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妻子說她總感覺到手指、手腕關節和膝關節酸痛無力、腫脹。因為生完孩子后她一直在家做全職太太,每天非常勞累,起初我和她都以為是由于要操持家務、照顧寶寶太忙碌,欠缺休息,以致關節疼痛,所以并沒有特別留意。可情況越來越嚴重,有時候晚上痛得她無法入眠,我的鼾聲成了她不能忍受的噪音,她的心情變得很壞,經常莫名其妙地與我爭吵,曾經溫馨的家庭氣氛逐漸被郁悶籠罩。
不忍讓妻子被關節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于是我領著她去醫院檢查。醫生確診她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經過醫生詢問,得知妻子患上此病的原因是產后忽視了一些養生細節所至。比如惡露未清不應洗冷水浴、不應吃寒性食物、不可用冷水洗手洗頭等,而這些醫生所說的“不應該”做的事,妻子幾乎全做了。
作為她的丈夫,我主動背負起呵護她關節的責任,在醫生的指點下,我列出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1~4周:吃吃喝喝,補充關節營養
關節炎與平時的飲食習慣大有關聯,想要減輕關節痛給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均衡飲食很重要。所以,我開始注意給妻子在飲食中增加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及維生素D,而且還讓她多服用含鈣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以易消化為宜,選擇時既要有營養,也要兼顧口味,以增進她的食欲。
另外,除了提醒妻子避免食用刺激性的、生冷硬的食物之外,下面這幾類食物,也要盡量避免:
高脂肪類: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故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海產類:不宜多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后,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炎癥狀加重。
過酸、過咸類: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堿度值,則會導致體內酸堿不平衡,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從而加重癥狀。同樣,若吃過咸的食物如咸菜、咸蛋、咸魚等,也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從而加重關節炎。
■5~8周:運動起來,活躍一下關節
未去醫院就診前,每次妻跟我說起關節痛,我就勸她少運動多休息,可后來知道醫生的建議后我們才明白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少關節炎病人為減輕疼痛而極少運動,這樣很容易加速病情發展。因為缺乏活動不僅會加重肌肉和關節的僵硬,使疼痛加劇,還會引起肌肉軟弱無力。而運動雖會帶來一定疼痛但并不導致病情加重,一旦機體適應了這種鍛煉,疼痛感反而會減輕。
因此,我便遵照醫生吩咐督促妻子選擇沖擊力小的溫和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原地活動腰髖或四肢等,還堅持進行以下這些能帶來顯著效果的運動:
手跑:手跑形式多種多樣,可躺在草地上、沙灘上或墊子上進行,當然也可以躺在床上進行。做這個運動的時候,妻子仰臥身體,雙臂向上伸直,做活動手指、甩動腕肘部、伸展手臂等動作,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讓整條手臂的所有關節都能活動開。有時妻子也用手模擬蹬自行車的狀態,但要著重用手臂發力,每次可做2分鐘;或者假想面前有一沙包,然后讓妻子握拳重擊,每次揮拳100次;還可以拿一個橡皮軟球盡力拋向空中,落下時將它穩穩接住,或將球用力拋向墻壁,彈回時再接住,每次做3分鐘。
步行:步行可增強下肢肌力和韌帶的韌性,以及膝關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步行時每分鐘30~40步,逐步提高到60~70步,一次行程2000米~3000米,每天1~2次。
體操和打拳:動作柔和的體操能活動關節,鍛煉筋骨。每天早晚各練1次,每次10~20分鐘。
股四頭肌的靜力收縮(即“大腿繃緊”):方法是采取坐位或仰臥位,首先將腿伸直,以“抽動”方式進行股四頭肌收縮運動,每次鍛煉5分鐘,每日兩三次。然后將腿繃直抬起,抬起后要堅持數秒鐘后再放下,一起一落,一次可由5分鐘逐漸增到10分鐘。左右兩腿輪換進行。
股四頭肌負重鍛煉:即在直腿抬高鍛煉的基礎上,用一個0.5~1公斤重的沙袋捆在踝部進行負重直腿抬高鍛煉,先左腿后右腿,每次鍛煉3~5分鐘。
自我按摩:取坐位,每晚睡覺前用雙手的手心貼著手腕節,稍用力、順時針揉 32 下,再逆時針揉 32 下,轉的幅度越大效果越好。
■ 9~12周:煎煮草藥,特別護理關節
在進行鍛煉的基礎上,我還采取了一些中醫療法,對妻子的關節加以調理。
熏洗療法:用水煎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透骨草和姜活等草藥各 30 克,每日一次以熱氣直接對腫痛關節進行熏蒸。
藥酒療法:將各 15 克的防己、蕪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和梔子,浸于 2500 克的白酒中,五日后服用,每日一次,每次服用 10 毫升。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和孕婦不能使用此療法。
“三風”酒療法:“三風”即中藥店售的海風藤、青風藤和地風,各 20 克,用 500 克二鍋頭白酒泡 7 天后服。一般是每天早晚 2 次,每次不超過 40 克。500 克酒服用 7 到 10 天為宜。 1000 克藥酒為一個療程。如不愈,隔 35 天再繼續服用。
“五辣”療法:五辣有鮮姜(一小塊切片)、大蔥根( 3 個洗凈)、前于棵和辣椒棵(切成段各一把)、透骨草(中藥店有售)一把,放入鍋里加一大盆水,燒開煮十幾分鐘后把“五辣”撈出,將煮的水倒入大盆內趁熱用毛巾蘸水擦關節疼痛處,擦到冒汗時為止。
六藥煨雞湯:當歸、川芎、麻黃、懷膝、陳皮、木瓜各 10 克。六味藥為一服,把藥用紗布包好放在雞肚內。然后用線縫好雞肚,清煮,不放鹽。熟后連湯一起喝,要發汗,千萬別見風,一次吃不完可吃兩三頓。吃完一服后隔一天再吃第二服,共吃 3 服。
經過我的一番精心呵護,妻子關節疼痛的癥狀有了明顯的改善,而我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從此也主動承擔了部分家務,不再讓妻子像以往那樣勞累。
家里的氣氛又重回溫馨。
責編/王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