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改制企業如何加強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三大作用,是企業黨組織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構建創新型企業,切實加強企業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實踐。隨著軍工企業改制的不斷深入,投資主體多元化,社會資本的介入,員工身份的置換,使軍工改制企業黨建工作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局面。本文就軍工改制企業如何加強黨建工作作如下探討。
強化“核心”,把握“三個環節”
企業黨組織在破產改制過程中要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抓住重點,積極參與企業發展戰略研究和重大決策。這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保證。
首先,在思想認識上要到位,要充分認識改制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軍工企業改制后雖然產權形式發生了變化,但企業的社會主義屬性沒有變,黨組織在企業的地位作用沒有變。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是企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組織保證;黨在企業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企業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有力保證;黨員在企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引導和帶動廣大員工為企業改革發展建功立業的榜樣示范;黨通過國家法律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督導和服務,是確保企業的經營行為規范合法的有效監督。
其次,在決策參與上要到位,把握三個環節。一是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范圍要相對具體,主要應包括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及帶有方向性、戰略性的問題,涉及出資者、經營者和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二是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要規范,堅持依法參與。在董事會或總經理辦公會上對重大問題決策前,董事長、總經理和黨組織負責人要事先交換意見,達成共識,然后在黨委班子會上通報情況,聽取意見,再進行決策。董事會、經理班子成員中的黨委成員應當體現和反映黨委的意見及建議,涉及方針政策的問題,必須貫徹執行黨委的決策,同時也要避免黨委書記以個人參與的形式來代替黨組織集體的參與。三是要處理好黨管干部和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以及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的關系。改制后的企業黨組織仍然負有建設“四好班子”的責任,應集中抓好企業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和組織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具備“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復合型素質的領導班子;黨組織要保證和支持董事會、經理班子依法行使職權,支持協助經理層正確實施生產經營指揮權,組織黨員和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以保證決策的順利實施。
服務“中心”,實現“三個轉變”
改制企業黨組織要把促進企業改革發展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其職責融合于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政工干部也要積極轉變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更多地參與和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
當前,軍工改制企業黨組織要把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企業改革發展實踐中全面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要實現服務觀念上的轉變,淡化管理考核,強化指導服務,樹立“一崗雙責”和“一崗雙贏”的觀念。二是要實現服務內容上的轉變,黨組織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黨建工作,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結合的能力。三是要實現服務方式上的轉變,就是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寬工作領域,提高服務效果。如:我們在公司計算機內網上開辟“黨建先鋒”網站,拓寬了企業黨建和宣傳思想工作平臺,有利于內部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是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一種好形式。
凝聚“人心”,注重“三個引導”
企業在改制中,員工的思想異常活躍,各種矛盾也會突現,容易產生抵觸和對抗情緒,給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課題。因此,企業黨組織要圍繞員工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進行引導和處理,真正做到“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利為員工所謀,福為員工所造”。
一是積極落實員工社會保障待遇,在企業資金困難的情況下,也要為在職員工辦好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同時為特困員工辦理“低保”手續,做到“應保盡保”,以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和特殊困難。二是積極改善和美化員工生產、生活環境,引導廣大員工樹立“共建美好家園”的意識。三是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引導廣大員工樹立“我為企業文化添光彩”的意識,大力開展征集企業文化內容的群眾性競賽活動,總結和培育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與此同時,企業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牢記“保軍報國,強企富民”的歷史使命,在追求企業發展的同時,關心和改善員工的生活,在提高企業經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同時,提高員工的收入;探索和完善幫困救助機制,落實幫困救助的各項措施,幫助員工特別是困難員工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作者系湖南云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