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的相逢》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連方瑀
定價:29.00元
本書是連戰夫人對兩岸“和平之旅”的深情回顧,她以一個置身政治中心而又不太懂政治的妻子的獨特目光,捕捉了歷史性的場景,和令人感動的畫面與細節,以優美的散文筆調娓娓道來,給讀者以閱讀的樂趣。
《在小吃店遇見凱恩斯》
中信出版社
作者:(韓)柳泰憲
定價:29.80元
這是一本像小說一樣好看的經濟學著作。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在序中稱“用網絡文學這種讓年輕人入迷的寫法來普及經濟學,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小吃店是書中韓國夫婦開的辣炒年糕店,凱恩斯是經濟學大師,小吃店代表日常生活,凱恩斯象征經濟學知識。作者巧妙地圍繞小吃店如何經營,成功介紹了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內容。這是在學會理財之前需要先掌握的基本知識。讀了這本書再去研究理財,可以事半功倍。
《管理的實踐》
機械工業出版社
作者:彼得·德魯克
定價:48.00元
德魯克認為:管理不是科學而是實踐。這不是對科學管理理論的顛覆,而是一種延伸。泰勒的科學管理的貢獻在于首次突破了管理研究經驗途徑的局限性,提出以效率、精益的科學管理取代傳統小作坊師傅傳幫帶或個人積累的經驗型管理。任何工作和業務流程,通過科學的檢驗與優化,才更能夠接近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完美。泰勒基于實證方法,獲得了很重要的標準量化管理的研究成果,由此把管理學變成了一門真正嚴謹的科學。其用武之地是基于生產系統或流程管理的,對企業運營或人員為核心的管理只能是情景化的,是實踐,也是藝術。
《俠隱》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作者:張北海
定價:29.80元
《俠隱》講述一個復仇故事:抗戰前夕,太行派掌門李天然,一位25歲的絕世高手,從美國回到北平,要了卻一段滅門之仇殺妻之恨……故事并不特別重要,《俠隱》的精彩在于它是一部老北平的悼亡之作。抗戰之前,“這是北平最好的時候”。作者靠回憶和想像,描畫了一個動人的老百姓的老北平。
張北海1936年生于北京,后來去了臺灣,再后來到了美國,是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葉嘉瀅的學生,退休前在聯合國當翻譯。他是臺灣演員張艾嘉的小叔叔,張艾嘉對友人戲稱張北海是“全世界最后一個嬉皮士”。一本《俠隱》足夠證明,張北海的襟懷、眼界、文字修養在當代華語作家中肯定第一流。
《廁神:廁所的文明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莉·霍蘭
定價:18.00元
一號
不同文化中,有的通用表達如出一轍。美國人和中國人都把去小便說成“上一號”,而把撇大條說成“上二號”。用數字來指代身體功能首先興盛于19世紀晚期說英語的小孩中。中國則在更早的時候就流行用數字來表達上廁所的需要了。
解手
明朝時期,作為懲罰,犯人被送到邊境地區。為了防止犯人逃走,士兵就把他們的手捆在一起。當有排便之需時,犯人們就要求把他們的手解開。“解手”這個詞就變成了需要小便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