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2006年第16期“又見金融大換班”)
對于中國的國有銀行來說,其大股東是“全體公民”。由于這個“全體公民”無法行使股東權,由政府來代為行使。但是,政府也是一個模糊的主體,具體的操作還是落在部分官員上。由政府任命行長,相當于把數千億元的資產交給幾名官員控制,而一旦選錯人,他們卻無需承擔什么責任。這樣,他們就缺乏作出最優選擇的動力和壓力。
另一方面,行長候選人的尋租動機也會因此而強化。前有誘惑,后無動力和壓力,我們只能寄望于官員們的道德操守了。這種制度設計必然會催生腐敗。
由董事會任命行長,行長候選人的尋租動機會受到較多的制約(利益主體增多,勾結不容易成功)。董事會選錯人,董事們會面臨“被撤”,所以董事們有足夠的動力和壓力去選對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