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看大人們拔罐總覺得很神奇。把燃燒的棉球扔進罐子里,罐子就能“親”在身上,拔下來的時候身上只留下一個圓形的紅印,病就好了。
拔罐雖然看起來有點土,但卻是傳統中醫最常用的良方。利用燃燒的熱力,排去罐中的空氣,產生真空負壓,使罐子“吻”在身體的穴位上。罐子越吸越緊,讓溫熱的刺激促使局部充血,以此來活血、祛寒、止疼、消除疲勞。
誰都知道拔罐是趕走疼痛、緩解中風的高手,卻未必知道小小的火罐還能給女性最貼心的保護吧。
拔掉痘痘、黃褐斑
對女人來說,痘痘和黃褐斑是肌膚最大的“天敵”,年輕的美媚要為臉上的星星點點大費周折,有了寶寶又要忙著對付突如其來的暗斑,真是不勝其煩。試了那么多美容、護理的方法都不見好,不妨讓小罐子來幫幫你!
“吻”:小腹的氣海穴、背后的腎俞穴、肝俞穴
其實,“面子”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經脈不通暢,體內的排毒受到了阻礙。只要用小罐子“吻”住這幾處穴位,每天或者隔一天拔一次,一個療程7次左右,臉上的肌膚會逐漸變得光滑,讓皮膚休息2~3天再做第二個療程,堅持兩三個療程,就可以把痘痘和暗斑統統拔掉啦。
Tips:用小罐子拔痘痘的時候,中醫還要用兩件“武器”,針和艾蒿條。在拔罐之前,先在穴位上施針灸,起罐之后,再用艾蒿條溫暖一下充血的紅印。這樣來加快充血治療的過程。對了,氣海和腎俞穴離得很近,用一個罐子就OK了。
把脂肪“吸”出去
減肥嘍!這可是每個女人都樂此不疲的追求。要說減肥,中醫的高招可就多了,連小罐子都成了特殊“法器”,用來調節內分泌,平衡臟腑,把脂肪“吸”出去。
“吻”:背后的胃俞穴、肺俞穴、三焦俞穴、手腕的陽池穴
在中醫看來,楊玉環型的美女多是因為飲食過度、生活不規律帶來的腸胃紊亂、內分泌失調造成的。所以,用小罐子幫你清胃去火是必不可少的。而這幾個穴位正和消化吸收、脾胃功能密切相關,一個星期拔3~4次,特別能幫你抑制減肥時出現的饑餓感,讓你不再貪吃。
Tips:要想減得快還有個小招,在拔罐的同時別忘了按壓耳朵上的饑點穴,會讓你覺得胃里飽飽的,拒絕零食的誘惑。吃正餐的時候按一按,還能幫你減少飲食量呢。
呵護子宮防脫垂
頻繁流產和生過寶寶之后的女性,腎氣和脾胃虛弱很容易使子宮受傷,甚至出現脫垂,帶來一系列婦科問題。這在女性中并不少見,遇到勞累過度、劇烈咳嗽,還經常反復發作。其實,對子宮的保護,女人應該更上心。
“吻”:小腹的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歸來穴
這幾處穴位都在小腹上,拔罐除了能讓肝、腎、脾這三經協調舒暢,主要是調節和保護子宮。如果發現白帶增多、小腹有下墜的感覺、特別容易疲勞的話,可以每天或隔天在這幾個穴位上拔一罐。另外,還可以用艾蒿條給頭頂的百會穴“加加溫”,以配合調節全身經絡。
Tips:在拔罐的同時,女人呵護子宮更應該注意日常生活方式。工作時要避免過度勞累,少吃辛辣的東西;天越來越冷千萬別著涼,特別是要給小腹保暖。
給你的骨質“加密”
別以為骨質疏松是七老八十才會發生的事,現在的生活節奏這么快、工作壓力如此之大,在加上拼命減肥、喝碳酸飲料、抽煙喝酒、缺少運動,鈣已經再悄然流失了。年紀輕輕就整天腰酸背痛,這就是骨質疏松最典型的癥狀。
“吻”:腰背脊柱兩側穴位
一旦你身體里的鈣在悄悄流失,那么當你過度勞累的時候,腰背就會因為肌肉勞損而出現疼痛。這時候把小罐子沿脊柱兩側的疼痛位置拔4~8個,用熱度和負壓刺激疼痛的地方,就可以鎮痛,疏通經絡、緩解肌肉緊張。
如果疼痛面積比較大,拔罐的位置比較集中,最好3~5天拔一次,避免皮膚受傷。
Tips:除了用拔罐治標之外,還要補鈣治本。要盡可能地多曬太陽,每天吃600毫克的鈣片,平時還要多吃蝦皮、牛奶、豆制品等高鈣的食物。
讓經期安然度過
每個月都如期而至的“朋友”,在很多女人眼里都是個大“麻煩”。痛經是女人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天氣越來越冷,身體稍一受涼,那幾天就疼得不行。不少人干脆靠吃止疼藥維持,與其形成耐藥性傷害身體,倒不如拔幾個小罐子試試。
“吻”:背后的腎俞穴、腹部的天樞穴、下脘穴,小腹的氣海穴、中級穴、關元穴
只要在每個月月經前2~3天,對這幾個穴“下手”,可以給腹部祛寒活血,減少或避免經期的疼痛,而且,疲憊、腰疼等經期反應就能緩解一大半呢。
Tips:再告訴你一個關鍵的穴位,這個穴位被稱作女人的專屬穴,就是腳踝上方的三陰交穴,對緩解痛經特別有效,平時和經期都可以常用手按一按。
拔罐也有禁忌
*空腹或者吃得過飽都不適合拔罐;
*太累、發高燒、嚴重水腫、皮膚高度過敏、皮膚破損、嚴重皮膚病、腫瘤、心臟病、血液病不能拔罐;
*女性在經期、孕期拔罐要特別謹慎;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印記沒消退前,最好不要再拔,避免皮膚受傷;
*拔罐時如果覺得頭暈、心慌、脈搏變弱,一定要停止拔罐,喝點開水緩解一下;
*拔罐的過程中及起罐后都要注意保溫,防止受風著涼。
貼心提示:在家拔罐防受傷
目前拔罐用的罐子主要是玻璃罐、真空罐、橡膠罐和竹罐,竹罐和橡膠罐用的比較少,醫學上一般都用玻璃罐,比較光滑透明,能透過玻璃觀察罐內皮膚充血、瘀血、起泡以及出血的情況。現在很多家庭都自己拔罐,非常方便。不過,自己拔火罐還是比較危險,而用真空罐則更安全容易,但是因為沒用火,效果會稍微差一些。
想在家自行“操刀”,可以先到書籍、網絡或向醫生咨詢一下相關穴位的位置再拔罐。通常一個罐子拔10~15分鐘就足夠了;起罐的時候千萬別使勁拔,要一邊握著罐一邊按周圍的皮膚,讓空氣進去罐自然就下來了;紅紫的印記別撓,幾天就下去了,如果有破的現象可以適當抹點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