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成長的相冊,一張發黃的黑白照片觸動了我情感深處的那一份情。
這是一張我小學一年級時的照片,照片上的我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啃著一只大蘋果,媽媽拿著一把小木梳小心翼翼地給我梳理著黑發慈祥的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愛意。我看著這張照片,淚水禁不住盈滿眼眶。
媽媽說,我出生時就是一個黃毛丫頭,大大的腦袋上只有幾根稀稀拉拉的黃毛,于是村里的人都叫我“黃毛姑娘”。
為擺脫“黃毛”危機,媽媽從那時起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讓我長發飄逸起來,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黑發公主。我滿月那天,媽媽并沒有按農村的風俗給我剃“滿月頭”,而是開始為我蓄起了發。可是幾個月下來,我的頭發仍然不見起色,媽媽著急萬分,到處為我的“黃毛”尋醫問藥。
一位老先生傳授給媽媽一個偏方:給孩子剃一個光頭。于是,我便成了光頭“假小子”。許是這個偏方的效果,或是媽媽的誠心感動了上蒼,剃發后,我的頭發以“春風吹又生”的勢頭猛長起來,并越長越濃,越長越密。媽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媽媽更加小心地呵護,我上幼兒園時,已經成為班級里最美麗的女孩。你瞧,我一頭烏黑的頭發在媽媽的手里像變魔術似的,今天是兩只彎彎的“小羊角”,明天或許又成了古代小丫環,后天又搖身變成了新疆獨辮子姑娘……我的頭發在媽媽不厭其煩的精心打理下,一天一個花樣,這也成了我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資本。
我的頭發越來越長,越來越黑,再加上我的多才多藝,我的活潑可愛,真的成了遠近聞名的“小美人”。每每和媽媽外出,親戚朋友,甚至陌生人看到我的一頭秀發,都嘖嘖稱嘆,還伸出手來摸一摸我的頭,理一理我的發。此時媽媽一臉的燦爛,既為我的美麗而高興,又為她自己的心血沒白費而欣慰。
在我上小學的每一天早晨,太陽都是在媽媽為我梳頭時升起。看,這張照片就是我上六年級時的一個春天的早晨拍的,照片上的我,手拉著兩條長辮,笑得多甜啊!上中學后,學習緊張了,為了趕時間,我起得更早了,媽媽也陪我起早,卻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為我梳頭扎辮。漸漸地,作業增多了,學習任務加重了,再加上體育課上劇烈的運動,長發成了我的負擔和累贅。我曾經驕傲的長發開始讓我生厭,有時我成績下降,也把無名火發到頭發上,我每次責怪長發,媽媽總是微微一笑。
一次月考,我失敗了,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又責怪起長發來:“都是這長發,汲取了我頭腦里的營養,讓我變笨了!”其實我的氣是沖著媽媽來的。媽媽嘆了口氣,揮揮手說:“如果它實在影響你的學習,那就剪了吧!”
第二天,我高高興興去了理發店。這次媽媽平生第一次沒有陪我去理發。回到家,我一身輕松,可媽媽往日的微笑不見了,似乎心頭失去了什么。
當時,我不知道媽媽對我的頭發為什么如此在乎。
后來,爸爸告訴我,媽媽沒有陪我去剪發,是害怕聽到剪刀的“咔嚓”聲音,害怕看到我美麗的秀發落地的情景,害怕失去十三年精心培養的那份母女情。
“啪啪……”淚水滴落在已經發黃的老相片上,心在揪痛。媽媽那失落的表情又浮現我的眼前,現在已經長大的我終于明白了媽媽那絲絲愛心。
媽媽,你可知道,凝結著你心血的長發雖然被剪掉了,但你對我的那份愛,永遠滲入在你女兒的每一條血脈中;侮對我的那份情,永遠植種在你女兒的每一孔毛囊里;這縷縷的母女情是永遠剪不斷的。
【點評】
升格后的作文標題新穎具體了,語句簡練了,母親的形象突出了,流露出的情感真實了,我們已經能從絲絲長發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結尾處巧妙地變換了一種說法,讓文章主題和情感得以升華:“長發雖然被剪掉了”,但“這縷縷的母女情是永遠剪不斷的”。這樣一修改,便可獲得一類作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