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家公園,火來了讓火去燒,不去救火;水來了讓水去流,不去抗洪。對水和火等自然現象不加人為干預,是美國國家公園重要的管理舉措。美國是建立國家公園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建設和管理國家公園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善待各種“自然災害”
“不規劃自然,尊重自然規律”,是美國建設和管理國家公園的重要指導思想。對發生在國家公園內的一切自然現象都要順其自然,如大火、洪水、蟲害等,不把它們當做“自然災害”來對待。
黃石國家公園是美國最早的國家公園,總面積約8889平方公里。1988年遭受一場大火,公園內1/3的森林被燒毀了。我們在公園里看見被大火燒焦的一片片死樹。在這場大火中,國家公園任大火自生自滅,只有大火直接威脅到游客、工作人員的生命和文化遺跡的安全時,才采取必要的措施。
大火10年之后,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專門對大火的生態影響進行了科學研究。科研證明,那次大火給公園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更多的是積極影響。火是大自然新陳代謝的工具,通過它可淘汰森林中的病樹、枯木,讓新樹有生長的空間。如松樹的生長周期大約是250年,超過這個年齡的樹木即開始衰老,森林大火常生于衰老的過熟森林。有些樹木要借助大火,種子才能迸開發芽。另外,焚燒過的土地會更加肥沃,更利于樹木生長。1988年的那場大火使必須借助火的力量繁衍的樹木,繁衍了后代。大火過后有些物種數量減少了,但更多的物種卻從此得到新生。從總體上看,大火促進了那片已進入垂暮之年的過熟林的自然更新。在大火燒過的地方,蔥綠茂密的小樹已經開始茁壯成長。專家們一致認為,當年聽任大火自生自滅是正確的。
穆爾國家公園重點保護的紅木樹是一種古老的樹木,雖然病害蟲害較少,但有一種菌類對樹木構成了危害。該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說,這里不用化學藥品除菌,因為周期性的大火可以幫助樹木治病除害。這位負責人還指著國家公園中的一條小河講,枯樹橫倒到河里或落葉掉落河中阻擋了水流,我們也不會去清除,因為有枯枝落葉的河水正是各種水生物最好的生存環境。
聽到這些,我們深有感觸,許多自然現象看似簡單,但在它的背后卻隱藏著自然界的深奧道理,雖然人類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給它們冠以“災害”之名,但是良性循環的自然界始終不能脫離這些所謂的“災害”。
離不開公眾的參與
國家公園存在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了世世代代的享受,保護自然和歷史景觀以及野生動物免受損害”。由于法制完善,在美國國家公園幾乎沒有違章建筑。中小國家公園大都堅持“區內游、區外住”的原則,一般不在園內建設賓館、飯店等第三產業設施;游人自帶飲料、食物,帳篷使用后自行拆除帶走,甚至廢棄物及人的糞便也要自行帶走。
美國國家公園是面向廣大公眾開放的娛樂休閑場所,又是對公眾進行愛國教育和生態保護知識教育的課堂。美國國家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非常注重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的形式是多樣的,青少年學生通過義務勞動的形式支持國家公園建設,如清除垃圾;科學家無償提供技術咨詢,為國家公園建設出謀劃策;非政府組織(NGO)積極參與國家公園的管理和建設,幫助解決資金和技術問題。美國國家公園正式工作人員1.5萬,旅游旺季再聘1萬人,但參加國家公園管理的志愿者卻達8萬多人。
(林中賢薦自《服務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