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高爾夫(GOLF)這個詞是由四個單詞組合而成的:綠色(Green)、氧氣(Oxygen)、陽光(Light)和腳步(Foot)。聽起來真美好,可惜我們大部分人玩不起,因為大家都曉得這是一項“貴族運動”,通常是有錢人的玩意。
這本來應該和我們中學生沒什么關系,可是前不久,北京卻出現了“少年高爾夫班爆滿”的情況。這類培訓班自然收費不菲,十天的課程,有的要收2800元,有的高達4000元。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不少家長把孩子往里送,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貴族氣質”。
什么叫“貴族”?有人說:“一夜出個暴發戶,三代出不了一個貴族。”難道學幾天高爾夫球就能培養出“貴族氣質”?怕只怕花了大價錢買來一堆虛榮和攀比心理,這氣質喲,還能高貴到哪兒去?
同樣和氣質培養有關的昂貴培訓班,還有今年暑假期間的\"青春之旅寫作培訓班\"。培訓班號稱由北大的10名博士生導師和文學家擔任授課老師,每名學員收費4900元,學期8天。這個班一開始就引來了爭議,有人評論說這不是“青春之旅”,而是“燒錢之旅”。爭議歸爭議,培訓班還是開了起來。主辦方稱這個班主要不是講授作文技巧,而是讓學生感受大師的風采,接受一次人文的熏陶。
京城某報在報道中說,聽課的大部分是初中生,他們在大師座下認真地記著筆記,但他們中很多人也承認“聽不大懂”。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集中式短期培訓的效果值得懷疑;其次,聽了大師們幾天課,是否真的就能受到人文的熏陶呢?假如我是一名初中生,一定會反對父母花那么多錢送我進\"天價作文培訓班\",我寧可多買些好書來看,或者出去旅行一趟,所謂“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這對提高作文水平和接受人文熏陶的幫助,肯定要比坐在教室里聽專家講幾天課好得多。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看一些好的電視節目,比如央視10套的《百家講壇》。這個節目里有個叫易中天的學者,今年特別火。你瞧,聆聽大師,也可以完全不花錢的嘛。
這個易中天啊,把咱中國人喜歡的三國“品”得既通俗好玩,又有啟發性,于是他名噪一時,成了一位“學術紅人”。雖然有人說他一個知識分子,不去潛心鉆研學問,跑到電視上去“不務正業”,但我卻不以為然。學術難道一定要一本正經嗎?我看到他讓一些多年不看書的人又重新捧起了書本,一些“超女”的粉絲也說易中天的節目比“超女”更好看,我還聽到一些學生朋友說,如果老師們都能像易中天一樣把課講得這樣生動有趣、別開生面,他們保證愛學習……
你覺得易中天有氣質嗎?當然有,而且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既平民又高貴\"的氣質。說到底,這是知識的氣質、文化的氣質。其實一個易中天還遠遠不夠,應該多些、再多些,等到遍地易中天的時候,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氣質都能提升一大截呢!
說到這兒,我又想起了GOLF。其實,綠色、氧氣、陽光、腳步,這些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氣質這個東西,實在與金錢無關。有的人可以買來鮮亮的名牌衣裝給自己包裝出一身“氣質”,而有的人用知識和文化充實自己的內涵,雖然外表樸素,仍然可以氣質不凡。
親愛的少年朋友,你說說看,你需要的是什么樣的氣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