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訪問之五十五
一、策劃緣由
同床預約,說簡單一點,是指那些“分開同居者”,這個概念最早來源于荷蘭和瑞典等以性開放而聞名的國家,原先指的是那些沒有結婚的情侶,選擇保持包括性在內的親密關系,但是卻不住在一起。 后來這個名詞則逐漸擴展到已經結婚的年輕夫婦。現在,這種觀念正在強有力地沖擊著我國的年輕人。
最近,網上的一篇《第四次性革命:同床要預約》的文章寫道:你內心喜歡一個人睡呢,還是辛苦地與結婚證上的那個人睡到壽終正寢?第四次“性革命”開始了,不過,這次似乎有些保守,它意味著,夫妻同床有些像看牙醫,還需要預約!
這篇文章,攪起許多年輕人內心陣陣波瀾,那些崇尚個性,不為“另一半”所累的男孩子女孩子高呼,好啊,同床我就來,然后“我和你纏纏綿綿到天明”;分床我就走,獨自享受“我的地盤我做主”的那種自由。
可是也有人擔心,在如今社會轉型期,我們認同同床預約,是不是認同了愛情的暫時性和放縱性,你的另外一半不和你在一起,你怎么了解他和她、怎么約束他和她,他會不會在另一個房間在你不在的時候“金屋藏嬌”?她會不會在你睡夢里在隔壁“藏龍臥虎”?
國外有一種聲音說,在維系親密的關系的時候,我們要選擇性和睡分離。以前我們認為,睡覺就是同床共枕,就是性愛,就是親密。現在卻不這樣認為,睡覺就是純粹的一種身體上的休息,與性愛無關。
這些觀點到底是不是對的,我們姑且先不說,現在,還是請你和我們的記者一起走進人群,看看那些當事人“同床預約”的故事以及他們是怎么看待“同床預約”的——
二、直通現場:我和我的預約同床
人物一:快“壽終正寢”的婚姻帶來了煩惱,“分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王麗,女,25歲,公司文員)
(她說話非常坦率,也不失真誠。聽說我的采訪要求之后,很爽快地答應了。)
回想起來,我們不該太早地偷吃禁果的。我和我老公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好上了。我們都是彼此的初戀。因此當時我們格外地珍惜。只是當時年幼的我們,還不懂得為將來打算。有些逞一時之歡。記得在大二的夏天,我們就在外出旅游的房間里發生了關系。你知道的,有了第一次,就會有接下來的很多次。在整個大學期間,我都不清楚我們到底發生了多少次關系。記得有一次我還懷孕了。是他偷偷陪我去打了胎。幸好我們隱瞞得好,不然我們的學業都會受到影響。畢業之后,我們很快就結了婚。也很快有了孩子。然而漸漸地,我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天開始,我開始對他不滿。我看到鏡子里的自己,皮膚松弛,身材走樣,頭發也不像年輕時那樣烏黑烏黑的了。整天家務瑣事將我牢牢地纏住。最重要的是,他已經不能滿足我性方面的需求了。(說到這里,她聲音小了下來,臉上是一種迷茫和無奈的表情。)無疑,他是個好丈夫,下了班總是幫我做家務,吵架也是他總讓著我。雖然他不太會賺錢,可是他對我是很好的。如果,如果他能在性方面出色一些,我想,我是會更愛他的。有時候,我要他和我一起看看性愛方面的碟子,用以牢固夫妻間的感情,可他總是說,都“老夫老妻”了,看這干嗎?(王麗嘆口氣,開始沉浸在對性愛方面無奈的哀嘆里。)有時,我也想到離婚,可是如果這樣做,我再難得找到像丈夫這樣知根知底的好男人。像我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又有誰能夠像丈夫這樣來包容我呢?
(王麗說話的速度慢了下來,點了根煙,瞇起眼睛,開始了她的回憶。)其實,我們也并不是沒有故事發生。在我身上,在丈夫身上,曾經都有第三者的進入。真的,說實話,如果丈夫是個在性方面健全和浪漫的人,那么我就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我們結婚以后,也有過女孩向丈夫表示過好感,可丈夫都回絕了。我想,他是愛我的。我在生活上也離不開他。而我,也曾經迷戀過我的上司,可他并不喜歡我。他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是不會因為我而放棄他的家庭的。況且,我還并不怎么了解他。我想,我并不適合他。
所以,我的婚姻一直就這么耗著。有時,看著丈夫那不爭氣的身體,我真想狠狠地踹他一腳,然后一走了之。可是我沒有這樣,我是個對婚姻有責任的女人。多少次,我離開他熟睡的身體,一個人在客廳獨睡,想想我的婚姻,不禁流淚,我應該為了婚姻的忠誠,和這個讓我感到無奈的人相守到老嗎?
人物二:戀人間也不可能完全融合,“同床預約”有種自由和美。
(孫博,男,22歲,時裝設計師)
(孫博是一個非常時尚的年輕人。這從他的穿著打扮上就看得出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生活方式也是很時尚的。很湊巧,他的幸福愛情生活正是來源于和女友的“同床預約”。)
我是一個從小就追求生活方式與眾不同的人。漸漸長大以后,我對自己的愛情觀有了更新的要求:幸福是自己創造的。不要流于俗套。在我身邊有很多婚姻不成功的例子。他們分手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我覺得有一點是一樣的:生活單調,戀愛缺乏新意。生活一旦讓人覺得乏味,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因此,我和我的女友在交往的時候,就盡力去避免這種乏味。為了讓我們的戀愛時刻都保持著新鮮感,我想出了“同床預約”這樣的方法。(孫博說到這里,眼睛里閃著光芒,很顯然,他的興致來了。)我和我的女友是同班同學,我們都是學習設計專業的。我們相約:隔一段時間,我們就將自己的臥室重新布置一番。然后看誰的設計更有創意。這之前,彼此都不見面。幸好,我們都不是那種以性為最終目標的戀人。我們也要求性,只是,我們更看重彼此是否能夠溝通和交流,是否是彼此的靈魂伴侶。我們同樣也很看重彼此的身體是否能和諧地合二為一。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都將改變的目標選擇在了彼此的臥室。我們不僅要求有和諧的性,我們不僅將臥室看成是惟一的性的表達,我們更將臥室看成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我展示個性和隱私的平臺。而欣賞戀人的臥室,也是一種很享受的過程。(孫博說到這里,神采奕奕起來。看得出來,他是一個很自信的年輕人,他的表達,無疑也感染了我。)平時,我們并不去刻意見面,而是努力維持一個“若即若離”的狀態。當有一方想見面了,就打電話給對方,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同床預約”吧。當然,不見面的日子是有期限的。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星期。采取這樣的交流方法,我和我女朋友的感情一直很好。告訴你喔,有一次我自己設計的臥室方案還在學校得了獎呢。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人物三:不在一起了,還叫夫妻嗎?我現在成了無愛的女子。
(顧芳,女,28歲,個體經營者)
(顧芳短發,看起來很溫和的樣子。和她談起同床預約這個話題,她開始還顯得有些猶豫,但慢慢地,她開始健談起來。)
我和老公是經人介紹認識的。認識他的時候,我年紀已經不小了。當時,父母和同事都為我的婚事著急。為我介紹了好多男士。可能是沒有緣分吧,一個也沒談成。而現在的老公當時給我的印象還不錯。人顯得比較穩重,工作也挺穩定,主要是,我能感受得出來他對我的那份真誠。不像其他的男士,有的比較輕浮,不認真,有的一認識就往身上靠。這是我最反感的。和他結婚之后,他各方面給我的感覺還不錯。人能干,上進,對我也比較體貼。度蜜月的那段時間,他跑前跑后,溫柔殷勤,對我百般呵護。我很為自己感到高興。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好丈夫。是的。他是不錯。可是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工作太拼命。(顧芳說到這里,表情凝重起來,我知道,這是說到她的痛處了。)他總說,為了我們的將來,我要好好打拼。為了他所謂的打拼,他周末都很少回家。而我,是一個多么渴望能夠得到丈夫溫情呵護的女人啊。然而,他一點都不懂得女人的心理。他并不知道一個結了婚的女人真正要的是什么。其實我們的經濟狀況并不差,他完全可以有時間來打理好我們的小家庭,讓我們真正享受到二人世界的甜蜜。漸漸地,我開始猜測他在外工作時的真正狀況。然而事實是,我并沒有調查到多少他的所謂“越軌”行為。他在家的時候,依然是個好丈夫。只是,當我每天早上醒來,是多么希望可以在他的肩膀上躺上一會兒,聽他說說話,而他,每天回來總是倒頭就睡,第二天又很早就上班,我覺得我仿佛是一個人在生活,絲毫沒有生活的激情。為了表示我的抗議,我開始和他分床睡。我想,這是否可以讓他反省反省,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可是讓我失望的是,他依然如故。只說了一句:這樣也好,免得我每天回來晚了吵醒你了。我對他發了一頓脾氣,可最后他說,你要怎樣就怎樣吧。這樣一來,每個月僅有幾次的夫妻生活也沒有了。我徹底變成了一個“無愛”的女人。雖然后來我們的關系有所緩和,可每次同床都要預約,不然就可能根本得不到我該得到的性愛。我很困惑,同床預約,真的無愛也歡嗎?
(顧芳講到后來,情緒有些激動,看得出來,她為“同床預約”這件事情感到苦惱,這也不禁讓我思考:現在流行的“同床預約”,真的有那么好嗎?)
人物四:不論是否同床預約,只要相愛就是好的。
(方建平,男,24歲,報社記者)
(聽說要采訪關于同床預約這個話題,他想了想,緩緩地對我說,其實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是否還愛著。)
剛結婚的時候,我和妻子的感情還是很好的。雖然我們倆并沒有經過五年八年的愛情長跑,但彼此都已經認定了對方。這種堅定的感覺,我現在還記憶猶新。但結婚之后慢慢磨合,有些問題就出來了。比如我在工作的時候,不喜歡被電話打擾,但她總是以關心為名,頻繁地打我的手機,時刻察看我的行蹤。我真不知道她在擔心什么。這種不被人信任的感覺,讓我很難受。我對她說出我的想法,希望她能理解,可她卻說我心虛,身正不怕影子歪。為此我們經常吵架。可吵過以后,冷靜下來,我并沒有嫌棄她的意思。我希望兩個人可以化解矛盾,還是好好地過日子。有時候實在吵得厲害,我們就分床睡。好似你們所說的“同床預約”。奇怪的是,一個人睡覺的時候,內心里并沒有覺得多么解脫和放松。雖然暫時不用面對矛盾,可還是覺得有些孤單。身邊沒有她了,心里還有些惦記著她。更重要的是,我發現妻子還是愛著我的。比如晚上我一個人在書房睡,她每晚都記得將書房通往客廳的走廊燈打開,怕我起夜看不見。比如,我每天要吃的胃藥,她總是不聲不響地幫我裝好,放在藥盒里,她做的這一切,看似平平淡淡,卻凝聚著一份她樸素而真實的愛。說心里話,我還是愛著妻子的。為了回應她的關心,我在那段時間里一直戴著她給我織的圍巾;提前下班回家,做她愛吃的菜。這樣一來,我們的關系反而更加默契了。就算同居不同房,我們心里也明白這并不是我們之間的愛情出了什么問題,有時候,我們實行同床預約,更能讓我們有一種“小別勝新婚”的感受。慢慢地,我們同床預約的時候變少了。夜晚醒來,看見身邊的妻子,心里感覺特別踏實。
(方建平說著說著,臉上漸漸露出了幸福的神色。我也被他的故事感動了。我也認為,只要兩個人是相愛的,什么也阻擋不了他們應該獲得的幸福。)
當事人的敘述,讀者朋友你有同感嗎?它是不是激發了你內心傾吐的欲望,下面是我們街頭采訪的觀點,你聽——
三、街頭聲音
贊成者
洛黛,女,19歲,學生:“零距離”也有審美疲勞啊,你看我們現在這樣年輕,也就談了兩次戀愛,卻已經對兩個人的親密有了不滿,他總是那樣一成不變的,毫無新意,有時,我就討厭親密了,也討厭和他一起共枕。要是以后,還是這樣,每天和他一起共眠,那我們該怎么辦啊,那不是終身的負擔?我想,同床預約,倒是給我們指明了在愛情上一條前進的道路。
闌昔,男,21歲,私營業主:我有腳臭和睡姿不好的毛病,和女友一起時,她總要我反復地洗,有時洗得我惱羞成怒,沒有辦法呀,你得忍,誰要你和她一起上床呢,現在,我們預約同床,平時也不在一起住,我要怎么樣便怎么樣,難得的六根清凈。愛時就是你愛的樣子,不愛時,就是我自己愛的樣子,多好!你看,我現在不預約女友時,多自由,我可以仰八叉睡成自己小時侯的“大”字,不擔心是不是把女友踢下了床。
張氰,女,24歲,保險儲備干部:結婚不是“一被子”的束縛,是共同開掘我們的情感資源,在一起久了,資源會枯竭的,適當分開,有利于愛情保鮮。
反對者
尚成成,女,19歲,學生:愛情是個怪東西,親密也一樣,你要預約,那種外交性的形式,誰受得了啊!我覺得不時來點不預約的“侵犯”,享受意外的驚喜,比預約要好,我就嘗過它的甜頭的。愛就愛吧,預約干嗎?
戴氮,男,23歲,教師:你要我預約和你親密,那你把我當成什么了,我還是你的男人嗎?要是別人知道了,我不被笑話死才怪呢!一個人面對孤零零的床和枕頭,這和沒有結婚有什么區別,愛一個人,就是找一個人相互“取暖”,沒有溫暖,還有愛情嗎?
許蜿蜒,女,21歲,醫生:所謂夫妻指的是什么?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一個在這張床,一個在那張床,那是什么床,那是“病床”,我看醫院里的病床就是這樣,要是真的認同這種荒謬的觀點,我想那人的愛情也病了,愛的范本就是二人世界,就是兩人合二為一。
中立者
方瓊,女,24歲,網絡編輯:我很矛盾,不知道該怎么評價,有時,愛一個人不在于時常把對方系在自己的褲腰帶上,這點我們的祖先就明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不是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嗎?從這點上說,預約性愛是不錯的,但是,現在社會這樣復雜,要是讓他真的走遠了,我把握不了他,也是一個悲劇。那還不如對他“全天候跟蹤”,就是睡覺也一樣,不預約,不分床,這是不是有利于愛情的穩定呢?
林夜,男,21歲,買手:預約,要針對具體的對象,有人適應沒有干預的睡眠,有人適應在男友或者女友的臂膀上進入夢鄉。性愛也一樣,你喜愛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不在乎預約和不預約。
街頭的聲音,代表年輕人的觀點,他們的觀點是不統一的,下面請聽記者采訪的專家分析,可能更有權威一些——
四、專家訪談
記者提問:為什么會出現“同床預約”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它?
專家回答(劉學民教授、博導、著名社會學家):出現這種“同床預約”,與我們的實際情況有關,現在的年輕人思想開放。在戀愛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愛啊,為了愛,他們走到一起,在一張床上纏綿,也感覺很快樂,要知道,那是青春的快樂,是一種新奇和新鮮。這種新鮮的保鮮期不長,因為他們要結婚了。結婚以后,同床共枕的時間,明顯多于婚前,責任感也隨之而來,慢慢地,矛盾也就出來了。為什么會有矛盾?因為在床上的兩個人畢竟是不同背景的人,總有習慣的不同,總有一些隱私性的東西,總有一些性愛的不同水平。由此,一些人便討厭那張床,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說,它對與不對,我們怎樣認識,這還是要考慮我們年輕人的自身。我個人認為這是社會對性觀念、對夫妻相處藝術趨勢的一種認可,只要我們堅守愛情的原則,同床預約和不預約,沒有什么對錯之分。
每一次性革命,都是以人為本的,都照顧了人的感情因素。我想這次的預約同床也是一樣的。你們想永遠在一起,只要快樂,就在一起唄!你們想嘗試預約同床的“美感”,不妨就抱起被子,跑到隔壁的房間,預約好了,再過來享受歡愛。
專家的觀點是不是讓你茅塞頓開呢?你想不想了解我們的觀點——
五、幸福觀點
找到最適合的相愛方式和愛人“共眠”
對于呼嘯而來的“預約同床”,我們不由想起了老話: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們不禁要問,這千年修來的緣分難道還要預約嗎?
按照傳統的觀念,夫妻應該是形影不離的,就像鴛鴦,就像并蒂蓮花,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新的家庭觀念、性愛觀念不斷沖擊著我們的愛情和生活。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同床預約就是其中一種。我們到底應該怎么看待同床預約呢?
我們的觀點是,預約不預約,還是要看我們自己和愛人的快樂程度,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相愛的方式和愛人共眠,無論是預約和不預約都是好的。
其實,我們現在講的“預約同床”,是讓性愛拿了睡覺的“貴賓卡”,有意識地突出了性愛在夫妻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強調了它在親密中的作用,睡和性愛應該是分開的,它讓我們認識到,親密,不應該是睡覺的“加時賽”,也不是它的一種隱含定義。親密,也不應該是半夢半醒之間的一種機械運動和慣性運動,而是一種關乎情愛的靈魂與身體交流的盛宴。
當然,我們不必對這樣的觀點感到不可理喻,它從一個側面體現出社會的進步,體現了人的社會主導地位和以人為本的觀念。只要不違背道德觀念和法律規定,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都喜歡呼吸獨床上自由的新鮮的愛情空氣,想享受一下小別的美感,或者保護自己的隱私,你就和你的愛人,遞個眼神,你就可以在另外一張床上無所顧忌地伸伸腿、彎彎腰了;如果你一直喜歡和愛著的人“相看兩不厭”,長相廝守、喜歡聞著愛人的芬芳體味入眠、喜歡愛人“動聽”的磨牙聲、喜歡把他或者她的手臂當成枕頭,那你就和你的愛人“同床共枕”吧。
但愿天下所有愛著的和即將愛著的男孩女孩,晚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