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盧吉增,筆名向隅,河北省廊坊市文安人。作品見于《人民文學》《詩刊》《詩選刊》《北京文學》《詩歌月刊》《北京日報》《敦煌詩刊》《讀書時報》等。著有詩集《向隅詩選》。曾獲《詩刊》、《詩選刊》首屆端陽詩歌節詩歌大賽二等獎;《人民文學》與德意集團舉辦的“德意杯”詩歌大賽優秀獎等。作品入選多種詩歌選本。現居北京。
最美
當然 我不認為
我是最美的 原諒我
我也沒認為
你是最美的
我也沒認為那些
警察和軍人是最美的
我覺得我的老婆是最美的
白天她給我做飯 看家
晚上她陪我起膩。
出門她又能把自己收拾得很美
看著舒眼
但是
只是對你
我才這么說
對別人我是不會這么說的
母親常用吃飯來教育我
在家,母親做飯
母親常用吃飯來教育我
母親說作業做不完不許吃飯
總看電視不許吃飯
不洗手不許吃飯
偏食不許吃飯
和別人打架不許吃飯
為了吃上飯
我就不得不好好做
吃飯時
母親說必須把碗里的米粒吃完
剩碗底子不許吃下頓飯
一直以來
我們都是吃母親做的飯
盡管不是什么好飯
可是一碗粥下肚,暖烘烘地就上學去了
其實,有時母親也發煩
“有誰家就一個人做飯?”
我想母親看到了要履行的做飯的義務
有時母親也得意
“不象話就別想吃飯”
母親定是享受了實施權利帶來的快感
很多時候,母親就在這期間充實著
母親快樂
我們也很快樂
一次我對母親說我想吃回館子
母親說吃自家飯的是好孩子
有故事的菜
吃著自家種出的蔬菜
覺得它們每樣都有來歷
每樣都有故事
是啊
何時下的種
何時發的芽
何時開花和
結果
怎么除草捉蟲
一切往事
歷歷在目
我忘記不了
當然,市場上的菜也不錯
有味道
但你咬不出故事
兩居室
我想買個房子
大房子買不起
買個兩居室基本就夠用了
面積小就小點吧
關鍵是一定要兩居室
這樣我和老婆睡一個屋
一個屋留作書房
在這屋睡膩了
可以換到那屋睡睡
這我把這看成是我們的浪漫
如果我倆彼此睡膩了,那么
一個睡這間
一個睡那間
到時候有了baby
我們睡一個
孩子睡一個
要是來了客人
我們睡一間
客人睡一間
來的人多了,那就
一屋子睡男人
一屋子睡女人
我只想壞一個小時
總體來說我是個好人
最起碼不是壞人
從小到大別人也沒說什么不好
但是現在我想壞一個小時
只是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對我二十六年的春秋來說
微不足道
但是大家知道壞了這一個小時的我
會不會還說我是好人
他們會不會嗔怪我變化太快
會不會說我是個自私的人
沒有顧及他們的感受
在城里不知道雨下的有多大
電視臺預報的大雨、中雨、雷陣雨
到底多大
透過雨簾
常被現象迷惑
在鄉下
大雨就是入地三指以上的雨
食指、中指、無名指并列的寬度
小雨就是一指以內的雨
這在父親的眼睛里是不必用手量的
在城里
雨水下來,在路上滑行尋找井口
雨多了在路上漫深,少了及時流盡
雨后很快就沒有了痕跡
都無法叫人感到雨的存在
在城里
我無法知道每場雨的確切大小
如果又在樓上高層
我聽不到地面的水聲
和那撞擊地面
水花破裂的聲音
父親的天氣
新聞聯播之后
換臺 四十秒后
再回來 就到天氣預報了
天氣預報是父親最關心的電視節目
盡管它有時播報地并不準確
天氣預報 父親認為是對自己說的
是他聽著舒服的語言。
不管明天后天是什么天氣
父親總覺得天氣好不好
都應該是那樣子
沒有人家預報的事
父親并不奢求天氣會給莊稼收成帶來什么好處
可是收看天氣預報是父親生活的內容
如果這次錯過了 他要看重播
或者找人打聽 生怕把明天的樣子忘了
有時預報明天是個晴天
或者雨天 也許就是小雨
父親
會對著電視
嘿嘿地笑
詩觀:
感動、震驚或新奇,我喜歡這樣的詩歌感覺,因為這是生命的需要,生活中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