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病得厲害,用藥抵不住就得上醫院注射。病得多,藥用得多,普通藥物就自然而然抵抗不住病毒細菌。一如消炎藥物,先用青霉素,再使阿莫仙,最后就得用上先鋒、頭孢之類了。
道理很簡單,身體產生抗藥性了。凡是道理,越簡單越具有普及性,可以推而廣之。愛也是一樣。
傷害是男人和女人相處時最直觀的病痛了,拿什么來愈合傷口,治療疼痛?據說,那個藥方是——愛。愛是藥方,有不同的配方,藥引,分量以及煎熬時火候問題。而治療心傷和吃藥一樣,抗藥性可能非人心所愿,卻是客觀存在。
婚姻中有種較普遍的卻一直為當事人,特別是妻子們諱莫如深的痼疾——家庭暴力。
有這樣一位妻子,她深愛的丈夫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紅杏出墻,走的時候甚至沒有留戀地看他一眼,任憑他哭著喊著。從此他就有了陰影。她的出現溫暖了他,他們結婚了。然而他的愛情方式令人心驚:他將她愛到禁錮,愛到束縛,愛到窒息。
初時女子決心以溫柔來化解他心中的傷痛,于是事事都向他解釋,詳盡到一分一秒,具體到每人每事。男人聽了一段時間,產生抗藥性了,他聽不進去了。
女人只有更加地委屈自己,她盡可能減少外出,減少交友,避免矛盾。然而她不是一個孤單體啊,她必然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朋友圈,即使她想在下班后斷絕一切往來,但往來與友情偶爾也會找上她。于是,在這樣的偶然時刻,男人的心病就犯得更重了。他開始動手。
到最后,女人干脆辭了職在家。他不喜她上網,她就只看書;他不喜她穿短裙,她就只穿長褲;他不喜歡她參加任何活動,她就天天呆家里等他下班。
當然,可以想象到的結局是:那個家悶得跟墳墓似的,她被密不透風的墻壓倒了,而他的暴力升級了,因為他看不到她真心的笑臉,就認為她的心一定是留在家外留在別人身上了。
其實他不知道,她是已經無心去愛任何人了。
女人常常以為,溫柔包容是愛,退一步委曲求全是深愛,無條件付出與犧牲是愛的最高境界。她們這樣想時就錯了,就注定了悲劇的發生:男人也許受過傷,女人就會母性大發,像呵護孩子一樣溺愛他。殊不知這樣他會產生抗藥性,慢慢地,初時的溫柔他感覺不到了,滿腔的愛意他不在意了,你為他付出的所有他看不見了,他越來越苛求,苛求到遠遠不是愛的程度,變成了對女性自尊、人格的蹂躪。
治療傷痛,外力藥物的作用很大,愛是輔助治療手段,但最重要的還在于自己精神不倒,在于自身機體抗衡與恢復。如果他一味只是依賴藥物,依賴你來照顧他,包容他,他差不多已病入膏肓,好不了的了。
這樣的時候,不如將你的愛收回來。愛當藥方一般是迫不得已,都是因為遇到了病人,即使給也要給那些懂得珍惜的人,那些能配合你盡快治愈的人。愛,最好還是只當做愛本身吧。衣時,愛是溫暖。食時,愛是營養。住時,愛是安全。行時,愛是依偎。
愛如果成了藥方,就必然帶著苦澀,還得在文火里受盡煎熬。最可恨的是,病人醫好了之后,會將你的愛當藥渣給倒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