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如何寫好人物的外貌、動作,而要想寫好人物光靠這些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深入細致地探索人物心靈深處的思想、情緒、感受和產生這些內心活動的原因和發展過程。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外部的語言、動作和表情神態外,還有內心世界的喜、怒、哀、樂,思念、向往、愉快、憂慮等。如果我們在習作中適當穿插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對于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深化作文的中心、增強習作的感染力是非常有好處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人物的心靈,學習描寫心理活動的方法吧!
心理描寫,是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狀態的一種寫法。跟語言、行動描寫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不但可以把人物寫“活”,而且能使文章的主題思想更加鮮明、突出,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心理描寫是刻畫人物的一項基本功,其表現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內心獨白、表情描摹、展開聯想等。心理描寫經常與動作描寫結合在一起,目的在于準確地表情達意;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也可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使人物的一言一行更具有感情色彩。
在我們的習作中,在心理活動描寫方面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在寫人敘事時,忽視心理描寫,枯燥無味;在寫心理活動時,口號化、表面化;在寫他人的心理活動時,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強加在他人身上,不符合人物的身份或性格特點。
在我們的課本中,心理描寫成功的例子很多很多,如《窮人》一文中桑娜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后,等丈夫歸來時的那一段生動的心理描寫,真實地寫出了桑娜樂于助人的善良品格。作為母親,她可憐兩個孩子;作為鄰居,她必然要關心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作為五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她也為自己今后的生活擔憂。所以,她有些惶恐,有些矛盾,有些自責,但同時又是那樣堅定。因此,她在等待丈夫回來的時間里忐忑不安。這一段文字雖然簡短,但卻生動地反映出了一個窮人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要想寫好心理活動還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語言要精練。心理活動是在寫人敘事的過程中的有感而發,它的作用在于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突出中心。其中,寫人敘事是主要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只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二,要能表現人物性格。一個人對事情的想法和態度是能夠表現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把握人物性格特點,不能小孩說大人話,或出現不符合人物性格特點的心理活動描寫。
第三,要和其他描寫結合起來。在寫心理活動時,可穿插敘事,寫出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也可采用內心獨白的形式,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寫;還可以通過描寫景物襯托心理活動。這樣寫會使文章錯落有致,富于變化,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