平時不走的那條路嗎?
吳:比如選擇從事藝術,從事建筑,去美國……
艾:這些事,實際上我沒有想清楚之前就已經開始做了,后來還在做就是因為興趣所致。
吳:您喜歡北京嗎?
艾:不喜歡。
吳:為什么呢?
艾:不喜歡的理由太多了。從頭開始說呀,不喜歡的話,首先北京你說大概有一兩千萬人,可能我所認識的,或者說我喜歡呆在一起的,只有一二十個人吧,那已經真是太多了,可連百萬分之一都不到。北京有可能有500個景點吧,我幾乎一個都不愿意去,除非是實在無法開脫陪朋友。然后北京呢,上個月有30天,有21天在沙塵暴當中,眼睛都睜不開,也無法呼吸呀。對于我來說,在北京幾乎沒有一件愉快的事。這個城市沒有任何的特征,也就是說,它還沒有形成。這個城市,一片混亂。你只要進北京,你看到的每一處,任何一處,每一個時間,任何一段時間,都是這種愚昧和瘋狂留下的痕跡。
我的意思是我跟一個城市的關系很淡,我對它無所求,它對我也無所求,那么就是你和它處在一種陌生的狀態下。你對城市的欲望,它的行為,它的狀態,并不能夠因此而興奮,或有什么快感,我覺得就是這樣的一種關系。
吳:不是都說北京是文化中心嗎?文化人特多的地方。
艾:北京如果說是一個什么中心,那它就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心。它有什么文化呀,這里有很多大學,培養的全是庸才,他們的教師那是世界上最令人厭倦的一些人,既沒學識也沒觀點、沒有性情,已經是快成為非人的動物了。這些人培養出的學生大都是些苦大仇深的、認為可以利用一些學識來對社會進行報復的人,教育只是一個生產庸人的機器。出租車司機沒有一個認識路的,上了車就是帶著司機游玩呢,告訴他這樣走,那樣走。你說這個地方有什么文化?
吳:如果讓您選擇居住地,在國內或者國外,您會選擇哪個地方?
艾:國內吧。因為我是個中國人,生來就在這兒,沒有太多的選擇,我這人也不愛選擇。我在美國呆了12年,我沒有拿美國公民身份。你看見幾個在美國呆12年的人沒拿?我不是沒有理由拿。
吳:我覺得憤怒是出于愛,如果您不愛中國那根本就不會有興趣批評她。
艾:這個非常的屁話,怎么說是出于愛?憤怒并不一定是出于愛,憤怒只是出于不高興。
吳:我看您的博客,有網友說您不是憤青,而是憤中。
艾:我是憤老,然后我死了以后是憤尸。這個有什么關系,只是說這個人,莫名其妙老是發火。多數狗都很溫順,有的狗見人就咬,我無非是屬于瘋狗一類的。
吳:在很多人眼中,您是當代藝術大師呀,您怎么看?
艾:任何人管別人叫大師的時候,被叫作大師的人,我不知道他是個什么東西,但叫這個大師的人,基本上是表現出自己的一種卑微。那只能是這樣了,我還能說什么?
吳:那您現在最關注什么事兒?
艾:我現在最關注的就是把下一句話說清楚了。
吳:我指的是您生活中最關注什么事兒?
艾:我沒有其他的生活,這都是我的生活,我生活中沒這些事兒,我就沒有生活了。沒有目的,沒有計劃,沒有要達到一個什么高度,沒有舉措,也不要上到另一個層次。
吳:您對生命的看法?
艾:生命太是奇跡了,居然每人睡著以后,第二天還能醒來,太了不起了。把一盤菜做完了,一天沒放到冰箱里它就臭掉了,根本沒法吃。生命這塊肉是活的。這神奇呀!我最崇拜的就是這個東西,生命不得了,感激不盡。
吳:您羨慕過別人沒有?
艾:這句話要回答的話,我肯定是沒有。我覺得,沒有一個你之外的人能真正地讓人去怎么羨慕,因為和你本身的生命相比,所有其他的,可羨慕的條件都微不足道。
吳:你們家書那么多,您有時間看嗎?
艾:我沒有看書的習慣呀,我的書基本上都是新書,實際上是看書太傷人,太挫傷人,太容易讓人失望了,一百本書里面可以有一本,或者一頁讓你能看就很難得了。即使所有的書都是好書,你會用一輩子也看不完,這里面也沒什么太大的意義。因為讀書或者是僅僅讀書,我不覺得那是生活。人類進化到有四肢,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僅僅是為了閱讀,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吧。
吳:您對周星馳有什么評價?
艾:我就看過一個,那個斧頭的電影,我覺得好玩,我覺得他可能就是個很俗的香港人吧,但是挺好玩的。
吳:您如何看待愛情?能說說您和路青老師的故事嗎?
艾:到目前為止,路青還沒有嫌棄我。我們的故事不是你所能理解和想像的,這都是隱私,只能說我們倆像是一對地下黨員,是在一起干革命工作的。
(王曉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