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邦英 劉 軍 許世英
一、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順序介紹:
邁爾斯和麥吉羅夫(S.Myers and N.Majluf,1984)提出了所謂融資方式的啄食順序原則(The Pecking Order)理論,他們認為,由于非對稱信息的存在,促使投資者根據上市公司選擇融資結構的行為來判斷企業的市場價值。如果公司選擇股權融資,有可能引起市場誤解并且導致新發行股票的貶值。只有在企業投資收益能夠補償股票貶值損失時,企業才愿意投資,否則企業就會放棄投資的機會;若股票的真實價值小于企業市場價值,企業愿意投資,但投資者不愿意購買股票;債券的真實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距比股票要小,但發行債券容易產生破壞成本,同時還要受企業財務狀況的制約。因此根據啄食順序原則,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順序應是:內部股權融資(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后才是外部股權融資。這種融資順序理論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普遍的印證:1970年~1985年,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占據第一位的融資方式均是留存收益,分別占本國融資總額的66.9%、72%、55.2%、54.2%。居第二位的均是負債,分別占本國融資總額的41.2%、25%、24%、27.5%。整個西方7國,股票融資均居末位。在股票市場最發達的美國,股票融資比例最低。到1984年~1990年,美國大部分公司已基本停止股票融資,并通過發行債券來回購自己的股份,股票融資對新投資來源的貢獻成為負值。公司中只有約5%的公司發售新股,平均每20年才配售一次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