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是一種危急癥狀,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搶救,要爭取在5分鐘內恢復心跳,否則較難復蘇。如病人突然意識喪失和頸動脈搏動消失,即可作出診斷,立即搶救。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刊登一些重大疾患的急救常識,別小看它們,此時您的每一個行動,都與患者的生死攸關。
各種器質性心臟病、藥物中毒與過敏、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手術與麻醉意外,以及電擊、溺水、窒息等都能導致心跳驟然停止,其中以冠心病為最多見。眾所周知,有效的現場急救是許多突發心跳驟停者能否獲得良好的療效與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通常在無任何復蘇措施的情況下超過5分鐘,就必不可免地會出現腦組織死亡,導致復蘇不成功或遺留后遺癥,心肺復蘇(CPR)的關鍵是要腦復蘇,因而用心肺腦復蘇的稱謂更合適。《國際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2000年2月在美國定稿,2005年1月對其作了修訂,稱為《國際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指南2005對有關現場急救作出了一定的修正,國內目前的心肺復蘇,尤其是腦復蘇成功率極低,與我國國民普及急救常識不好有關。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心肺腦復蘇的尤其是現場急救的相關知識。
危急時刻該怎么辦
如果發現無任何反應,應首先求救急救系統,即盡快啟動急救系統。如果有2名急救者,一名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另一名快速求救。
在判定事發地點易于就地搶救后,急救人員在患者身旁快速判斷有無損傷,是否有反應。
可采取輕拍或搖動患者,并大聲呼叫:“您怎么了!”
如果患者有頭頸部創傷或懷疑有頸部損傷,只有在絕對必要時才能移動患者。對有脊髓損傷的患者不適當地搬動可能造成截癱。
撥打急救電話
撥打急救電話120,打電話的人要保持平靜,不要慌張,準備回答下列問題:
⑴急救患者所處位置(街道或路名、辦公室名稱、房室號);
⑵急救患者所在地電話號碼;
⑶發生什么事件,心臟病發作或交通事故等;
⑷所需急救的人數;
⑸患者一般情況;
⑹已經給予患者何種急救措施;
⑺其他任何被詢問的信息,確保急救人員無任何疑問。
最好在急診醫生對現場救治提出指導后,撥打電話者再掛斷電話。
調正患者的體位
使患者仰臥在堅固的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時,應把患者整體翻轉,即頭、肩、軀干同時轉動,避免軀干扭曲,頭、頸部應與軀干始終保持在同一個軸面上。將雙上肢放置身體兩側。
開放氣道,暢通呼吸
用3~5秒鐘的時間,先將病者衣領口、領帶、圍巾等解開,帶上手套迅速清除病者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嘔吐物等異物,以利于呼吸道暢通,然后再將氣道打開。
仰頭抬頦法:為完成仰頭動作,應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額,用手掌把額頭用力向后推,使頭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頦骨處,向上抬頦,使牙關緊閉,下頦向上抬動。勿用力壓迫下頜部軟組織,否則有可能造成氣道梗阻,避免用拇指抬下頜。開放氣道后有助于患者自主呼吸,也便于CPR時口對口呼吸。如果患者假牙松動,應取下,以防脫落阻塞氣道。
托頜法:把手放置在患者頭部兩側,肘部支撐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緊下頜角,用力向上托下頜。如患者緊閉雙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開。如果需要行口對口呼吸,則將下頜持續上托,用面頰貼緊患者的鼻孔。此法效果肯定,但費力,有一定技術難度。對于懷疑有頭、頸部創傷患者,此法更安全,不會因頸部動作而加重頸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