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新聞報道,電視與網絡媒體講究迅速和直觀欣賞性,廣播、短信在快捷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平面媒體不能僅僅是比賽過程的再現,或是賽事的一種“翻版”,那么如何把“冷飯”炒得別有風味,筆者認為平面媒體應以標題制勝。體育的精神是公平競爭,賽場如戰場,精彩的體育報道必須讓讀者從平面媒體上嗅到“硝煙”。有道是,螺絲殼里做道場,尺水之上可興波,平面媒體體育報道標題制勝的要求是靈動,主要特色有三:一是嵌入人名,二是巧用仿擬,三是活用數字。
嵌入人名。把運動員的名字巧妙地串入標題,來描述他們的賽況,突出體育報道的主角——運動員,讓讀者一瞥標題就知道主要新聞事實,比較符合讀者的心理,發揮出“后發優勢”,把激烈的比賽變得輕松愜意起來,大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快意。
嵌入人名有三種形式。
一為全取式,即將運動員名字完整地直接嵌入標題,能產生題因名新、人因題美的修辭效果。這是比較容易的方式,但要嵌出新意,殊為不易。
《陳中,你真中!》(《大河報》2004年8月30日)來自河南的陳中蟬聯奧運會女子跆拳道67公斤以上級冠軍,值得大書特書。標題前一個“中”作陳中姓名中的名字,后一個“中”作形容詞中意、滿意的意思,同時是河南方言,用在河南姑娘陳中身上,讓人倍感親切。
《高峰勇攀“高峰”》(《廣州日報》2004年8月15日)高峰在雅典奧運會女子48公斤級復活賽中擊敗羅馬尼亞隊的杜米特魯,奪得一枚銅牌。前一“高峰”是人名,后一“高峰”是形容詞,是她技藝的最佳期之意,兩“高峰”音同意不同,完美結合產生獨特的表達效果。據悉,高峰沒有奪獎牌任務,她的實力是第5至第8名,這枚銅牌,確實來之不易。
二為串珠式,即把運動員名字拆開來,像一串串珍珠串入標題,“異化”出新意。既可以看出制作者的聰明才智,也可以看出漢語所具有的神奇魅力。
《“杜”絕遺憾最為美麗“義夫”當關萬夫莫開》(《新民晚報》2004年8月15日)把杜麗和王義夫的名字嵌入標題,是因為他們都是射擊運動員。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我國運動員獲得的首枚金牌均產生于射擊。而爭取“開門紅”則是各個代表團能否最后取得佳績的關鍵。杜麗,綻放出杜絕遺憾的美麗!王義夫——不僅僅是一名運動員,他更是中國射擊隊甚至中國代表團的一面旗幟。
《一江春水向東“劉”百米短跨任我“翔”》(《新民晚報》2004年8月28日)、《“劉”著一手,蓄勢欲“翔”》(《體壇周報》2004年8月27日)在黑人選手長期壟斷的110米欄項目中,劉翔一人殺出,硬生生奪金,其勢、其力,不可阻擋。前一標題中“劉”字表示雙關意:既明指姓劉又暗指水流之快;“翔”既指運動員名字又暗指飛翔之意,真是妙手偶得,天衣無縫,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極其壯美的流星圖。另外,“一江春水向東流”又是一部著名的電影名,恰到好處地仿擬了一次。后一標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劉”是留的諧音,劉翔在決賽前一直有意保存實力。
三為摘名式,即不取名字之全部而取其部分擬題,奇想聯翩,別出心裁。有時只改動一個字,意思卻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特牛》(《新京報》2006年6月10日) 2006年的NBA總決賽第一場,小牛主場90比80勝熱火,特里砍下全場最高的32分,標題用“特”代表賈森·特里,用“?!贝硇∨j?,“特”同時表示特別、特殊的意思,“牛”還表示牛氣沖天、驕傲之意。標題新穎別致,新奇醒目。
《甜甜爆冷門媽媽心甜甜》(《大河報》2004年8月18日)前一“甜甜”為網球運動員孫甜甜的名字,做名詞用,后一“甜甜”做形容詞用,表示幸福、愉快、甜蜜之意?!丁傲辆ЬА币笆帐招摹薄罚ā缎旅裰芸?004年11月22日)兩位奧運跳水冠軍田亮和郭晶晶一個陽光自信、一個羞澀可愛,在“亮晶晶”組合橫掃各大媒體的時候,該文的友情提醒非常及時,后來田亮被國家隊除名可證。在標題中直接用新聞人物或事件的國家名加上描寫、評價、贊揚來制作標題,可以看做是嵌入人名法的變異。
巧用仿擬。仿擬是一種仿現成格式而臨時新創的修辭方式,又稱仿用與仿化。根據筆者收集到的體育報道標題分析,使用的仿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所仿原文原封不動,通過文章的內容加以說明或佐證,或深入闡釋引文,或從新角度詮釋;二是對所仿原文作種種變動,給讀者的印象是“似曾相識”又“不盡相同”,讀者會頓時產生好奇感并引起思考。仿擬雖是模仿現成的格式,但往往是用自己的語言,融入新的思想,因此它是一種富于創造性的修辭活動,具有增強語言表達的感染力和幽默風趣或諷刺、詼諧的修辭效果,使人感到新鮮,能引起讀者思考與想象,加深對變體含義的認識與理解。
一些電影、電視劇的熱播,暢銷小說的熱賣,往往使它們的名稱成為具有時尚色彩的流行語句在大眾口頭上流傳,把這些具有表現力的影視劇名、流行歌名、暢銷書名借用到新聞標題中,可以增強標題的親和力和趣味性,給人以新的感覺,看起來舒服、讀起來有味道,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影視劇名、流行歌名、暢銷書名都可被仿擬,關鍵是要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花樣游泳花樣年華(主)俄羅斯獲雙人冠軍,中國隊名列第七(副)》(《新聞晚報》2004年8月26日)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是從“金嗓子”周璇的老歌《花樣年華》中獲得的靈感。可見好的標題可以傳承、可以仿擬。
《沉重的翅膀》(《新聞晚報》2004年8月24日)標題直接引用張潔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很好地表達了乒乓球運動員王皓2比4不敵柳承敏后讀者的思考:是什么讓一個年輕的新秀將自己飛翔的翅膀突然沉重起來?仿擬書名制作標題,是較多的一種方式,說明要制作出養眼的標題,讀書仍然是首選。
一些經典名句、標語口號、成語諺語、格言俗語等因廣為讀者熟知,也是仿擬的好對象。編輯、記者將體育圈內的關注點“翻譯”成為平民的趣味,將專業觀點變得可摸可感可體味,這樣,讀者在閱讀平面媒體之前,不管他從哪些渠道得到信息,但最終都能在平面媒體中找到落腳點,讓他們所關注的話題找到歸宿。
《劉春紅“舉重若輕”中國隊再添一金》(《河南日報》2004年8月20日)在雅典奧運會女子69公斤級舉重比賽中,劉春紅發揮出色勇奪金牌,標題巧妙地用了成語舉重若輕,且輕與金同韻,讀來朗朗上口。
時代變遷,時尚更迭,人們對語言的需求也面臨多種選擇,仿擬古詩詞也是標題制作的一種選擇。在新聞標題中仿擬古詩詞,散發出濃濃的古典氣息,以達到聽來音節勻稱、整齊而有節奏,讀來和諧悅耳、朗朗上口的目的,既能渲染氣氛,使音響富于變化,有音韻回環之美,也使人讀來上口,吟有余味,從而增強標題的表現力、感染力且能調動讀者的觀賞欲,從而實現化古典為通俗、化書卷為流行。
《晶霞與金銀齊飛兩岸共雅典一色》(《長安街時報》2004年8月27日)2004年8月26日,是值得中國人紀念的一天,除了郭晶晶和吳敏霞摘金奪銀外,臺北的陳詩欣和朱木炎分獲跆拳道冠軍,改寫零的記錄。標題仿王勃名句,傳達了炎黃子孫共慶披金的歡欣。“一色”既指金牌,亦指膚色,別有意趣。
體育報道標題中使用仿擬的功能,有如下四點:一、吸引讀者注意力。這類標題均源自有影響的電影、電視劇、文學名著名字,流行歌曲、名人名言、成語俗語、古典詩詞等,它們自身就具有很強的感召力,而仿擬后更能激起讀者的好奇心,進而產生先睹為快的強烈愿望。二、制造懸念,促使讀者思考與聯想。當讀者看到標題中有仿擬現象時,會自然而然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使用仿擬手段?引文原文是什么?出自何處?是什么因素發生了變化?為什么要發生變化?它與整篇文章的關系如何?三、強化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性。讀者在思考了上述一連串問題后,進一步推測與弄懂作者的意圖,確定仿擬的奧妙所在以及與文章內容的關系,從而拉近讀者與作者的距離,使作者意圖不僅為讀者所理解,而且會引起讀者共鳴。四、仿擬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修辭效果,不僅新穎、明快、富有感召力,而且往往伴有詼諧、風趣、幽默,甚至滑稽可笑的色彩。當然,如果讀者對引文原文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就不可能與作者進行對話,會感到莫名其妙或不知所云。
活用數字。競技體育的成績絕大多數是以數字來體現的,用數字制作標題,充分反映了體育新聞報道“用數字說話”的特點。體育報道,讀者最關心的是比賽的過程和結果。數字本身就包含了強大的信息量,反差越大的數字,對比性越強。對比性越強,就越顯示出對比雙方的高下和優劣。
首先,用數字制作標題,能以最直觀的方式提示新聞內容。標題是新聞的縮影、事實的精髓,沒有什么能比數字更加準確直觀地表達與傳遞信息了。
《別了,0!》(《中國青年報》1984年7月31日)1984年,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了第一塊金牌,該標題凝聚了整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即中國人終于擺脫了半個世紀來背著奧運會“0”的恥辱,迎來了體育事業的騰飛。在這里,“0”既意味著突破,又意味著“良好的開端”。這種數字入題,言簡意賅,把讀者在電視上感覺到卻又未能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的情感,盡情宣泄,這樣的報道永遠具有新聞性或獨特性,不管平面媒體多晚上市或者讀者看過電視,都有市場。
其次,以比較的方式評價新聞內容。如果說數字標題的提示功能著眼于信息含量的話,那么,數字標題的評價功能則著眼于導向的價值。而最具評價性的數字標題,當屬一個標題中的兩個數字的對比,因為對比性的數字最具有說服力。
《小巨人爆發助中國男籃69∶62擊潰新西蘭(引)姚明一吼39分到手(主)》(《新聞晨報》2004年8月18日)通過主題數字“一”與39、引題69與主題39進行對比,很好地說明了姚明在這場比賽中的作用,同時“手”與“吼”同韻,在對比中更醒目、更上口。
再次,數字入題,能以沖擊力和親和力來吸引讀者閱讀,具有沖擊力的往往是特殊的數字。
《2008年奧運吉祥物誕生(引)5福娃引發商機不止25億(主)》(《經濟參考報》2005年11月12日)標題由于視角與眾不同,更多地發揮了經濟報紙的特點,文章刊出后,媒體和網站轉載率很高,也可以說,標題的“一語道破”也是引起受眾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有電子媒體的競爭,多數受眾對“事實”已經有所了解,平面媒體可以對“事實”盡量簡單甚至刪去。
最后,數字入題,能以“出格”的方式美化版面。一行純文字標題往往是一種字體和字號,但數字入題,就可以采取“出格”的方式,將數字進行單獨處理,以此活化標題,活躍版面,使新聞賣點最大化。
《三雙》(《體壇周報》2004年8月21日)三張彩色圖片上方大大的“三雙”兩個紅字與新聞圖片差不多大,在“三”字的三橫里分別用黑體字印有乒球女雙:金牌;羽球女雙:包攬;網球女雙:突破。這種“出格”的處理方式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沖擊力強,視覺效果好。
使用數字入題恰到好處,會讓讀者會心一笑,或讓讀者一目了然,對新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反之,一味地使用數字,過多過濫地使用,也會讓讀者望而生厭,遠離平面媒體。
在這個信息充斥視聽、傳媒競爭激烈的時代,平面媒體的新聞標題左右著讀者對于媒體的選擇和接受程度。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看沒有特色的標題,只有熟稔各種標題制作方法,制作出讓讀者“一見鐘情”的新聞標題才能吸引讀者讀題又讀文,也才是平面媒體的制勝之道。
(作者系淮陰師范學院報編輯部主任、副編審)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