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酒色”的危害性,歷來大都是從社會的倫理道德來論及的多,純從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角度來論及的,如剩帝內焰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嵇康的《秋胡行》寫道:“役神者弊,極欲疾枯。縱體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人,酒色令人枯。”其意顯然是告誡人們不要縱欲,對酒色應當慎重為妙。還有文學作品把酒色形容為“酒如穿腸毒物,色如刻骨鋼刀”。某某是“酒色之徒”、“色狼”、“酒鬼”等等,這些有關“酒色”的言論,反映了酒色不但對身體有害,而且造成社會的危害。
現筆者撇開其社會危害性的一面。而從酒色對于人體的身心去揭示其危害性。
本來,“酒色”無可厚非,大圣人孔夫子也說過:“食色,性也。”色食乃人之天性,是與生俱來的,是生理所需。沒有“色”,則不能生育,繁殖后代;沒有食,人體又怎樣生存?然而,從生命保養和科學調理機體的原則來看,酒色過度,確定有害。中醫的養生學歷來講究中和,凡是“不及”與“太過”,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對酒色,強調“適嗜欲于世欲之間”。
我國對外開放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富貴思淫欲”,在酒色方面,真是淫恣到無以復加,常常燈紅酒綠,醉眼蒙朧,尋花問柳,色氣迷迷。他們大都酒色集于一身,先喝酒,酒興后再嫖娼,以為這樣更加銷魂醉魄。現在可以隨處看到大腹便便的人,不少年紀輕輕的,已腆著一個沉重的包袱,人們戲稱“啤酒肚”,上樓或稍加快步伐,則氣喘吁吁,不能自持;而一些人醉后哭啼亂語,發狂惹事,庸俗不堪。另外,因嫖娼得了梅毒、淋病、軟下疳等性病屢見不鮮,足見酒色的危害性極大。
酒為何物?自古以來,前人便發明了釀酒術,或以五谷或以其他動植物釀造,于是便有了各種酒名。各種酒性味功能是不同的,有濃烈平淡之別。據有關專家考證,古時以酒為藥,酒藥不分的。即使現代,許多酒仍帶有藥用功效,如“十全大補酒”、 “人參酒”之類,用以豐噓糾偏的,人體必須陰平陽密,偏陰偏陽則產生疾病,可見喝酒是不能隨便的。
脾為后天之本,與胃相表里,有腐熟水谷,運化精微榮養人體之功,每天必須進食米飯湯菜,五谷雜糧等食物以維持機體的正常,如若長期嗜酒如命,金波玉粒,暴飲暴食,勢必損傷脾胃,這是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酒的危害。
而現代對酒這一有神奇色彩的“杯中物”剖析如下:
酒中含有乙醇(酒精),在人體中氧化產生能量,供給人體活動,所以有些喝酒較多的人可以不吃飯也不覺饑餓。但是,乙醇在氧化過程中,大量耗去肝細胞中保護物質——膽鹼,由于膽鹼的消耗,肝細胞得不到保護,使從腸道吸進肝內的有害物質(如腸道細菌產生的有害物質),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及變性,乙醇本身在肝內代謝,也可以直接損害肝細胞,所以導致肝硬化(稱為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硬變)。外國人有酗酒惡習,故發生此種肝硬變的人很多。再者,酒精可以使胃黏膜受損,產生慢性胃炎,胃黏膜呈現萎縮性改變,分泌黏蛋白減少,由于黏蛋白的減少,使維生素B12不能吸收進體內,體內缺乏維生素B12,造血系統不能產生新的血細胞而引起惡性貧血。乙醇作用于高級神經中樞因而腦細胞受損,急性酒精中毒可以使人死亡,呼吸中樞麻痹。酒精作用于睪丸產生不正常的精子,致使出生的嬰兒可患癡呆癥,外國流行的“星期天嬰兒”就是這個原因。
“色”是個帶有誘惑性的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女到了性成熟的階段,有了性欲,由慕其容而愛其人,男女成婚,陰陽調和,生兒育女本屬自然現象,這對人之身心是有益的,也是符合人類倫理道德的。但若淫心太重,嗜色成性,賣淫八百,嫖娼三干,房事頻頻,必然傷精耗真,大損元氣。《紅樓夢》中寫的賈瑞,見到王熙鳳,心生淫意,想入非非,遂得了滑精病。而鳳姐毒設相思局,使他不能自拔。人授其“風月寶鑒”,以救其命時,他不愿照有骷髏可怕的一面,卻愛照有風姐微笑的一面,致使竭盡精氣而亡。他就是太重色情,連命都不顧了。
縱看歷代帝王,太子少爺,據統計的平均壽命年齡只有五十歲左右,其壽命短促原因,許多學者推為過度的縱欲。他們供養成群美女,夜夜風流,云雨無時,哪有不耗竭其精液。盡管他們吃的是山珍海味,進補藥品,生活優厚,但卻于事無補。腎為先天之本,真元虧損,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全身乏力,昏昏欲睡,溲溺頻數之癥,尚有不育癥,格陰,陽萎、婦科病也可能發生。因性接觸而傳播的疾病如:梅毒、花柳、軟下疳,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生殖器念珠菌病,滴蟲病、細菌性陰道炎、腹股溝淋巴肉芽腫、陰虱等等。特別是被稱為超級癌癥的艾滋病,也能通過性接觸而傳播的,可見,因色而樂極生悲。
因此,我們必須潔身自好,不貪酒色,否則會貽害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