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廠聰慧穎異,負奇力學,然賦性孤峭,不茍合于人。其治印,自謂得黃牧甫刀法。興之不至,雖數年不奏一刀。王寵惠任外交部長時,以田黃一對求刻名章,棄置經年而不成。當程硯秋演劇滬上時,居士選陳后幽詩百句,刻石百方貽之,謂此吾好友羅癭公之所愛者,不得不如是也。(附圖:易大廠篆刻)
易大廠喜作詩,自謂平生詩作在三萬首之上,然足跡不及蜀中,故夏劍丞贈以聯云:“三千里外輸蘇軾,六十年中勝陸游。”

易大廠喜集詞成聯,歿后友人王秋齋為其梓行《大廠居士集詞聯帖》。居士自作詞,務為生澀,以周美成為歸依,用心頗苦。其和柳耆卿詞,必四聲清濁皆同。有“百澀詞心不要通”之句,朱古微極稱賞之。以其聰穎,每欲為人之所不能為者。至集詞成詞。記其《念奴嬌》集詞一闋云:“老夫白首(劉克莊),正無聊情緒(趙師俠),幽齋岑寂(周清真)。彩筆風流偏能寫(辛棄疾),爾輩何煩涉筆(方岳)?冰雪襟懷(黃升),柳蒲焦悴(趙長卿),此意無人識(楊炎)。鄰家相問(范成大),妙處難與君說(張孝祥)。遙想居士床頭(葛郯),千花百草(毛稈),處處成陳跡(周密)。嚼徵含商陶雅興(張榘),恨把年華虛擲(管鑑),眼底山河(劉凝),醒時風韻(曾覿),頓起居前列(張綱)。形容不盡(沈端節),一聲吹斷橫笛(蘇軾)。”可謂審言琢句。精熟生巧矣。
臺島畫家周澄為江兆申入室弟子,風格逼肖乃師,出道甚早,久為人知。某次有客見江兆申畫,大訝,曰:“先生為周澄弟子乎?何其相似乃爾?”
劇作家張華云喜撰聯,某歲禁燃爆竹,恰值雞年,先生張聯于門:“禁了擾人爆竹,換來悅耳雞聲。”一九九二年,先生復撰春聯:“猴年春節逢春節,鮀島特區擴特區。”蓋是年屬猴,立春日恰逢春節。舵島為汕頭別稱,是歲特區在原來之龍湖片區擴大至整個市區。真可謂信手拈來,皆成妙諦。
香江邱亦山先生喜吟詠,日不廢紙筆。先后有《隨唱集》、《隨唱續集》、《隨唱三集》行世,詩僧釋定持曰:“是詠夫婦之情事耶?”客問其故?曰:“夫唱婦隨”。
邱亦山既梓行其《隨唱集》,復出資為邱及之《紅塵集》,邱秉經之《煙波集》,合其《隨唱集》為三邱詩叢,同時梓行于香江,亦詩林之一掌故也。
詩僧釋定持,“文革”中被迫蓄發,拾糞于福建東山,有開照像館者,以其貌酷似毛主席,遂盛情為其免費攝照。后為潮州開元寺主持。
嶺海詩友沈吟,性剛直,憤世疾俗,每使酒罵座,其詩多見于《詩刊》。“文革”中罹禍幾死。幸“四兇”剪滅獲釋,然故態未減,時人目為“狂士”,后患腦血栓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