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SN與勇士同源不同流
勇士-SN與勇士沖鋒槍一樣,都是由俄羅斯民間團體“勇士老兵協會”出資為內務部研制的,但它們的使用對象定位卻有很大不同。勇士沖鋒槍是為滿足巡邏和崗哨警員使用需求研制的,而勇士-SN則專為特種部隊打造,但不排除將來內務部的沖鋒槍裝備被勇士-SN一統天下的可能。該槍名稱中的“SN”意為“特殊使命”。
雖然這兩支槍同是根植于AK系列,但由于針對的戰術任務不同,其具體結構也有所不同。盡管粗看外觀,勇士-SN與AKS74U短突擊步槍仍有幾分相似,但細看起來,勇士-SN已不再像第一代勇士那樣一味地沿承AKS74U的結構。
與AKS74U相比,勇士-SN外觀上最明顯的改變是選用耐沖擊性能較好的強化塑料取代了木制的護木和握把,并采用注塑成型工藝,體現了優化形狀和角度等改進設計帶來的良好人機工程。
槍托基本結構未變,但提高了槍托展開的速度,從而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
瞄準裝置一方面增加原來柱狀準星的中段尺寸使之成為一段突出的裙部,如此寬大的準星有助于提高緊急情況下概略瞄準射擊的速度,另一方面將可翻轉的L形表尺變為帶有缺口式照門的表尺板,將表尺射程的調檔增為從50—200m四檔。此外在機匣蓋上還增設了標準瞄具接口,可根據需要選擇安裝光學瞄具。武器系統預設的標準配置為準直式瞄具,經實踐檢驗,該類瞄具對瞄準姿勢全無苛求,并有利于快速、準確地捕捉目標,在近戰使用中頗具優勢。槍管下方還預留有安裝戰術燈和激光指示器的接口,可以為作戰及執勤任務多樣的內務部特種部隊提供更多的拓展功能。
欲為真勇士 仍需再求索
可以肯定,勇士-SN的改變是積極有益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現有的結構性能就可以完全滿足內務部特種部隊的使用需要。勇士-SN或許仍然是勇士系列沖鋒槍邁向內務部正式裝備的一個過渡型號。
在部隊射擊試驗中,已有所改進的槍托依然飽受批評。AKS74U也好,勇士-SN也好,現有的折疊托式武器的槍托長度都是按照中等身材設計的,身高不夠“中庸”的射手抵肩射擊的姿勢難以舒展,而且在倉促射擊情況下,來不及打開槍托時很難操持穩定。而槍械操持的舒適性和穩定性會直接影響到射擊精度。與此相比,在攜行中折放在側面的金屬框架式槍托增加的橫向尺寸倒是些小問題了。但如果改為可調長度的伸縮托結構,這些大小問題都將會得以解決或緩解。此外,參試人員還提出托底板也應該增加可調節的功能。
被建議徹底改進的第二處是拉機柄和快慢機的設置。就步槍來說,通常是將拉機柄置于槍機右側,因此源自AK步槍的勇士-SN沖鋒槍也沿承了這種設置。但實際上,沖鋒槍的射擊使用方法與步槍有很大區別。步槍的長度較長,質心偏前,再裝填時的習慣動作是一手握住更靠近質心的下護木,另一手拉動拉機柄向后。對大多數人來說,拉機柄設置在機匣右側比較合理。而沖鋒槍的質心位置與步槍相反,更靠后一些,基本上是在握把附近,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拉機柄設置在機匣左側更為合理:射手可以保持操槍射擊姿勢不變即右手握住握把,另一手操作拉機柄。除了動作更為順暢省力之外,還有利于縮短再裝填時間,而這一點優勢在近戰中相當重要。此外,基于使用安全的考慮,參試人員還提出拉機柄在射擊過程中應該是不隨槍機運動而前后運動的,這一點實現起來并不難,只要將拉機柄與槍機的固定連接改為單個斜面浮動作用即可。現階段,快慢機設置在扳機上方,通常由右手的食指操作,在操作時則必須松開扳機。試驗中,內務部官兵提出將其位置改設在機匣左側靠近握把上方的位置,以便于在保持操槍射擊動作不變而只使用大拇指完成保險的開啟和單、連發射擊的轉換。
由于勇士-SN沖鋒槍的期許目標是一統內務部沖鋒槍裝備的天下,因此在今后的改進中必須考慮到微聲射擊功能的實現。說起來似乎不過是在膛口位置增加一個消聲器那樣簡單,而且在配套彈藥中增加亞音速彈應該也不是難題。但是考慮到在建筑物內或其他狹窄空間內使用的需求,必須在保證微聲效果的同時盡量減小消聲器的長度尺寸,對此仍需設計者們下些功夫。
未來目標:超越MP5
無論是設計者還是內務部的參試人員,一貫坦誠的俄羅斯人并不諱言,合乎以上改進要求的沖鋒槍其實早已存在,這就是MP5——德國HK公司于1960年代中期以著名的G3步槍為基礎研制成功的沖鋒槍。
MP5現身之初,以制式步槍為基礎研制沖鋒槍的思路,蘇聯國內不是沒有人提過,只是當時的蘇聯軍隊對沖鋒槍這種武器全無興趣,認為突擊步槍特別是短突擊步槍完全能夠取代沖鋒槍的作用,在軍用裝備體系中繼續保留沖鋒槍毫無價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大多數沖鋒槍是裝備警察的,而當時的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警察的槍口不可以對準人民”,“警察裝備手槍就足矣,根本用不著沖鋒槍”。因此盡管MP5風靡了幾乎半個地球,卻未曾在蘇聯激起漣漪。
蘇聯國內“沖鋒槍無用論”的觀點直到1980年代才有所改變。在此后的十幾年間,蘇俄涌現出一大批各式各樣的沖鋒槍,但大都是力求輕小的設計,加之蘇聯當時裝備的9×18mm馬卡洛夫手槍彈威力太小,使它們的性能受到很大限制。對這些沖鋒槍的不滿,成為內務部退役老兵捐資為內務部研制新沖鋒槍的緣由,毫無疑問,他們鐘情的就是德國MP5,于是才有了勇士-SN沖鋒槍與MP5的神似,更有了勇士-SN超越MP5的發展目標。
誕生于半個多世紀之前的MP5沖鋒槍,在今天看來依然工藝精良、性能出眾,但它也并非全無瑕疵、不可超越。
首先,勇士-SN根植于AK系列步槍,與MP5的出身相比毫不遜色。AK系列步槍是世界公認的一流自動武器,以優良的戰術性能、高度的可靠性和對各種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廣闊的國際市場。
其次,MP5采用源自G3步槍的半自由式槍機和滾柱式閉鎖機構,雖然運動部件質量較小有利于提高連發射擊精度,但其結構復雜,加工要求高,而且抽殼較為困難。因此在后續的改進型號中,在彈膛內開設了數條縱槽以減小抽殼阻力,只是這樣一來造價更高。而在采用了結構簡單的自由式槍機和閉鎖機構的勇士-SN沖鋒槍上,則不存在這一問題。
再就是MP5系列沖鋒槍雖然有微聲型號,但并未配備專用的亞音速槍彈。這一點也是勇士-SN謀求超越的著眼點之一。
勇士-SN現階段的方案雖不夠盡善盡美,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后出現在俄內務部軍械庫中的必是一款優秀的產品。
編輯/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