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斐林試劑與碘液時的幾點注意問題
1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實驗原理:淀粉和蔗糖為非還原性糖,它們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性糖,還原性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
用淀粉酶分別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應,再用斐林試劑鑒定溶液中有無還原性糖生成,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試劑分析:底物用淀粉和蔗糖做對照,不但要證明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還要證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用碘液只能檢驗淀粉的存在,從而證明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水解,不能證明蔗糖是否被水解,而用斐林試劑能夠檢驗淀粉和蔗糖到底哪一個被水解,還是都被水解,進而證明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結論:鑒定試劑用斐林試劑,而不用碘液。
2 探索溫度條件影響淀粉酶活性
實驗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藍色的復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麥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藍色的復合物。
試劑分析:由于實驗探索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情況,實驗前后應保持溫度不變,要用碘液來檢驗淀粉的有無,不能用斐林試劑來檢驗是否生成了還原性糖(麥芽糖和葡萄糖),因為用斐林試劑檢驗還原性糖要加熱而改變了前后溫度的一致性。
結論:鑒定試劑用碘液,而不用斐林試劑。
3 探索酸堿條件影響淀粉酶活性
實驗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藍色的復合物;還原性糖能與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淀。
試劑分析:實驗證明酸性、中性、堿性條件下淀粉酶的活性的變化,通過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否進行來證明。可以用碘液來檢驗淀粉是否存在,有淀粉存在則水解反應沒有進行,說明此條件下酶失活;也可以用斐林試劑來檢驗是否生成了還原性糖,有還原性糖生成,則進行了水解反應,證明淀粉酶在此條件下具有活性。
結論:鑒定試劑中碘液和斐林試劑都可以用。
(單林蘭 河北省灤南縣扒齒港中學 06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