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已年過花甲,仍“精力充沛雙耳聰,滿頭烏發眼目明;牙齒堅固無脫落,腰直脖正手足靈;思維敏捷記憶好,睡眠正常兩便通;面色紅潤有光澤,不胖不瘦無病痛”。每天除照常應診外,業余時間還“爬格子”,究其原因,原來他天天堅持做“小動作”。
聳肩 將雙肩上提,緩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復進行,做5分鐘左右。聳肩運動,不僅能使肩部的神經、肌肉、血管得以放松,活血通絡,有益于防治肩周炎。更因為它又是頸部參與的運動,為頸動脈血液流人大腦提供了人工驅動力,迫使流動遲緩的血流加速流向大腦,因而可減少腦血管供血不足和發生梗死的危險。
搖頭晃腦 即不停地上下點頭,左旋右轉脖頸,每次5分鐘左右。這種輕柔的頸部運動,可增強頭部血管的抵抗力,頸部的肌肉,韌帶、血管和頸椎關節也因此增強了耐力,并減少了膽固醇沉積于頸動脈的機會,是預防和減少中風、高血壓、頸椎病的簡單有效的措施。
鳴天鼓 先以兩手掌心掩耳孔,食指壓在中指背上,稍加施力,借反作用力滑下,以指彈擊后腦枕骨部(風池穴附近),可聞“咚咚”作響,擾如擊鼓之聲,如此彈36下。此法可清醒頭腦,消除耳鳴,保護聽力,增加記憶,防治頭昏、頭痛及耳疾。
打“耳光”用手掌拍打雙耳。拍打時掌距耳朵10-15厘米,每回拍打100次,力量適中,不可過猛。耳朵上分布有了9個穴位,經常拍打耳朵,可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調動體內的正氣,增強機體免疫力,以保持相對的生理平衡,使耳膜保持良好功能;還能消除疲勞,促進思維,清神醒腦。
眨眼 稍加用力閉眼后,持續10秒鐘左右再睜開,反復進行,每次4-5分鐘,每天至少3次。此法可通過眼球一開一閉的鍛煉來興奮眼肌,增加眼球的彈性,促進局部血液和房水的循環,增加眼球的滋潤,防止視力衰減。
鼓掌 鼓掌即拍擊手掌,其方法是: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兩手掌心相對,鼓掌動作宜緩慢,用力要適度,以鼓掌后手掌脹熱為宜,連擊30次為一遍。每天早、中、晚各做一遍。在掌心、手指末端和手背的經絡上,布滿了許多敏感的穴位點。鼓掌不但能健腦益智、增強記憶、消除疲勞、提高思維能力,還可以治療末梢神經炎、手部麻木痙攣等多種疾病。
搖肢 兩手握固,連同雙肩一起,先左后右向前轉,如同轉動轆轤狀,左右各轉24次,其次,兩手叉腰,向前后踢腿,左右腿各踢10余次。最后平穩坐好,提起左腳,腳尖向上緩緩伸展,快到伸直時,腳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做完5次,換右腳再做5次。此方法每日早晚各做一遍。能活動四肢關節,舒筋通絡。
撞背 每天早、中、晚堅持練撞背功。即雙足與肩等寬,站立于一平面墻壁之前,約相隔半尺,全身放松,協調一致,身體后仰,突然用背部撞擊墻壁,借撞擊的反作用力身體前傾,如此反復進行。力量由輕到重,連續撞擊50次為一遍。撞背功能壯腰腎,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可有效地預防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椎增生等疾病。
踮腳 將雙足并攏著地,用力踮起腳跟,然后放松,再重復,每次做5分鐘左右。此法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及跟骨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