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奶奶從菜市場買菜回來時帶回一只小蟛蜞(péng qí)。它長得幾乎與螃蟹(páng xiè)一模一樣,可能它們是同一個祖先吧!這個小東西長著兩只大鉗(qián)子一樣的足、八只細長的小腳,因為這八只腳只能左右移動,所以蟛蜞走起路來是橫(héng)著的。
剛開始,它很不老實,總想爬出來,特別是在夜晚,它更來勁了,不停地爬呀爬。果然,一天早上,我起床一看,小東西不見了,我們全家人開始了大搜索(sōu suǒ)。終于,我在鞋箱邊找到了它。
小東西食量很小,脾(pí)氣卻很大。兩三天喂它一次,有時喂一根肉絲,有時喂一只小河蝦,有時喂幾粒米飯。有人逗(dòu)它時,它就把兩只大鉗子高高地舉起,樣子很兇(xiōng),好像在向你示威(wēi)。
整個冬天小蟛蜞不吃也不動,起先我還以為它生病了,后來,奶奶告訴我等到天氣暖和(nuǎn huo)了,蟛蜞就開始活動和進食了。
現在,我家的這只蟛蜞個頭比剛來時大了很多。媽媽說要抽空把蟛蜞放回河里,畢竟(bì jìng)大自然才是它的家呀!
我說兩句:
小蟛蜞真惹(rě)人喜愛,它的笨拙(zhuō)、它的壞脾氣都令小作者格外喜愛,然而對小蟛蜞真正的愛是把它“放回河里”,可見小作者有一顆可貴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