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大家庭從繁榮走向衰敗的故事,其中描寫了大量的醫學活動,如第7回的“海上方”、第10回的“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等,辨證精當,用藥合理,效果確實。筆者現將《紅樓夢》中外治法簡述如下。
貼敷療法
《紅樓夢》第34回寶玉挨打后,“只見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寬的僵痕高了起來”,于是“寶釵手里托著一丸藥走進來,向襲人說道: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第52回,晴雯患病,寶玉便命麝月取鼻煙給她嗅后,仍覺頭痛,寶玉叫麝月拿西洋貼頭疼的膏子藥,叫做“依弗哪”,晴雯自拿著一面鏡子,貼在兩太陽穴上。這種治療方法便是中醫外治療法中的中藥貼敷療法。
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理,選擇適當的中藥或中成藥研為細末,用米醋、清水等介質調勻,外敷于局部疼痛處,通過藥物的治療作用和對局部經絡穴位的刺激作用,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稱為中藥貼敷療法,其包括敷足療法、敷臍療法、穴位貼敷療法等。外敷療法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效,對多種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納鼻療法
第52回寫晴雯患病,寶玉便命麝月取鼻煙給她嗅些。麝月果真去取了一個金鑲雙扣金星玻璃的一個扁盒來,遞與寶玉。寶玉便揭開盒蓋,里面有西洋琺瑯的黃發赤身女子,兩肋有肉翅,里面盛著些藥散。晴雯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只覺得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門,接連打了五六個噴嚏,眼淚、鼻涕頓時齊流。寶玉笑問如何,晴雯笑道:“果覺通快些?!边@種鼻嗅療法,又稱納鼻療法,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
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理,選擇適當的中藥作用于鼻腔,通過鼻粘膜的吸收作用,藥物的治療作用和肺朝百脈對全身經絡穴位的刺激作用,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稱為中藥納鼻療法,其包括鼻吸療法、藥物塞鼻療法、藥物吹鼻療法、水煎后聞吸療法等。醫學研究發現,鼻腔粘膜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鼻腔的靜脈與顱內靜脈直接相通,鼻后部及下部的靜脈匯入頸內和頸外靜脈,上部靜脈可經眼靜脈匯入海綿竇,亦可經篩靜脈通入顱內的靜脈和硬腦膜竇;且鼻腔血管豐富,有黎氏叢和克氏叢,而管壁缺乏內彈力膜層,為多孔性,所以藥物經鼻粘膜吸收更完全,從而發揮治療作用。故晴雯嗅后“果覺通快些”。
捶背療法
《紅樓夢》第53回:“話說寶玉見晴雯將雀裘補完,已使得力盡神危,忙命小丫頭來替她捶著,彼此捶打了一會”。書中沒說捶的什么部位,常識可知,是捶的背部。第57回描述黛玉聽到寶玉失去知覺,眼直手腳涼的消息后,“哇”的一聲,將所服之藥,一概嗆出,抖腸搜肚,炙胃扇肝的,啞聲大嗽了幾陣,一時面紅發亂,目腫筋浮,喘得抬不起頭來。紫娟忙上來捶背。
其實,捶背是一種早已流傳在民間的外治法。在農村和一些居民區,??煽吹接行├夏耆私袃簩O給自己捶背,捶得直打嗝,頓時輕松愉快,與兒孫談笑逗樂。
祖國醫學認為,捶背可以行氣活血,舒經通絡。背部脊柱是督脈所在,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共有53個穴位,這些經穴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這些穴位,促使氣血流通和調節臟腑的功能,治療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刺激膽俞穴,可治膽囊炎、口苦、脅痛等?,F代醫學也證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強的免疫細胞,由于人手平時不容易觸及背部,所以這些有用的免疫細胞處于“休眠”狀態,捶背時,刺激這些細胞,激活了它們的功能,于是它們就“醒”過來奔向全身各處,投入殺菌和消滅癌細胞的戰斗行列。
捶背的手法用拍法與擊法。拍法,即用虛掌拍打患者的背部;擊法,即用虛掌、掌根、掌側叩擊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動作要求協調、靈巧,著力要有彈性,每分鐘60-100次,用單手或雙手均可。捶背可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確實是簡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外治法。
曹雪芹在他的鴻篇巨制《紅樓夢》中,詳細地介紹了外治法的應用。這些,無不透露了中國醫藥文化的古老和豐富,閃爍著中華民族中醫科學的理性和智慧。
(編輯 方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