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7月1日,《超級訪問》節目主持人李靜推出了一本別具一格的雜志,也是目前國內第一本個人雜志——《靜》,這是她繼金牌主持人、欄目制作人、商界老板后,又一次成功的角色轉換。
生活給了李靜很多角色,媽媽、妻子、節目主持人、制片人、公司老板。在這些角色之間穿梭行走,該是一件勞神費力的事情吧?事實上,李靜也確實曾經被自己好勝要強、追求完美的性格所苦,因為她在工作上給自己很大壓力,以致曾經備感焦慮。然而現在的李靜,卻從內而外地散發著輕松自然的氣息,旁人都能感覺到她享受其中,七十二變,處處生輝。
李靜的改變,是從有了家開始的。
曾經是個野心女人
最早做記者的時候,好強而且精力旺盛的李靜就主動負責配音、找線索;在中央電視臺做主持人的時候,她還兼職做副導演,找演員、敲定曲目、在現場指揮、后期編片子全都干。她也為此得了個外號叫“李八組”。
在很多人眼里,李靜只是一個主持人。但是,實際上她的工作遠不止這些。
“其實我是一個職業女性。如果說明星是做秀的,那么很多明星唱完歌、主持完節目就可以回家了。我的方式是做完秀以后,第二天白天還要上班,因為我是公司老板。”
所以,她常常是剛做完節目就要從主持人、策劃人的身份切換到管理者的角色。她一坐在辦公臺前,就有一撥一撥的人走進她的辦公室,一個一個的會議接踵而至,各種問題急待討論。每天都有財務報表、人員管理等一大堆事情等著她去處理,甚至內部人員的矛盾、人員的招聘,每十分鐘的話題都是另一個領域的話題。
她的腦子始終在為自己的工作而高速運轉。甚至在做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直播時,她仍然會不斷設想下一個場景觀眾的反映。主持節目時,她會不停地關照燈光、布景。跟人家做采訪的時候,她會想到一會兒吃盒飯的時候要熱一熱,同事們都說她是個“操心命”。
有段時間,《超級訪問》面臨著資金困境。李靜幾乎得了焦慮癥,兩只手經常緊緊地攥在一起,指甲會在手掌上留下深深的紅印,連晚上睡覺都是這樣。
但對于李靜來說,人生從來就不可預見,她不能不面對刺激和挑戰。
那時候的李靜,在潛意識里總有種焦慮感和危機感:“我曾經和很多都市人一樣,苛求完美,特別不能寬容自己,以為城市里充滿競爭,不勝出就會被吞噬。”
不會在意男人的“前科”
2002年年初,李靜做了一期孫悅的采訪,當談到感情時,兩人在節目里一起哭了起來,都覺得“這么好的女人,30歲了居然還找不到一個依靠”。
可沒過幾日,幸運女神就眷顧了李靜,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她的Mr.Right——黃小茂出現了。如彗星撞地球,兩人迅速跌入愛河。40歲的男人和30歲剛出頭的女人,愛情像瘋草般猛長。半年之后,他們竟然宣布結婚了,接著就懷孕生孩子——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后來孫悅知道這事,驚訝不已,開玩笑地罵她:“你上次還和我一起哭,這么快就把我甩了,太不夠意思了。”
初見黃小茂時,李靜正處在事業最低谷,一心只想在事業上有些起色。對黃小茂的第一印象,李靜用了一句“我都懶得放電”來形容,但黃小茂卻被李靜深深地吸引住了。
當時不少朋友都說,你們兩個人根本就是不同類型,怎么能走到一起呢?但是黃小茂非常喜歡李靜的性格,他曾對她說:“你可千萬不要變啊,我就喜歡你這股折騰勁兒。”
不過居家過日子,李靜也太粗放了一點。有一天小茂回家,正碰上李靜換衣服去參加什么活動,床上、沙發上小山似地堆滿了衣服,家里所有帶蓋的瓶子都敞著口,一瓶洗發水將梳妝臺弄得臟亂不堪。終于,好脾氣的小茂火了,他一邊收拾一邊沖李靜嚷:“難道我黃小茂的命運就是一直跟在你后面蓋瓶子蓋兒嗎?”李靜爆笑不已。她一陣風似地走了,很快又打電話回來,原來把家里的電視遙控器當手機裝在包里拎走了,小茂聽了哭笑不得,說:“你這個樣子怎么做人家的媽媽啊!”
結婚不久,李靜就懷孕了。看她還是風風火火地做節目,小茂挺擔心,每天叮囑她該吃這個,該吃那個,還買來好多胎教音樂,可李靜不聽,倒興沖沖地跑去聽東北二人轉。害得小茂一到二人轉里出現不太雅的黃段子,就趕緊用衣服把她的肚子捂起來:“快快,別讓孩子聽見。”
不過,在李靜大大咧咧的外表下,也潛藏著細膩、溫柔的一面。小茂很喜歡打臺球,李靜不會,但只要有空就會在一旁陪著他,并且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喝彩,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而小茂作為旁觀者對李靜的節目提出意見和建議時,李靜從來都聽得特別投入和認真。常常,兩個人會一人一杯咖啡,坐下來聊天。她說、他聽或者他說、她聽,然后小茂命令道:“你要把這些寫下來”,李靜便乖乖坐在那兒奮筆疾書。
黃小茂當初也是長發飄飄、才情并茂的“藝術青年”,為崔健、黑豹樂隊作曲,又捧紅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并和老狼、高曉松一起在內地掀起了“民謠風”。現在他是華納唱片副總兼運營總監。這樣一個叱咤風云的人物,怎會沒有旖旎的過往?李靜實話實說,毫不遮掩:“這年頭,這年齡,誰能身家清白呀,說出來也不真實。小茂都40歲了,當然有過去。他離異多年,沒有孩子。”
問李靜會不會清洗老公的愛情案底?理性的她直搖頭:“傻子才那樣。‘前科’誰都難免,都是過去的事了,搬出來徒增煩惱。”
別看工作中她顯得很強悍很有控制欲,但李靜對于妻子角色的認識卻是:妻子不要總是努力地想成為家庭的主導。她說男人都很粗心,所以對于各種紀念日,老婆要提前給他一個信號,讓他知道你重視什么。
陶醉于“完整”的生活
李靜懷孕時面前正有一個誘人的機會——中央二套《絕對挑戰》欄目請她去主持。很多人都覺得李靜不該失去這個機會,孩子以后還可以再要,機會卻稍縱即逝。但李靜覺得一個人不可能擁有所有的機會:“我希望早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變得完整。”
有了女兒以后,和女兒一起開始新的一天,成了李靜新的生活方式。
每天上午是李靜留在家里陪女兒的時間,繁忙的工作被安排在每天的下午和晚上。“孩子小,現在是最需要媽媽在身邊的時候,為了她,我放棄了所有出差賺錢的機會。有時候我想,一個女人追求的是什么?賺那么多錢干嘛?只要夠用就行了,現在對我來說,沒什么比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事情了。”
李靜大學里學的是手風琴專業,可是現在她基本不彈大人的曲子。家里常常回響起的是《小燕子》和《找朋友》。每天她都帶著女兒彈一會兒鋼琴,在李靜不動聲色的熏陶下,女兒總是興奮地看著媽媽的手指上下翻飛,禁不住小手不停地在鋼琴上快樂地拍著,很陶醉的樣子。
到了周末,她喜歡帶孩子出去,去公園、去商場坐電梯,李靜的道理是,站在電梯上那種上上下下的錯位感覺,站在廣場上犯暈的感覺,這些都是發展孩子空間感覺的最好的地方。有時候,到了上班時間,女兒仍然不肯讓她走,她就干脆帶著女兒去上班,這不正好是女兒接觸更多人的機會嗎?
以前李靜在主持“情感方程式”的時候,每當聽到女嘉賓哭訴家庭問題,就會氣憤地慫恿她們離婚,而現在,李靜不同了。她甚至和黃小茂開玩笑說:“只要你沒做什么特別不能讓我原諒的事,我們這個家是不會散的。”
生孩子之前,李靜做足了心理準備,覺得自己會因為做母親失掉一些事業上的機會。但后來,她發現什么也沒失去,反而得到了很多。“我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更近了。我感覺我沒有像以前那樣24小時投入到工作中去,當我不那么較勁,懂得了放棄的時候,一切反而更好了。”
某個陽光很好的午后,手上的事情告一段落,李靜會坐在小茂給買回的搖椅上,從陽臺的窗子望出去,感受天上游走的彩云,偶爾飛來的小鳥,和流過耳際的清風。此時她會不由得想:家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幸福,意味著安全感,意味著她可以放棄一些會影響到家庭的事情。“我找到了自己快樂的方向。家為我提供的是一種角度,是我特別渴望的精神上的東西,我滿足。我感激生活、事業、愛人、孩子、一切。”
欄目管理、編輯/饒虹
E-mail:yaohong5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