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6日—8月15日)
全市公選千名黨員當“村官”
市委組織部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公開選拔1000名村黨組織書記。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鄉鎮機關及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城鎮下崗職工、西部志愿者等不同領域的中共黨員都可以參加。
(《重慶晨報》7月21日消息 記者 涂源 實習生 陶琦)
農民工落戶主城文化程度降為高中
7月27日,市公安局出臺《關于解決進城農民工戶籍問題的意見》。從8月1日起,我市農民工落戶主城區的門檻由原大專文化程度降為高中文化程度。
(《重慶日報》7月28日消息 記者 劉 洋 實習生 鐘 玲)
重慶港口“三港合一”
7月28日,萬州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涪陵港務管理局與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戰略整合儀式舉行,主城、涪陵、萬州三個港口正式合為一體,標志著長江流域重慶段600多公里港區形成一體。
(《重慶日報》7月29日消息 記者 廖雪梅 實習生 鄭 樺)
重慶將全面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市政府辦公廳8月1日下發《關于加快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我市將全面建立農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常住農村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享受低保。
(《重慶商報》8月2日消息記者 金蓉 實習生 吳思璇 朱音)
今年新建15個創業基地為民企創業“開路”
今年我市將創建15個創業基地,幫助超過300家民營企業創業。8月6日,記者從市中小企業局獲悉,政府將出資,幫助民營企業辦理各種前期手續,替民營企業創業“開路”。
(《重慶晨報》8月7日消息 記者 宋巖 實習生 高靖)
重慶打造11個創意產業載體
8月7日,市政府第7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重慶市創意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及《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創意產業發展的意見》。我市將重點支持研發設計創意等6類創意產業,重點建設11個具有特色的創意產業載體。
(《重慶日報》8月8日消息 記者 謝夷)
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幅略高于全國
市政府8月新聞通報會稱,今年1—6月,我市GDP增幅達到12.6%,為直轄以來增速最快的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5901.47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472元,兩類人群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別達到了11.7%%(全國為10.2%%)、12.5%%(全國為11.9%%)。
(《重慶晨報》8月9日消息 記者 羅強 實習生 鄧寶鳳)
50年一遇特大旱災考驗重慶
5月以來,重慶遭遇50年一遇特大旱災。8月13日,市救災辦發布消息稱,全市共有746.53萬人、684.32萬頭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1905萬畝農作物受災,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4.6億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干部群眾奮力救災。
(本刊綜合報道 記者 王曉莉)
全市換屆工作會議提出營造風清氣正環境完成任務
8月15日,全市區縣(自治縣、市)、鄉鎮換屆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對全市換屆工作進行了全面布署,市委書記汪洋就換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重慶日報》8月16日消息 記者 羅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