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了職場只想做個單純女人
話題從資產談起。她說自己沒有什么錢,有吃有喝而已。如果為掙錢,她不會選擇自己出來開琉璃店,做職業經理人比做琉璃店主報酬要豐厚得多。
她在建業工作了5年,累。職業生涯讓她非常煩躁,那邊戰鼓咚咚響,而她卻沒有激情去迎戰,于是,以健康原因向公司告了長假,一走就是一年。風風火火的職場生涯已經經歷過了,她現在更想做回自己。 “我只是一個單純的女人,沒有什么太高的奢求。”
5年前,她帶著鄭州大學英語系畢業證和經濟學碩士證書加盟建業。那一年,她女兒還不滿一歲。她去的部門叫企業研究中心,崗位是研究員。那正是她想要的,在她的心目中,就是安安靜靜地翻翻資料,寫寫報告。
事實上她是建業升遷最快的人,她的崗位幾乎一兩個月一變,要求她去承擔一個一個任務,她總是能夠
努力地挑起來,完成得很好。
楊冰說自己是個很認真的人,不想讓信任她的人失望。
后來,她做了建業集團文化中心總經理,旗下有網站、建業雜志,還要做媒體接待、廣告投放等工作,有時還要做內部文藝晚會的主持人。
在她現在的朋友圈子里,很少有人知道她過去在建業的輝煌,以為她不過是一個安靜的小女人。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們看到她在一些隆重場合風度翩翩、游刃有余的樣子頗感驚訝。
胸懷感恩之心,與琉璃美麗約會
楊冰說她非常感謝建業。正是因為建業這個平臺,才讓她不斷發現潛能,不斷成長。
離開建業的日子簡單又滿足,每天曬曬太陽讀讀書。朋友們都奇怪,她一個大忙人,怎么能忍耐這般寂寥的日子。而她淡然回道,我很好啊,我很滿足啊。
一個學外語的小女生,本來腦子里充滿了西方情調,在建業扎了幾個漂亮的猛子之后,突然依戀起中國傳統的東西來,審美情趣和閱讀取向也隨之改變。讀《詩經》《論語》,戴古典的飾品,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開始了與琉璃的美麗約會。
以前在寫字樓里她也讀書,那都是大部頭管理方面的書,上網也都是為了工作,還要和各種人打交道,整個感覺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是置身熱鬧的大都市。而現在,生活是簡單的兩點一線,在家或在店里,偶爾和朋友們聚聚會。位于緯一路的天工坊緊鄰行政區,在這里楊冰找到了屬于內心的寧靜。
2006年,楊冰因為考察一個文化項目來到蘇州。“天哪,這是什么呀?”她看到的是一款琉璃制作的貔貅,那圓潤的光澤,明澈的色彩,一下子吸引住了她。店主告訴她,這是琉璃,你們河南還沒有。楊冰心動了。琉璃不僅色澤明澈質感光潤厚重,而且設計風格上加入了現代元素,令人怦然心動。
“決定加盟天工坊做琉璃只是一個基于大概的考慮,認為這么好的東西應該讓中原人認識它、喜歡它。”簡單的楊冰解釋問題非常簡單。
她經常坐在自家的琉璃店里,看著心愛的琉璃出神。客人來了便介紹介紹,客人不來,她也不出去推銷。
琉璃在楊冰心中是神圣的。她說,也不是不知道生意該怎么做,只是覺得怕褻瀆了琉璃。因此,10個月下來,收支平衡。這哪里是做生意?簡直像個農民,種植了心愛的谷物,自己吃一點,賣給人家一點,如此而已。
不過她的執著里多了一分沉穩,她的浪漫里多了一分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