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機畜禽養殖的概念和內涵
有機養殖是一種特別的增值方式,這是因為有機產品的消費者愿意為此出高價錢。對歐洲消費者的調查發現,有56%的人愿為有機產品多付15%以上的費用,另有33%的人愿多付15%以上的費用。在過去幾年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以購買有機產品來實現參與保護自然的目的。調查還發現,歐洲的消費者有17%的人經常購買有機產品,51%的人間斷購買,這使總人口的68%或2/3以上的人成為有機產品的買主。選擇購買有機產品的理由各不相同,按排名依次為:健康考慮、環境考慮、味道好。
有機畜禽養殖,就是在畜禽飼養過程中不使用生長激素、獸藥、抗生素、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而是使用有機飼料并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的原理,創建能夠保 持畜禽健康和自然行為生活條件的一種畜禽業生產方式。它完全按照有機
認證標準進行生產,建立從品種選擇、養殖過程、收獲、儲藏、加工和銷售的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
二、有機畜禽養殖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球通過有機畜禽養殖業生產的畜禽產品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僅1995~1997年間,用有機牛奶制成冰淇淋的消費量就猛增了293%。1999年,全世界有機畜禽產品的銷售額已超過了1760萬美元,得到國際認可的有機畜禽養殖場已有350萬公頃。美國在發展有機畜禽養殖業方面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其有機奶牛的生產是全美畜禽業中發展最快的。歐盟對發展有機畜禽養殖也相當重視,2000年歐盟共投入2.27億歐元用于發展有機畜禽業及其產品。拉美國家在發展有機畜禽業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展,1999年阿根廷得到國際認可的有機畜禽養殖場面積已經超過了23.1萬公頃,僅1995~1996年間,阿根廷就向歐盟出口了21.1萬噸有機畜禽產品。
我國有機農業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才逐步開展了有機食品基地的建設、標準的制定以及有機產品的出品等工作。但到目前為止,我國有機畜禽養殖才剛剛起步,目前通過有機畜禽養殖認證的產品包括雞、羊、牛、豬等品種,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貴州、西藏、遼寧和江蘇等地。
三、發展有機畜禽養殖,實現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養殖業是一種不造成環境惡化、技術上適當、經濟上可行、社會上能接受的養殖模式。發展可持續養殖業的主要四個基本目標為:生態上的平衡性,經濟上的持續性,食品的安全性和防止疾病傳播的需要。從這個層面上講,有機養殖與可持續養殖業的四個基本目標完全一致。而我國目前的畜禽養殖在這四個方面做得明顯不足。
1.生態環境上的平衡性。近年來,畜牧業規模養殖在我國發展迅速,但其中許多大中型畜禽養殖場缺乏對糞尿的處理能力,只是將糞便倒入河流或隨意堆放,這些糞便進入水體或滲入淺層地下水后,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比如,20世紀末我國畜禽糞便產生量約為19億噸,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
另外,規模化畜禽場的宏觀環境管理水平普遍較低,全國90%的規模化養殖場沒有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從整體上看,規模化養殖場的內部環境管理比較粗放,60%的養殖場缺乏干濕分離這一最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而且環境治理的投資力度明顯不足,80%左右的規模化養殖場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資。因此,防止畜禽養殖污染刻不容緩。
2.經濟上的持續性。畜禽業能否保持穩定健康持續發展,主要取決于畜禽業是否具備自我持續發展的潛力。這種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畜禽業生態環境系統的支撐能力。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依靠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促進畜禽業產量的提高,這固然對緩解經濟短缺起了重要作用,但忽視了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忽視了畜禽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建設。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最受影響的行業就是農業,而農業國際競爭力不足的最主要表現就是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綠色貿易壁壘已導致我國畜禽產品、水產品、蜂蜜等動物源性食品出口嚴重受挫。因此,如果片面追求產品數量而不顧質量,就可能使農牧業現代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沖突,最終會危害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3.食品的安全性。食品的安全不僅涉及到消費者的健康,還關系到一個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政府的威望。特別是近年來國際上發生的瘋牛病、口蹄疫、二惡英、禽流感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畜禽生產中,各種化學物質特別是農藥、獸藥、化肥的不恰當使用,造成養殖環境的進一步惡化,畜產品有害物質殘留加劇,各種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被人體吸收,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安全。
因此,目前畜牧業生產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畜產品質量、減少或消除藥物殘留,生產出無藥物殘留、無污染的天然食品。有機養殖則能滿足這一要求。發展有機畜禽業、生產有機畜禽產品,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生產安全畜產品的理想途徑。消費有機畜禽產品,是人們健康消費的理想選擇。
4.防止疾病傳播的需要。疾病的發生,說明動物與動物之間和動物與人之間疾病傳播的力量非常大。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資料.由動物傳染給人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至少有90余種。這些人畜共患疾病的載體,主要是家畜糞便等排泄物。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通過排泄物、水、空氣等污染畜禽及飼料,這些被污染的畜禽產品和飼料進入畜禽體內后,可通過其產品轉移、傳播危害人類健康。(未完待續)(江蘇南京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 謝標 尤文鵬等 郵編: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