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是媒體立于不敗之地的金字招牌。在當前各類媒體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實施精品戰略,樹立精品意識,打造精品節目,更是各類媒體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以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生動直觀占盡天時地利的電視媒體,在傳遞信息、交流文化、提倡進步、播撒文明,促進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民主建設,推動和維護世界和平發展進步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實施精品戰略,提高宣傳質量,是電視媒體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處于關鍵時期。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國際局勢變化多端,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改變著當代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用理論武裝全黨、教育全國人民,是關系改革開放前途和國家命運的長遠大計,電視傳播擔負著這樣的責任,沒有高標準、嚴要求是不行的,平庸之作無法完成黨和政府寄予的厚望。
社會的全面進步,既為電視發展解放了生產力,又對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迫切需要電視利用其傳播優勢向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
社會主義文化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而電視由于其傳播的直觀性,成為進行文化開放與交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電視薈萃華夏精品,對于弘揚中華文化,傳播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就重大問題闡述我國的原則立場,樹立社會主義中國的形象,為我國經濟建設贏得良好的國際國內環境,實現中華騰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人才是事業的支點。強化精品意識,必然會給從業人員增加壓力,增強動力,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使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精品創作不斷上臺階。同時,一家電視臺的精品節目、名牌欄目越多,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就會越好,就越發能夠聚攏人才。如果說精品是電視臺的立臺之本,那它同樣也稱得上是從業人員的立身之本。
可見,精品戰略是關乎電視媒體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宏觀決策,它是電視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是黨和政府的要求,是時代的必然,是觀眾的心愿。
時代呼喚精品,那么什么樣的作品才能稱得上精品呢?概括地講,電視精品應當具有時代意義,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形式考究,影響廣泛,既能轟動一時,又可流傳于世。其評價標準包括導向正確、內涵深邃、特色濃郁、策劃精細、制作精致、反響強烈等幾個方面。
首先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中國電視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其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必須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緊圍繞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全面、準確、生動地宣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提高輿論引導的正確性和藝術性。文藝類作品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滿足觀眾多層次的文化需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既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方針,又是評價電視精品的首要標準。這里所說的導向,既有政治導向、輿論導向,也包括思想導向、文化導向、審美導向、消費導向等,任何方面都不允許有雜音。
其次是要具有深刻內涵和濃郁特色。思想性是精神產品的靈魂,精品節目應當具備健康的思想內涵,表現時代主流和社會風貌,展示中華文化精華。精品應當給人以美的熏陶、智慧的啟迪、心靈的慰藉,讓人樂中受教,增添信心。沒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是不可能進入精品行列的。對于新聞類精品,則主要體現在題材的重要程度和采訪的難易程度兩個方面。從世界范圍看,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就越發具有世界價值。因此,新聞類精品側重強調獨家報道的新聞價值,文藝類精品則應突出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并且努力推陳出新,摒棄糟粕,化腐朽為神奇,在深度和品位上下工夫。
再次要在精心策劃和精細制作上下工夫。精品應當是教育、認知、娛樂和審美功能的綜合體,并且充分展示電視的媒體風格。精品的感召力直接來自于內容與形式近乎完美的統一,達到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越是重大題材,越是思想性強的節目,越是要有恰當的形式與之呼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電視以其聲像兼備的藝術特色走入千家萬戶,聲音、圖像哪方面出了問題,都逃不脫觀眾的眼睛。精品創作需要技術方面強有力的保障,在采訪、攝像、燈光、音響、編輯、播音、制作等各個環節都必須遵守嚴格的技術標準。一個好節目,往往需要先進的設備、嚴格的規范和一流的操作技能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精品往往代表著一個電視臺的綜合實力。
實施精品戰略,既要有目標、有措施,還要靠人才。戰略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宏觀要求和微觀推進兩個方面。宏觀要求是微觀推進的原則和目標,微觀推進是達到宏觀要求的步驟和操作方法。
宏觀要求往往由政府管理部門經過調查研究,提出原則性意見。微觀推進則需要各級電視臺根據客觀情況具體制定。要求認識到位,措施得力,操作性強。認識到位就是要有大局意識,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節目的著眼點要放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上,做到雅俗共賞,普遍接受。措施得力就是把精品創作當作重點工作來抓,精心選題,精心設計,精心采制,組織精干力量,健全激勵機制,保障精品的創作完成。操作性強就是創優的每個環節都要有可行的量化標準,易被領會,方便執行。
精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節目群體之上的結晶。日常播出水平不高,很難有精品脫穎而出。狠抓日常節目質量,就是要不斷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調整欄目設置,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考核體系和聽評制度,根據觀眾反饋和專家意見,不斷創新,并且積極改善工作環境,促進人才競爭機制的良性循環。為此,必須要有明確的精品生產目標,有精品創作規劃,建立目標責任制,按崗位把責任落實到人,實行獎懲制度,調動創優積極性,使精品戰略落到實處,從而帶動精品節目的成批涌現,使名牌欄目更加深入人心,樹立良好的電視品牌形象。
(作者單位:濮陽電視臺)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