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單:簡潔、單一。復雜:重復、繁雜。
簡單與復雜,各自擁有陣容強大的支持者,勢均力敵。
簡單與復雜,在時間中互相演化,在矛盾中相互擁抱,生生不息。
B
簡單的力量與復雜的精神。
當你能在片刻里感到幸福。你也就能在一朵花里看見整座花園。
簡單,它在靜默處蘊藏著強大的力量,那是一種肉眼看不見,卻能用心靈感受到的欣喜與智慧。無聲勝有聲,我們在默默無語之時,彼此的靈魂在自由來去的微風里互相擁抱。
而復雜,卻時常象征著一種更為圓融、完整、發達的文明。社會,因為它的高度繁榮發達而被賦予“復雜”這個詞。一個“復雜”的人,常常透著一種耀眼卻不刺眼的光芒,一種超出常人的處世智慧。所謂“城府很深”,所謂“老謀深算”,大概就是指這類人。
C
復雜是簡單之母,或者,簡單是復雜之父。
科學家喜歡簡單,就像每一項科技發明與研究的最初目的都是“Trying to make life mucheasier”。而這樣的簡單,卻是建立在無數復雜深奧的科學理論、演算、推斷、設計之上。復雜是簡單之母,這是真理。
寫作的人當中有很多喜歡復雜。細節完美主義者常常會用大量的筆墨來描述一樣很簡單的東西,或是一個很短暫的過程,讓它以極其復雜的形式得以呈現。在那樣的描寫中有一些異常細致,就像那些層層疊疊、華麗妖嬈的蕾絲,總是讓人內心柔軟。而那些復雜的體驗,來自作者們日常簡單的經歷與心靈的收藏。簡單造就了復雜,這也是真理。
D
一個人一生的旅程。就像一個不斷循環演化的過程,“簡單——復雜——簡單”也許就是這漫長旅程的公式。
出生那一刻,每個人都是一個純潔的嬰兒。在時光的洪流里,他們漸漸成長,漸漸觸碰到了這個世界的復雜。他們感到過驚惶失措,他們也學會了漸漸適應,他們的生活和內心經歷著一連串漫長而又復雜的變化。
經歷過,懂得了,奮斗過,成熟了。
十幾年的光陰,從嬰兒到俊朗少年的變化是一個驚奇,而那藏在身體里面的、內心世界的變化更是讓人難以捉摸。
身體衰老的同時,心靈也在變化。當他年老的時候,竟然回歸為生命之初的簡單與純粹。
靜靜地生活,淡淡地思考。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簡單與復雜之間,這種循環與演變,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
E
牛頓說,把簡單的事情考慮得很復雜,可以發現新領域;把復雜的現象看得很簡單,可以發現新規律。
而我的簡單與復雜卻是:于千萬種生活中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
接受并且懂得,這個世界的復雜。
保持并且守護,生活的簡單與內心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