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迎接班里只呆了不到兩個月,就接到通知,說我可以到正常班去實習。我開始不懂實習是什么意思,媽媽告訴我就是到正常班體會一下,看能不能和那里的學生一樣上課。
學校安排我去704A班實習,我的現任班主任告訴我,得自己在課間休息時拿著一張單子去找那個班的老師。我鼓起勇氣,找到704A班的教室,看見一個個子特別高的女老師在和學生說話,就上前作自我介紹。老師看了單子叫我坐在最后一排。我就這樣開始了兩個月的實習。
剛開始我覺得有點難,因為老師講話很快,尤其上地理、歷史和生物課的時候。 但是很快我就能聽懂不少了。七年級的地理課主要是學歐洲地理,歷史是學古羅馬。生物就比較奇怪了,是了解生活在日內瓦湖里的動物。每天老師都要發大量的復印資料,有的材料對我來說全是生詞。晚上回到家里要花大量時間查字典。這里的老師雖然只布置很少的家庭作業,但我在家學習的時間也并不比在國內時少。
學了一段時間,每門課都要考試。我的歷史第一次沒有考好,老師沒有給我算分。但我的地理考得很好,得了5分(滿分是6分)。有一道題很有意思:先讓我們看一幅圖,從圖中分析哪個國家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還要說出這個國家為什么人口密度大,與它的經濟,氣候條件有什么關系。我確定這個國家是荷蘭。 然后還有一個問題是問荷蘭如果在2020年還要建一個圍海造田的工程,應該要注意什么?我在國內考試答題時,只要回憶一下背過的現成答案寫在卷子上就行了。在這里就不同了,必須思考。當然,我最終把這道題答出來了。就是老師上課時提到過的地球氣候變暖,海平面比以前升高了,如果荷蘭還圍海造田,那個工程就要比以前建得高。我真高興能答對這么難的題。
我經常隨身帶一個電子詞典,即文曲星,放在桌上,以便碰到生詞就查。地理老師看見了,他拿著電子詞典問:“這是什么?”我便向他解釋這是一個字典,當我遇到不懂的法語單詞時,可以用鍵盤輸入單詞,它就會顯示詞語的中文解釋。老師對這個“高科技”玩意兒十分好奇,他打開詞典,輸入法語的“房屋”(maison)一詞,文曲星顯示出這個詞的中文解釋。看著小屏幕上的象形文字,老師吃驚得要命,他似乎不太相信我一個學生能看懂這么難的文字,就接著問我:“你能寫下來嗎?”我笑著回答:“沒問題”。 于是“刷刷刷”地寫出“房屋”二字。老師不得不嘆服地點頭說:“太棒了,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
接下來,我們要做課堂作業。地理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紙,上面畫著巴黎埃菲爾鐵塔、古羅馬斗獸場,埃及金字塔等。要我們寫出擁有這些名勝古跡的國家的名稱。還未等我開始寫,老師就過來對我說:凡是遇到不會寫的詞,可以用中文代替。立刻,講臺下一片請求聲,小聯合國的成員們紛紛請示:“先生,我能不能用英語寫?”“先生,讓我用西班牙語寫吧!” 老師大手一揮,干干脆脆地說:“除了Minshan,誰都不可以用他的母語寫,都用法語寫。”我那個得意呀,美國人Jordan 氣得直拍桌子,大喊:“不公平,為什么就Minshan一個人可以用母語寫?”
我將所有的國家名都寫上了法語,我不想讓老師認為我只會寫漢語而不會寫法語。然后在后面打上括號,再寫上中文,好讓老師飽飽眼福。看到我交上去的作業,老師頻頻點頭,說:“你的中國字寫得真棒!” 我有點想笑,他怎么知道我的字寫得好呢!
作為中國學生,會經常碰到有人對我說“你好”。在歐洲,許多人都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