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孩子們開心的暑假到了,可是父母的煩惱卻紛至沓來——孩子是放假了,但自己得照常工作啊!于是,便想著給孩子報這班那班,與其說是孩子去充電,不如說希望孩子別荒廢了這個假期,別到外面學壞了。唉!父母用心良苦,孩子卻不一定“買單”。其實,在這個暑假,父母不妨開動腦筋,給孩子提點有新意的建議,或許帶給孩子的進步連父母都覺得吃驚呢!
二十一天養成一個好習慣
華華媽媽:我一直想把孩子晚上不刷牙、隨手亂扔東西的壞習慣改掉。但因為平時孩子功課忙,一時也沒給他糾正。放暑假了,我要求他每天飯前飯后洗手,自己用過的東西整理好。開始他也能做得很好,但三天熱乎勁一過,又懶了。于是,我和他簽了個每日執行的“軍令狀”,并且還制定了一個表格,以便他每日填寫完成的任務,有連貫的時間來培養好習慣。
貼心提醒: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最好是在孩子剛一放假時候提出。一般來說,在一個新的時間段開始時,人更有激情。當然,你行動之前最好能征求孩子的意見,看看他最希望建立起什么樣的好習慣,然后給予支持。硬手腕也是需要來一點的,只不過是需要點技巧,心理學家早有發現,一個習慣的建立到鞏固,需要二十一天的時間。選擇暑假建立好習慣,不是很好的選擇嗎?
到鄉下去“野”一回
陳怡媽媽:暑假里我把孩子送到鄉下她外婆家。走之前,我要求她一要幫外婆干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二要留心農村生活,寫3至5篇作文。孩子回來后,跟我們大談在農村的趣事,什么跟小朋友捉蜻蜓呀,幫外婆挖紅薯呀……哈哈,孩子也學到了不少在城里學不到的東西,不會“拿著麥苗當韭菜”了。
貼心提醒:只要條件允許,都應該放孩子出去,不要把他們長期關在“籠子”里。即使孩子在外面吃一點苦,受一點挫折,也沒有什么了不起,這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利。讓孩子體會純自然的生活,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玩得比較原始更好。但最好不要讓孩子整個假期都呆在鄉下,因為在學校里培養的良好習慣、規范可能會因為在鄉下呆的時間太長而缺失,所以最好在開學前幾周把孩子接回來,幫孩子把心收回來。
讓孩子盡情地“玩”
豪豪爸爸:我的孩子和周圍鄰居的孩子一直都很好,他們經常一起玩蹦床、做游戲。我還教會他養寵物,比如小狗之類,還規定他要給小動物洗澡,或者培育一株植物等等。一般我都讓他自由安排暑假生活,也讓他花一定時間玩電腦、上網,給遠方的親戚朋友發郵件。我認為孩子暑假不需要上培訓班,通過干活、玩耍,同樣能學到一定的技能。
貼心提醒:孩子的假期還是要以休息為主,但放松不等于放羊,家長應該制訂一個比較完善的假期計劃,為孩子安排好整個暑假的活動。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占用家長太長時間,做一些簡單的活動游戲,就可以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又在無形中教會了他們怎樣為人處世,而且掌握了許多生存的能力。
給孩子當家的機會
君君媽媽:孩子一放假,我就對她說:“君君,你看爸爸媽媽上班這樣辛苦,你能幫爸爸媽媽的忙嗎?”孩子很爽快地答應了,于是我鼓勵她學會洗自己的衣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家長拿一些東西,在每次餐后收拾碗筷和擦桌子等等。并且,我們讓她當“小管家”,我和她爸都聽從她的指揮,由她來安排飯菜支出,安排我們需要承擔的家務。
貼心提醒:每個孩子都希望家長把自己當成大人看,一次有益的鼓勵也許孩子會銘記一生,一次信任也許能成為孩子永久的記憶。讓她當小管家,這個活動有點類似心理學中的角色轉換,可以體驗到父母的苦心。如果孩子能夠在暑假堅持做家務的話,那么不但可以培養她的自立精神和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對家庭和親人產生一定的責任感。
欄目管理/饒虹編輯/李賢平
E-mail:yaohong5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