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1.首先提出“細胞學說”的有關內容的科學家是( )
A.施萊登和施旺
B.達爾文
C.恩吉爾曼
D.列文虎克
考點:提出細胞學說的科學家。
2.創立細胞學說的基礎是( )
A.在顯微鏡下發現細胞并進行了系統觀察
B.提出細胞是有機體,并依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動植物體內
C.提出植物不論發展到多么高級,都是由細胞組成的聚合體
D.提出細胞只能來自細胞,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考點:創立細胞學說的基礎。
3.被恩格斯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的細胞學說,其核心內容是( )
A.微小的細胞需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B.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礎
C.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D.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考點:細胞學說的核心內容。
4.第一個將高等生物的器官結構處理成適合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標本的科學家是( )
A.羅伯特·胡克
B.施萊登和施旺
C.魏爾肖
D.列文虎克
考點:創立細胞學說的技術支持。
5.盧斯卡的電子顯微鏡解決了光學顯微鏡分辨率低的問題。其技術關鍵是( )
A.以高電壓下的高速電子流代替可見光
B.需要將樣品制作成超薄切片
C.經過電磁“透鏡”放大成象
D.電子流射到樣品表面發射出二次電子考點:電子顯微鏡的技術關鍵。
6.下列有關細胞說法符合圖1的是( )


A.生物體都是由多種多樣的細胞構成的
B.不同生物體的細胞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
C.各種生物體的細胞結構都不相同
D.同一生物體相同組織中細胞形態完全相同考點:對細胞的認識。
7.圖2是一種常見的光學顯微鏡。請回答有關問

(1)該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包括_____,在觀察細胞樣品時,被觀察的物象通過_____鏡到達_____鏡,物象被_____次放大,所以,顯微鏡最終觀察到的物體的放大倍數是_____。
(2)科學家胡克通過顯微鏡發現了_____,植物學家施萊登使用的顯微鏡的分辨率達到_____μm,科學家施旺研究的細胞主要來自_____。
(3)病理學家魏爾肖首先注意到細胞分裂現象,你認為他得出的結論是_____。
(4)電子顯微鏡的發明開拓了生物科學研究的新領域,使人們對細胞的認識更加深入,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結構被稱為_____。青年科學家盧斯卡制造的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1_____倍,目前科學家使用的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已經達到_____萬倍。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與光學顯微鏡基本相同,只是穿透玻片標本的不是光,而是_____。目前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細胞器有_____。參考答案:
1.A 2.A 3.D 4.A 5.A 6.B
7.(1)聚光鏡、載物臺、物鏡、鏡筒、目鏡等(只要寫出各種結構即可)物鏡 目鏡 兩 物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目鏡的放大倍數
(2)細胞 1 動物
(3)細胞來自細胞
(4)亞顯微結構 萬 100 電子 略(動植物的都要寫出)
2 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1.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象清晰,換上高倍鏡后模糊不清,此時應( )
A.移動裝片
B.調節反光鏡
C.調節粗準焦螺旋
D.調節細準焦螺旋
考點:顯微鏡的使用。
2.下列關于細胞質流動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①有的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能流動,有的不流動,所以實驗時要選好材料
②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
③細胞質流動速度,在不同的溫度等環境條件下有所不同
④若高倍鏡下細胞質流動方向是逆時針的,則細胞中細胞質流動方向是順時針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
考點: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
3.在顯微鏡下連續觀察細胞的變化,如欲觀察除去細胞壁,但內部結構不受損傷高等植物細胞,應該選擇( )
A.用解剖針細心除去細胞壁
B.用引流法將細胞浸浴在鹽酸中
C.用纖維素酶處理細胞壁
D.用淀粉酶處理細胞壁
考點:運用知識進行實驗的能力。
4.在生物學實驗中,關于引流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蓋玻片一側滴加試劑,然后將裝片傾斜
B.引流目的是讓試劑滲到蓋玻片下
C.還原性糖鑒定實驗中需要用引流法
D.引流法可防止裝片產生氣泡
考點:玻片標本制作的方法。
5.顯微鏡目鏡為10x,物鏡為10x,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x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 )
A.2個
B.4個
C.8個
D.16個
考點:用顯微鏡觀察時,放大倍數的計算。
6.用顯微鏡鏡檢人血涂片時,發現視野內有一清晰的淋巴細胞如圖3所示。為進一步放大該細胞,首先應將其移至視野正中央,則裝片的移動方向應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考點:顯微鏡操作。
7.洋蔥是生物學實驗的常用材料之一,圖4是經一段時間培養后的洋蔥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利用此洋蔥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則取材部位應是_____,該部位用肉眼觀察呈_____色。實驗中用_____和_____分別作為解離液和染色液,當你用顯微鏡觀察時,發現大部分細胞處于細胞分裂的間期,原因是_____。
(2)若要驗證植物細胞吸水原理,則最好的取樣部位是__________,請畫出你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失水后的狀態(畫一個細胞)。
(3)若要嘗試用此洋蔥進行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你將用到的試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葉綠素提取和分離的實驗及原理。
參考答案:
1.D 2.C 3.C 4.B 5.B 6.A
7.(1)根尖分生區乳白 10%HCl+95%乙醇龍膽紫或醋酸洋紅細胞處于分裂間期的時間最長
(2)鱗片葉 略
(3)丙酮和層析液等
3 簡述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1.下列與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無關的是( )
A.是各種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直接參與蛋白質的合成
C.在人體內有利于對脂類物質的運輸
D.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
考點:細胞膜的化學組成。
2.下列能正確表示細胞膜結構的是( )

3.圖5所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與細胞膜功能無直接關系的是( )
A.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相對穩定的環境
B.完成細胞間信息傳遞需要①
C.選擇性的物質運輸并伴隨著能量消耗
D.細胞合成膜蛋白②的過程
考點:細胞膜的功能。
4.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對它完成各種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B.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異性
C.細胞膜與細胞內其他膜結構有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
D.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流動性
考點: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性。
5.細胞膜上與識別、免疫、信息傳遞和血型決定有密切關系的物質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考點:舉例說出細胞膜上糖蛋白的功能。
6.大氣中O:要在人的線粒體中被利用,至少要穿過的磷脂分子層是( )
A.22層
B.18層
C.1l層
D.10層
考點:細胞膜骨架結構的組成。
7.細胞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究竟是怎樣的?細胞中的生物膜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無數科學家對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究。圖6是對細胞膜研究中的幾個片段。請觀察圖并回答問題:

(1)1895年,一位科學家通過用一定濃度的蔗糖溶液引起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實驗,表明了__________的存在,接著,這位科學家又發現脂溶性物質比水更容易進入細胞,而提出該結構必定含_____。
(2)科學家于1972年提出了生物膜流體鑲嵌模型,使人們對細胞膜結構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深化。人們發現,構成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不僅是可以運動的,其比例、分布等也變化多樣,許多生物膜還含具有識別功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科學研究表明,細胞膜具有多樣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等結構特點。
(3)目前,人們已經認識到,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是細胞的三大系統之一。真核細胞的生物膜系統主要指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統一的膜系統。
考點: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參考答案:
1.B 2.C 3.D 4.D 5.A 6.A
7.(1)細胞膜脂質
(2)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糖蛋白 不對稱 流動性
(3)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
4 舉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中所沒有的細胞器是( )
A.線粒體
B.液泡
C.葉綠體
D.高爾基體
考點:細胞器的形態特點和功能
2.下列細胞結構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觀察才能到的是( )
A.類囊體和高爾基體
B.液泡和葉綠體
C.細胞核和染色體
D.細胞壁和細胞膜
考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
3.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的( )
A.功能及所含有機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機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機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機化合物相同
考點:細胞質和細胞器基質的物質組成和功能
4.把胰腺細胞培養在含某種氨基酸(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培養基中,最后測得細胞分泌帶有放射性的胰島素。如果用儀器追蹤上述過程中放射性同位素在細胞內出現的先后順序,最可能是( )
①線粒體②核糖體③中心體
④染色體⑤高爾基體⑥細胞膜
⑦細胞核
A.①③④⑦⑥
B.⑥②⑤⑥
C.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考點:舉例說明核糖體、高爾基體和細胞膜的功能及其相互聯系。
5.細胞色素C是動植物細胞普通存在的一種由104個氨基酸組成的化合物,在大量生成ATP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細胞色素C的合成場所以及它發揮生理作用的場所分別是( )
A.高爾基體和葉綠體
B.核糖體和細胞核
C.核糖體和線粒體
D.細胞核和高爾基體
考點:舉例說明核糖體和線粒體的功能及其產物的作用。
6.小麥植株最上一片葉稱為旗葉,它對小麥子粒的產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與這種功能關系最密切的結構特點是( )
A.細胞排列緊密
B.細胞中葉綠體數目較多
C.細胞中線粒體較小
D.細胞中具中心粒
考點:舉例說明葉綠體的功能
7.圖7中的模式簡圖表示幾種細胞器,請據圖回答:

(1)結構上與其它細胞器差異最大的是[ ]_____,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_____。
(2)含有遺傳物質且僅存在于植物體內的l是[ ]_____,它含有的能將光能轉換為化學能的物質是_____。
(3)與淀粉酶的形成和分泌有關的是_____、_____和_____。
(4)在酶的參與下,為進行多種化學反應創造有利條件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細胞器的結構及功能。
參考答案:
1.A 2.A 3.B 4.B 5.C 6.B
7.(1)E中心體線粒體和葉綠體
(2)C葉綠體葉綠素
(3)線粒體核糖體高爾基體
(4)D 內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