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鴻雁出身于書香世家,幼承庭訓,在其父毛秉乾先生的指導下,她比摹臨習過北碑、漢隸金文諸名帖,而以北魏墓志、《鄭文公》、《張黑女》、《石門頌》、《石門銘》、《散石盤》、《西峽頌》、《韓仁銘》等尤為著名,又取法趙之謙以求其灑脫,她光習魏碑、《龍門二十品》等就用了9年的工夫,從而打下了用筆沉穩厚實的根基。在此基礎上,她又轉向習帖,對《圣教序》、《蘭亭序》、《書譜》以及張旭、黃庭堅均有涉獵,這樣又在她的雄強穩健風格中增添了幾分空靈、幾分飄逸。毛鴻雁將自己的情感和境界寄托在所寫字的線條變化和總體構圖之上,創作中她追求一種“寧靜致遠”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毛鴻雁早年畢業于天津工藝美院,是王學仲先生的高徒,長期研究與創作書法、書畫,其創作的作品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在全國各地報紙、雜志上發表,并在全國、省級各大型畫展中多次入選并獲獎。2002年,書法作品獲文化部社會文化司金獎,國畫《戲春》獲河南省美協二等獎;2004年,國畫《宋徽宗》獲省第十屆美展銅獎,書法作品獲中原文化非洲行二等獎;2005年,書法作品獲書法導報大賽三等獎,第三屆當代中國文人書畫大賽金獎,河南省第三屆婦女書畫大賽一等獎。
文化品牌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小活躍在河南書畫界的毛鴻雁,在潛心書畫藝術創作和研究的同時,無時不在思考:河南要不要也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河南的文化品牌到底是什么?如何打造河南的文化品牌?……
伴隨著河南書壇發展成長起來的毛鴻雁,經過多年的認真思考,她認為書法的發展必須遵循它的自然發展規律。“中原書派”在書法發展的長河中有著堅實的根基,有著孜孜不倦、勤奮好學、才華橫溢的學子,他們腳踏實地,尋根求源,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中原書法在全國書壇獨領風騷,十多年來穩步上升,以至于河南省被世人贊譽為書法大省、強省,形成了帶有濃厚地域風貌以碑學為體系的鮮明個性的“中原書派”。所謂“派”,是指帶有濃厚地方特色并在一定時期內形成某種風格為定局,又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過去經常有人提的“中原書風”,它只是在書法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中原書法的發展還是要以書派的形式存在并源遠流長。“中原書派”是符合自然學、社會學、文化藝術史學發展規律的,中原書法必將成為“中原書派”活躍于中國書壇。
毛鴻雁認為,被譽為“書法大省”、“書法強省”的河南,應具有前瞻性、預見性地率先打造中原文化品牌。為此,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毛鴻雁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定義中原書派》。近幾年,她不斷提出提案,為打造中原文化品牌鼓與呼。她新撰寫的《中原書派》,列舉了中原歷史文化優勢及河南20年書法藝術發展成就,提出要打造河南地域品牌,樹立地域形象,推出河南書法名人的目標,促進河南書法發展。她認為,推出“中原書派”,打造中原地域文化品牌,扶植中原文化名人,是塑造河南形象、展示中原風采的良機,也是推動藝術產業發展、確保中原書法持續領先和輝煌的必然要求。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毛鴻雁的論文《定義中原書派》入選全國第六屆書法理論研討會,2004年獲鄭州市社科優秀成果獎。然而對于所獲獎項,毛鴻雁卻很淡然。她只是說:“我是社會的一員,有責任弘揚民族文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毛鴻雁的藝術成績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肯定和鼓勵。自1997年,她先后兩屆被推選為省政協委員,又相繼榮獲“鄭州市文化藝術成果獎”、“鄭州市十大優秀女性”、“鄭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并享受政府津貼。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未來正等待著毛鴻雁去開拓和創新,我們也期待著毛鴻雁和她的書法事業會越做越好!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