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法制報》更名改版的《今日安報》,堅持以民主法治為特色的辦報思路,確立精品薄報的發展方針,投入小且讀者目標明確。自改版以來,不斷突出自己的既定特色,牢牢地抓住特色讀者和更多的老百姓讀者,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一、民主法治特色的體現
特色的體現首先是在量上,即有一定的數量,就是我們報紙上的法治類稿子要有一定的數量。數量多少的計算,要根據版面的多少,我認為應該占到總版面的80%左右。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部門法越來越細,操作性和針對性也更強,大多數法律法規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做好這些法治新聞,對我們的讀者來說就是利益新聞。
特色的體現還要在廣度上。在一般群眾的心目中,政法部門常常被認為是司法部門,而不太看重其他行政執法部門。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報道時,既要突出這種對司法部門的傳統認識,又要加以引導,既要拿出一定的版面報道和司法部門有關的案事件,又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報道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的有關案事件,在吸引讀者的同時擴大讀者的視野,逐步改變讀者的思維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形成對我們報紙的依賴感。
特色的體現更要在法治信息的權威上。人們閱讀報紙,除了娛樂之外,功利性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發展,這種功利性還會表現得更加明顯。讀者需要通過閱讀報紙獲得有用信息,并借以調整自己的交際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指導自己的行為,以達到自己預期的人生目標,報紙的權威信息發布正好滿足了讀者的這一需求。所以,作為以民主與法治為特色的報紙,必須盡量全面地、通俗地發布并解讀法治權威信息。
二、民主法治特色的實現
第一,軟一點、美一點。法制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是比較硬的東西,目前,法治類報道普遍表現出來的是語言干巴、行文生澀。所以我們要讓我們的報道軟起來,即讓法治報道圓潤可愛起來。這就要求我們的編采人員首先要吃透所采訪新聞的內涵,能夠把法治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其次,編采人員要有扎實的語言文字掌控能力,要能夠行云流水、駕馭自如,讓讀者在學習法律知識的同時感到美的享受。
第二,全一點、準一點。讀者閱讀報紙有很大的功利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報道的時候,必須站在讀者的立場上,思考一下讀者能從這篇報道中獲取什么有用的信息、還有哪些有關的信息我們還沒有提供、我們提供的信息到底準不準確等等。要善于運用編前、編后、圖表、核心提示、版面組合等編輯手段,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法律法規是剛性的,我們的報道必須準確,不能有任何的注水行為,哪怕一個字也不行。
第三,純一點、俗一點。法律法規的特點決定了它的語言的生澀和論述的復雜化,這是做好法治報道的難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長期的實踐中,通過和記者、編輯交流,我總結了一個原則,即“一分鐘說稿”制度。記者采訪回來后,我就要求記者在一分鐘里把最想表達的東西說給我聽,聽完后我就告訴他:“這就是文章的點,把你剛才說的原封不動地作為導語寫下來即可。”經過實驗,這一辦法很奏效,記者的稿子慢慢地活了起來,語言也變成了群眾語言,艱澀的法律規定也變得清晰易懂了。
第四,厚一點、廣一點。一篇稿子要想引人入勝,首先應該會講故事,把新聞中涉及的事件敘述得津津有味、跌宕起伏。這是因為故事最為普通老百姓所熟悉和喜歡、最貼近百姓生活、最有利于讀者吸收。這是講的稿子厚度問題。有了厚度,吸引了讀者,就要借此給讀者傳達知識,讓讀者看了新聞后有所收獲,即實現新聞的利益性,這是講的新聞的廣度。廣度和厚度在新聞表現中一個也不能少,恰當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就能讓新聞活起來,形成新聞的特色和氣質。
綜上所述,要求我們在做新聞的時候,要站在讀者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去理解讀者的心理。對以民主法治為特色的報紙來說,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地堅持把法治新聞當做社會新聞來做,使法治新聞離百姓近點再近點。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法治類報紙的大眾傳媒功能。
三、特色民主法治
由于法已經涉及我們當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多數報紙都把法治類報道作為自己的主要報道內容,而我們在單純的稿子數量上和采訪力量投入上又拼不過傳統的都市類報紙,這就要求我們做特色民主法治新聞。
第一,借助優勢,下大力氣創新,重點突出民主與法治理念。作為以民主與法治為特色的報紙,我們與政法部門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要利用好這種關系,深刻理解民主與法治的內涵,使民主與法治成為我們報紙的靈魂,進而統領我們的所有報道,提升我們的報道質量。
第二,深入挖掘,窮追猛打,做深做透。對我們抓住的重點法治類稿子,要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周詳的報道計劃,派出得力記者,做出我們的特色。
第三,抓住同類媒體弱勢,大做特做特色新聞。目前的都市類報紙,基本上都把目光集中在公安新聞上,少部分的審判新聞大都做得很死板。因此,我們要做好審判新聞,把我們的報道重點放在開庭新聞上。開庭新聞的案件要選那些讀者關注度高的,特別應注意那些有爭議性的案件,用現場的筆法,對開庭情況不惜筆墨,詳盡報道。
第四,在一版上用大導讀和大標題突出法治內容。這是我們報紙應該遵循的底線,在形式上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給讀者亮明自己的特色,使讀者一拿到報紙就有與看其他報紙不同的感覺,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出特色的民主與法治,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進行創新并使記者和編輯的創新意識成為一種常態,不斷變化報道思路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在激烈的報業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作者為今日安報社新聞中心主編)
編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