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很注意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對品德教育想得很少,這是一種錯誤傾向,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為確保孩子能夠在德、智、體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而真正成才,在此,提醒家長不能輕視品德教育,同時還要提醒家長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要注意以下幾點:
重視社會公德教育: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只局限在不打架、罵人,不給家長惹事,就心滿意足了。還有的家長對孩子不愛惜公共財物,不遵守公共秩序,或孩子玩耍影響鄰居的休息等不良行為,視而不見。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不懂事。人們所說的“憧事”,實際上是指孩子要懂得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社會正常生活的規則,這種規則要求每個人都要認真遵守。缺乏社會公德的兒童必然缺少良好的道德習慣,并具有某種破壞性和不合作的萌芽。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甚大,所以必須從小就注意抓孩子的社會公德教育:對孩子的公德教育要從文明禮貌人手,首先是語言禮貌,教孩子習慣用“請”、“您”、“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其次是教孩子懂得行為禮節,如遵守公共秩序,不隨便干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講究衛生,互相幫助等等。另外,家長要注意從日常生活小事中引導孩子學習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比如孩子們玩耍影響了鄰居爺爺、奶奶的午休,就應該制止并告訴他們,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多休息一會兒,你們等一會兒再玩好嗎?孩子們就會欣然同意的;又如孩子吃完了冰棍,要有意叫他把紙和棒扔到垃圾桶里去;到電影院看電影,要特別提醒孩子不要大聲喧嘩等等。這些小事是孩子經常遇到的,只要家長注意反復教育,并不斷糾正他們的不正確的言行,孩子的良好社會習慣是容易養成的。孩子養成了文明禮貌的習慣,懂得了行為禮節,就會越來越“懂事”了。
誠實教育不可無:說謊是不誠實的前奏。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誠實正直。但兒童說謊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些孩子說謊的目的說來天真可笑,有的是因為做錯了事以后,為了避免批評和懲罰有意說謊,有的是由于孩子的知識經驗有限,對某事物不理解而無意說了謊,有的是為能得到家長或老師的贊揚,還有的則是模仿別人的樣子覺得好玩。凡此種種,都說明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說謊毛病的,當說謊在兒童身上還沒有形成一種瘤疾時,是完全可以糾正的。而說謊的孩子往往有較強的虛榮心,缺乏承認自己某些缺點錯誤的勇氣。他們不能面對現實,總想耍小聰明,用說謊來掩蓋錯誤。明白了孩子說謊的原因,家長處理時就不能一概歸結為孩子的品德問題。這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孩子大膽承認錯誤,切不可厲聲斥責或打罵,對有意說謊的孩子應該嚴肅地告訴他說謊的后果和危害,及早防止形成不良品德。對無意說謊的孩子,父母要幫助他分辨事實真相,澄清錯誤的概念,同時.防止無意說謊的孩子利用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成為有意說謊。當孩子勇于承認錯誤時,要立即給予充分的肯定。平時,還要教育孩子不向人家要東西,不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還要對孩子進行,可講些孩子們喜歡聽的故事;如“鼻子怎么變長了?”。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故事,來幫助孩子培養誠實的美德。總之,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就要把誠實看作孩子的立身之本。要讓他們知道.只有誠實的孩子人們才會喜歡。
利他精神要學會:現在的孩子從小被父母嬌慣,再加上一些父母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欠妥,有時一件事或一句話,就會攪亂了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就像一個電視小品里表演的那樣,當孩子把復習資料借給了生病的同學后,這位母親就訓斥孩子說:“你真傻,幫了他,等到畢業考試你不就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嗎”?此時,這個孩子的表情是疑惑的:我們說,這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指導思想是錯誤的,如果經常這樣教育,容易使孩子染上利欲熏心的壞品德:正確的教育思想應是從小培養孩子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教育孩子向雷鋒等英雄人物學習,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要抓住孩子某一時刻或對某一事件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并注意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上進心,每當刪撇了好事要及時肯定、表揚,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
不要沾染壞的生活習慣:如不愛勞動、不講衛生、愛虛榮、任性、打罵入、取笑人等行為。尤其當第一次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錯誤行為時就要嚴厲阻止。家長要幫助兒童從具體的事情中去領悟好與壞,還要讓孩子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有所認識,并能與之進行斗爭。如讓孩子到大街上去宣傳衛生法規,制止隨地吐痰;幫助民警叔叔維護交通秩序等等。孩子通過宣傳活動,不僅了解了社會,對他們自己也是一種教育和約束。
大人要做好榜樣:父母自身品德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極大;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有的父母自己本身在品德方面有問題,孩子在無形中也學會了。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就沒有說服力。如有位家長平時說話總是臟字先出口,很快孩子也是說話帶臟字,這位父親知道要管孩子,但仍然罵罵咧咧的訓斥孩子。我們可以肯定,這樣的父親是不會管教好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如果自身也有不足,最好自己同孩子一樣改正缺點。另外,要求孩子做到的,最好自己同孩子氬起做,如果是做好事,在做的過程中,要講一些做人的道理,激發孩子的光榮感和事業心,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德。
愛國教育要實在:愛國主義教育對兒童來說好像有點抽象,但在兒童的心中早已自覺地產生了對于我們民族和祖國的感情。只要我們認真加以引導,祖國這個字眼,會使兒童心中發生一種異樣的情感,這便是愛國主義思想的萌芽。
對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從鮮明的形象人手,促其情感不斷升華。可給孩子講愛國英雄的歷史小故事和童話,來熏陶和教育孩子,使孩子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并使兒童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還可以通過游覽、參觀等多種途徑來了解我們祖國有數不盡的錦繡山河、名勝古跡、豐富的地下資源;富饒美麗的國士,以及我們的歷史悠久,文化發達。這樣不僅使孩子們增長了知識,而且也使他們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可愛;從而激起孩子們了解祖國、熱愛祖國、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