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所大學攝影系的首位教師。他們,這所學校和他的首批攝影專業學生。
他,為了夢想跋涉塔族。他們,跟隨他的足跡跋涉夢想。

1和22,他和他們書寫了一個充滿藝術與溫度的故事,為夢想做了一次最有力的證明。
這期的先鋒稿,我實在無法用一種中規中矩的語言和形式進行描述。因為這期的中心人物本就不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人。認識聶勁權好久了,從來沒有想到會為他做一次像模像樣的采訪,直到這次他帶著他的22個學生遠赴新疆采風,我才仿佛無聲中聽驚雷般被驚醒,開始重新認識這個低調而不動聲色的攝影達人。
塔族。21個晝夜。1個老師。22個學生。
藝術專業的學生出外寫生、采風本沒有什么特別,山東省內很多大學每年都會有這樣的一批師生跋涉創作。而聶勁權卻打破了省內寫生的界限,將他所任教的山東師范大學的學生帶去了遙遠的新疆塔什庫爾干地區,這是需要勇氣和魄力的,安全問題、高原反應問題,花銷問題等都很現實的擺在了他面前,但是他還是堅持要去那里,他的解釋是大學生學了4年理論知識,他們需要實踐來檢驗自己的理論,新疆是一個充滿了神秘、誘惑的地方,那里會給學生提供最好的靈感和創作的欲望,使他們能夠真正的將自己的藝術修養釋放,拍攝出最接近自己真實水平的作品。

2006年9月,聶勁權成為了他的學生們的探路軍,只身一人自費去了新疆烏魯木齊考察當地情況,在那里他見到了熱情的維吾爾族人民,體會到了淳樸的民風和超乎想象的安全,這都深深地鼓舞了他帶領學生前去新疆采風的決心。回濟南后動員學生成為他最后的準備工作,這個攝影班的22個學生中,有18位女生,說服這些女生需要極大的耐心,而在他的極力“忽悠”下,學生們終于被打動,新疆之旅得以成行,他們如約奔赴了中國西部最美麗的地方,只是與預想不同的是,他們沒有去烏魯木齊,22天除卻在火車上的10幾天,他們用了剩余的10天時間,光顧了位于新疆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喀喇昆侖山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區西南部、慕士塔格峰山腳下的塔什庫爾干地區,在那片美麗的土地上,1個老師帶領著他的22個學生盡情地領略著這塊土地的神奇,同時這些祖國內地的來客們也送給了塔族人民難忘的10天。
傳奇阿聶:折騰到了濟南 折騰進了山師大
我們暫時放一放那場美妙的旅行,來靠近聶勁權這位攝影達人。要知道沒有他,就沒有這次祖國西部的希望之旅。坦白說,這樣的他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的,雖然他為我們供稿已久。

聶勁權被我們稱為阿聶,湖南人,34歲。2006年春節之前,已經有9年沒回過老家了。他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同時又是一個具有11年軍齡的老兵,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是這也的確是事實。聶勁權當兵的時候考上了大學,他和部隊達成協議,每年的寒暑假回部隊工作,大學是無論如何也要讀完的。
大學畢業后,他和妻子為去向反復商榷,最終他離開了部隊,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西安,也沒有去妻子的老家青島,而是選擇了美麗的泉城濟南。至于他到了目前任教的山東師范大學也是靠他自己折騰來的,這一次的折騰有點與眾不同,不僅折騰了他自己,還傳奇般的折騰進了山師大。
2003年剛到濟南的聶勁權很快就與濟南一家知名大學商談穩妥,幾近簽約。然而,在一次外出辦事的時候,他下錯了車,公車停在了山東師范大學門口,老聶抱著反正來都來了,進去看看的心就進入了山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開門見山,“老師您好,我要找工作。”亮出自己的作品、資料后,順便加了一句“如果你們有興趣,我會成為山師大的第一個攝影教師,如果你們沒有興趣,我就走了。”后來他才知道,接待他的正是山師藝術學院的院長,很快,阿聶接到通知,他被山東師范大學錄取了,山師攝影專業就在院長、老師和阿聶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阿聶也真的成為了山師的首個攝影專業教師。從此,教好山師大的首批攝影學生,把山師大的攝影專業完善起來成為了他對自己的挑戰和目標。
希望之旅——兩個希望撞擊在帕米爾高原下
我們重新回到神秘的塔什庫爾干,阿聶帶領他的學生到達祖國最西部的村子,他并沒有盲目的讓學生拍攝照片,他是帶著很強的目的性來的。他說,這是一群年輕的、青春洋溢的大學生,單純的拍片、采風完全不能滿足他們應該受到的更深層的教育。
阿聶找到了塔什庫爾干縣教育局的黨委書記,表達了他們希望為考察邊疆教育盡力,為祖國西部支教盡力的深厚感情。塔什庫爾干當地的教育部門安排這22位學生到當地的兩所塔吉克族小學中進行支教,這時聶勁權才松了一口氣,這次的西部之行沒有白來,拍片固然重要,但是對于支教這一具有濃厚教育意義的事情來說,也許更重要。
兩個希望開始在帕米爾高原下碰撞起來
塔族孩子們恨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這些老師那里學到所有的知識,對知識的渴望感動著每一個短暫支教的年輕大學生們。他們同這些孩子們進行著毫無間隙的交流,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了當地的塔族生活,他們吃住都在普通的百姓家中,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對當地的環境、人文作出了準確的了解和判斷,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希望,希望拍出最好的反映當地情況的照片,為支援邊疆教育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聶勁權最崇拜的一句話是匈牙利攝影家羅伯特·卡帕的“如果你的照片不夠感人,那就是你離得不夠近。”而他的學生拍出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希望在閃動,感人無比,于是他知道,他成功了。同時,在帕米爾高原下,另一個計劃開始在他的腦海中閃動。
展出作品 展出希望
聶勁權在塔什庫爾干的那個新的計劃,在他帶著學生們安全返回濟南后就開始四處籌備了。他希望為自己的學生辦一個簡單而又意義非凡的攝影作品展,他要讓社會認可他的學生,也要讓剛起步的山師攝影專業給社會交一份答卷,更要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祖國西部那些渴望受到教育的孩子,為支援邊疆教育獻出自己的力量。
當他帶著學生們制作完好的圖片集找到惠普公司尋求贊助,并得到惠普公司答應包付所有費用的肯定答復時,他欣慰地笑了。
2007年元月3號,即將在山東省美術館展出的這場名為“惠普之風·感悟之旅——山東師大攝影專業帕米爾高原紀行”的攝影展,展出的不僅僅是作品,還有沉甸甸的希望一讓更多的人關注西部,關注西部的孩子們。聶勁權這位攝影達人、折騰達人面對這一切還是如常地微笑,謙虛地、低調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