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要贏得讀者,版式是與讀者溝通的橋梁,是辦報思想的體現,是報紙風格與個性的標志,也是編輯部發言手段的一種非文字語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使報紙這種特殊商品,在講政治的大原則下,也要進入市場參與報業競爭。一家報紙的版面形式讓讀者一見鐘情,愿意掏錢去買,其編排手段與組版藝術就必須獨具特色。
組版藝術,是版面的設計者把審定編發的稿件,遵循一定的指導思想,按照讀者的視覺習慣及美學原理,對版面中長短文章的分布,標題形式的變化,字體、字號的選擇,水線、花邊、網紋的應用,版面的色彩關系進行組合協調,使其各得其所,產生相對完善與統一的效果。
一、版面的空間統籌與計算
布局板塊(即版面文章的分布),是組版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辦報思想的體現。從稿件的分量出發,哪條需要突出、哪條需要淡化,要根據稿件內容決定它在版面中的位置。還要考慮讀者的視覺習慣,從人們的視覺規律看,可把一個版面上下左右折疊成四份,分出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四個區域,這是版面的強勢區,也是重要稿件的分布區域。從美學的角度看,大塊文章要分散,小塊文章也要集中,能使版面自然、均衡、穩定。這種布局方法比較適合漢字的特點。
圖片的色彩較重,在版面中很醒目,應慎重考慮它的位置,放置不當將直接影響版面的整體效果。一般情況下有很大規律性,一版只發一幅照片時要盡量向中間靠攏,兩幅時要有呼應感,三幅要考慮三角定位與對角成線。成組的圖片要與版面中的大塊文章呼應或穿插,保持版面均衡。
在專刊版面中還要安排好大刊頭的位置。專刊的大刊頭像龍頭一樣統率著整個版面,處理不當對版面也會產生影響,應保持它的統率地位。
二、標題形式與字體選擇
根據已確定的標題空間選擇標題的采用形式,即橫題、豎題、圍題、包題等。標題形式選擇要充分考慮版面效果,橫題、豎題要協調使用,遇到碰題時可用包題和圍題調整。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看組版者的美學知識修養,使橫豎標題配合得當而不單調,形式變化多樣而不花里胡哨,既醒目又不刺眼。
激光照排和電腦組版技術使用后,為版面設計提供了極豐富的材料和手段。微機軟件中漢字的字體就達20余種,分為美術體和書寫體兩大派系,美術體中有宋體、仿宋、標宋、黑體、大黑、粗圓、琥珀、綜藝等;書寫體中有正楷、行楷、舒體、隸書、魏碑等。至于字號就更全了。這么多的字體不能看哪種都新鮮,什么都往版面上用,要有比較地進行選擇。漢字是形象藝術,各種字體大都具有特殊的個性特征,如黑體渾厚有力、樸素大方,宋體端莊挺拔、美觀秀麗,楷體淡雅,行楷輕松活潑,隸書飄逸,魏碑剛柔等。要充分了解這些字體的個性特征,使標題字體與文章內容相吻合。在實際操作中,要聞版版面字體變化不宜太多,一般情況下用宋體、黑體、粗圓、正楷這幾種就可以了。其他專題版面可視其內容多選擇一些,但一定要適度,太多太雜也會影響版面效果。
標題字數與位置的關系應當重視。常見一些報紙上,標題的字數與空出的位置不成比例,橫題時密密匝匝字體拉得過長,出現一排“瘦高個兒”,顯得不穩重;豎題時字體壓得過扁有一種壓抑感。中國文字的特點是方圓,有時適當地拉長和壓扁是可以的,但是嚴重變形就顯得不莊重。特別是一些重大新聞,如重要的會議消息、領導的重要講話,標題字體嚴重變形會與莊重的內容不相匹配。
三、分欄走向與用線
行文的分欄走向要從讀者的視覺習慣和版面的整體效果兩個方面考慮。目前,國內報紙的基本欄一般為13個字,這是為方便組版操作和便于讀者閱讀設計的。也可以根據情況破欄,破欄時一定要考慮讀者的視覺習慣,不能超過13~23個字這個范圍,否則就會使讀者產生視覺上的疲勞。從版面整體效果的角度考慮,較長的文章要破欄,過于短的文章可不分欄,能使版面避免零碎。
線在版面中所起的最大作用是導讀,就是用線把文章與文章之間分割開來便于讀者閱讀。但是,分割必須講究主次與輕重,哪篇文章用重線、哪篇文章用輕線、哪篇文章用花線,都應該根據內容有目的地設置,才能形成視覺反差,產生對比引導閱讀。如果把所有的文章都用同樣的線一塊一塊圍起來,就分不出主次,也就等于和沒有用線一樣。因為每篇文章之間的空白已形成一條白線,白線也是一條線,所以也就失去了用線的意義。
四、版面的色彩設計與調整
隨著彩色報紙的迅速發展,彩色版面的編排設計工作已引起各家報紙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彩色版面的設計者首先應該在熟悉了解色彩構成(三原色、補色、灰色等的運用)、掌握色彩功能(信息功能、傳情功能、強勢功能)的前提下進行創造,才能使版面總體色調協調、均衡、美觀,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彩色版面的色彩是由不同的色塊組成的。怎樣使這些色彩、形狀、大小各異的色塊,在同一版面中和諧相處,使其既符合讀者的視覺習慣又能直觀地傳播視覺信息,是彩色版面設計中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彩色版面設計,通常是根據版面中的強勢色塊決定版面的色調。比如,一個版面中最具強勢的圖片是暖色,那么其余色塊也都要不同程度地變暖。暖色的調和比例一定要有差別。有時還要視其需要在與圖片相配的文字上鋪一層淡淡的灰色起到中和、平衡色彩的作用,使文字和圖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彩色版面設計,技術含量高、難度大,操作者必須在具體實踐中精心調試,慎重對待。
不但是彩色的報紙,黑白報紙同樣講究色彩關系。黑白報紙的色彩構成是黑、白、灰。在黑白報紙中白色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可以把文章的標題用字、重色網紋、圖片等色彩較重的材料視為黑色,那么一篇文章的正文就成為一片灰色。這樣理解還不夠,圖片與圖片色彩的程度不同,產生的效果就不一樣;標題用字的字體不同,色彩的強弱程度也不同;用5號宋體排文與5號正體排文灰面的層次也有區別;標題制作中網紋的色彩層次更多,怎樣用好這些豐富的材料,使黑色強烈、白色明快、灰色密切的色彩特性在版面中充分顯示出來并恰到好處,組版者必須進行精心的策劃、系統的協調。一般情況下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表現過于強烈的標題可鋪設淺網紋使其減弱,圖片的位置與版面中的強烈標題不要離得太近,長篇文章使版面形成灰面過大時可設法穿插圖片,這些都要視不同情況來決定。總之,要采取一切手段讓黑白對比適度,灰面分布錯落有致,使版面產生協調統一的形式美。
組版是一項艱辛的技術工作,要有較高的政治水平和較全面的藝術修養。辦報思想貫穿在組版的全過程中,版面中的各種復雜關系要靠藝術手法去處理,技術又必須服務于政治。組版是一種創作,要有理性作指導,各個環節都要一絲不茍地對待。盡管如此,見報后往往還有很多遺憾之處。那么,怎樣的版面才算理想呢?我想這幾句話可作為衡量的尺度:布局合理,強勢突出,色彩協調,圖文并茂,讀者喜聞樂見。
(作者單位:許昌日報社)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