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電視直播能把運動員的汗毛都拍攝得纖毫畢見,在這個全球輿論趨于高度一律的現代傳媒時代,作為一個新聞人,世界杯令人陶醉之處除了運動場上的風云激蕩、你爭我奪之外,還有那些各路新聞人、球迷們制造出的筆下風雷、言語較量,讀他們的文章,甚至遠比看一場現場直播還要耐人尋味、熱鬧有趣得多。各路“筆豪”所營造出的世界杯比賽,揮動“筆拳”所制造出的緋聞花絮,趴在電腦桌前所敲打出的主觀遐想,其精彩程度在很多人看來并不亞于世界杯比賽本身。
在省會媒體的世界杯報道中,有一種聲音值得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個聲音在這次世界杯報道中顯得格外獨特、格外具有標志性,格外具有統一性。這就是《大河報》世界杯特刊《飆》的封面報道。它不同于以往更多注重于對世界杯賽事進程本身的傳統報道方式,大河報在德國世界杯報道中特別強調了聲音的力量,將“觀點”和“聲音”旗幟鮮明地印到特刊封面上,將報紙對當日要事的態度和評判給予了獨到的闡釋,從而使大河報的立場、大河報所具有的洞見力得以美妙張揚。
在當今新聞競爭日趨激烈,捕捉到獨家新聞的可能性趨近于零,各家媒體的“復制新聞”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認為,媒體的高明之處只能在于對問題的認識水平和思考深度上,因為,只有思想和觀點是無法復制的。
于是,在世界杯的新聞賽場上,大河報體育部清醒而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經過多次充分論證和準備,形成了下面的新聞表示模式:每天一個主題,每天一部全球聞名的電影或音樂名曲,每天一段英語標題,每天吸引眼球的美編設計。這種形式讓讀者覺得身處河南的大河報記者編輯和世界離得是如此近、如此同步,和藝術是如此休戚與共,惺惺相惜。
《猜火車》、《憨豆先生》、《馬太福音》、《十一羅漢》、《蝴蝶效應》——這些看似和世界杯毫無關聯的文藝作品,被大河報體育部的編輯記者、美編再現與糅和得恰到好處,精妙無比。這種創意本身,這種豐厚的知識積累本身所形成的觀點文章,使得大河報的世界杯報道不再流于以往簡單、淺層次的技術評判水平,而是擁有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氣質、時尚品位、全球眼光和美學眼光,引導人們在欣賞足球的同時也在欣賞文學藝術,這種表現方式就使得大河報世界杯報道在同城媒體乃至全國都市報媒體中以其卓爾不群的表現方式立于潮頭。
應該看到,在各種傳播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現在的不少報紙已經進入了“觀點立報”階段。即使是對重大突發事件,在客觀報道新聞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媒體已經不能僅僅滿足于對新聞事件本體的客觀描述,而是應該真正承擔起“正確輿論導向”的功能,要告訴讀者我們應該用怎樣的世界觀、怎樣的立場、怎樣的層次、怎樣的視角、怎樣的意趣來看待新聞事件。我們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但作為大眾傳媒,作為社會公眾輿論的代言人,我們必須代表最廣大的讀者來發出代表他們的正確的、客觀的、美好的聲音出來。
半島電視臺允許巴勒斯坦、以色列雙方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言語相交、針鋒相對,目的就是要告訴讀者,我們電視臺對雙方都盡可能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態度,這種冷靜也是一種媒體態度;
CCTV二套的馬斌讀報在每段當日新聞之后都要加上主持人自己簡短的點睛評點;
鳳凰衛視靠竇文濤和幾張名嘴的滔滔不絕,坐在圓桌旁,足不出戶,就把世界各地的新聞演說得活靈活現,牽動人心;
全國各家都市報也都將言論版放到新聞版的重要版位,目的也是要強化觀點的力量,引導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以畫面表現見長的電視媒體已經開始重視言論的力量,這說明觀點本身的分量并不亞于新聞事件本身,那么,平面媒體用觀點來解讀新聞的長處和特點更應該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加強。
從1964年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首次提出“地球村落”的概念之后,全球傳播的時代開始并已經到來。這就意味著信息和知識成為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意味著,一個大眾傳媒,要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國家(地區)觀、民族觀、社會觀、價值觀、文化觀等進行有效放大和傳播。要在進行簡單信息傳播的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的、更廣范圍的知識性傳播。所以,如果說純新聞報道是我們媒體賴以存在的“硬實力”的話,“觀點性”報道就應該是我們媒體提升社會影響力、掌握更多話語權的“軟實力”。
大河報一向重視言論的寫作,將重要版面A04版設計成“百姓聲音”版,目的也就是要強化言論的重要引導能力。當年曾經振聾發聵的《大河晨鐘》專欄,使諸多新聞報道增添了厚度和力量,并成為大河報的一個品牌欄目。當《大河晨鐘》敲響的時候,大河報的聲音也產生了更加渾厚的回響,社會影響力也得以進一步放大。在目前,重大突發性新聞出口變得越來越狹窄、越來越難做的時候,大河報在對德國世界杯的報道中通過精心的設計和新聞表現形式,將弱化和分散的觀點進行分析、整合,最大限度地凸顯出了大河聲音的魅力。
雖然這次世界杯《飆》特刊只是一次無關政治的體育報道,但這次以言論凸顯報道特色特刊的事先籌劃、主題論證、文章內容、概念設計,都凸顯出了大河水準,堪稱一次成功的“大河設計”。就像在丹麥,有一個概念叫“丹麥設計”一樣,這個概念意味著凡是打上“丹麥設計”字樣的藝術品都確保質量和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價格再高也絕對值得消費者信賴。此次的大河報世界杯報道所展示出的“大河設計”能力也得到了社會各界和讀者的認可,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肯定和表揚。
目前,《大河報》發行量已經超過100萬份,這種地位使大河報編委會清醒地意識到,大河報理應成為全省媒體的重要議程設置者,在堅持正確輿論引導方面作出更多的創新和嘗試。因此,《大河報》獨家的、充滿魅力和張力的聲音正在成為我們在省會新聞媒體中繼續領跑的又一面鮮艷的旗幟。《飆》特刊就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作者分別為大河報副總編輯、熱線新聞部主編)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