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邀請各國工會代表團參加“五一”節觀禮,并列席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在大會閉幕那天,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集體接見全體代表和外國工會代表團。當中央領導出現在主席臺上的時候,掌聲和“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震耳欲聾。
這時,代表團中的煤礦工會代表澳大利亞人比爾·加德納先生不解地問曾任周恩來翻譯的齊錫玉:“為什么只喊毛主席萬歲,不喊周恩來萬歲?”對此提問,齊錫玉耐心地向他解釋中國的制度不同于澳大利亞……不想加德納卻不客氣地打斷齊錫玉說:“這些我知道,我的經歷你卻不知道。”原來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時,不是共產黨員的加德納非常積極地參加了澳共領導的罷工以聲援中國。他說,之所以參加罷工,是因為此前看了一部新聞片,里面有很多反映日本侵略軍暴行的鏡頭。而這部新聞片最后是周恩來答記者問。“周恩來的鏡頭很短,但是他的眼神和聲音卻充分表達了他的義憤和決心。從那時起,周恩來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象征!”
會見結束時,外賓分成3隊同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握手告別。加德納在同周恩來握手時說:“向你致敬。”周恩來直接用英語回答:“謝謝你。”但誰也想不到,加德納緊接著用英語喊出“周恩來萬歲”的口號(幸虧他不會中文)。
加德納很可能以“萬歲(Long live)”只是向自己敬重的人表示一種美好的祝福、愿望。他不知道“萬歲”在中國政治文化中代表至高無上的神圣性和權威意義,不知道錯用“萬歲”有可能引起何等嚴重的后果。
(摘自《東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