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湯記
我們食堂的廚師做湯舍得放料,什么蝦仁、木耳、魚丸統統都有。料多那湯自然好喝。但好料是有分量的,大都沉在湯桶底部。在中午吃飯盛湯時分兩種人,一種人要斯文,隨便盛一碗純湯就走。另一種人則不要斯文,慢慢撈,要端碗豐富的湯料才走。我是屬于要斯文的那類人。久而久之,每日見別人碗中有蝦仁、木耳、魚丸,再看自己的一碗清湯,我逐漸有了放棄斯文之意。
某天,我鼓足勇氣,在眾目睽睽之下,勺子落底,沿桶底轉半周,使湯料堆積,再沿桶壁緩慢上升不使湯料墜落,輕出水面。我如此的慢動作,讓后面排隊的人都等不及了。勺子出水了,引來周圍一片笑聲。笑聲中我無比尷尬——原來我勺子拿倒了,勺底朝上。
江西若梅供稿
孫子考爺爺
王大爺有兩個孫子,大的叫小敏,小的叫小明。這兩個孫子從小就很聰明,深得王大爺的喜歡。
有一天,王大爺對他倆說:“你倆去給我買一樣東西,這種東西是‘兄弟兩個一般高,遇事兩人合作好,若有吃的它先嘗,客人赴宴它先到’。”機靈的小明眨了眨眼睛之后說:“爺爺,買多少呀?”王大爺說:“若為時日,月兒圓。”小敏聽了高興地叫著:“知道了,知道了。”于是兩人蹦蹦跳跳地上街去了。
小敏和小明買了東西回來,他倆想考考爺爺。當爺爺問他們買來了沒有時,小敏說:“買了,但不是我一個人買的,我買了六的一半,小明買了十有余。爺爺,你知道我倆各買了多少嗎?”爺爺笑著說:“小敏買的數是三,小明買的數是十二,對嗎?”小明拍著小手大叫:“不對哦!考著爺爺嘍!”
請你想一想:王大爺叫孫子買什么?買多少呢?兩個孫子各買了多少呢?
湖北韓玉樂供稿
趣味字謎三則
1.一個字,生得怪,六張嘴,兩只角。(打一字)
2.子路曰:“是也。”
顏淵曰:“非也。”
孔子曰:“若是也,直在其中也!”(打一字)
3.漢語文字國,有個三“兄弟”;
雖都是三筆,性格卻不同。
大哥大張嘴,不管他人事;
二哥半張嘴,只管過去事;
老三閉著嘴,十點遲遲起。
(猜三字)
湖南曹鐵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