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潛規則”
2006年11月,女演員張鈺爆炸性地在網上公布了兩部性交易視頻,眾人嘩然。娛樂圈的“潛規則”第一次以如此浩蕩的聲勢展露在眾人眼前。這一事件,引發了一場對娛樂圈潛規則的空前探討,但事情真相究竟如何,無人知曉。娛樂圈是個名利場,想站在這個場子最矚目地方的人太多了,絕大多數人雖在圈中,但卻處于邊緣地帶,通往中央聚光燈的道路人滿為患,想實現愿望實在太艱難了。有想走捷徑的人,有把握捷徑開放權的人,交易的產生是難免的。要凈化這個圈子的空氣,目前只能寄希望于圈中人能夠自尊、自重,堅持道德和藝術操守,向老一輩演員學習,踏踏實實加強自身造詣,不急功近利,真正優秀的演員是不會被埋沒的,遷就于“潛規則”反而有可能毀掉大好前途。
小語種成“大熱門”
目前國內培養小語種人才的高校相對較少,且每個語種招生人數也非常有限,再加上英語類人才的爆棚,讓學習小語種的同學“物以稀為貴”。另一方面,我國與一些歐美之外的非英語國家的合作關系越來越密切,交流越來越頻繁,小語種人才的身價,也隨之像“斤斗云”一樣不斷往上翻。
“80后”獨生子女成離婚高發人群
“目前,婚姻瀕臨破裂而走進婚姻咨詢室的人群比例中,有一半是20多歲的年輕人。”來自廣州一家律師所的數字顯示,“80后”委托離婚或咨詢離婚的案例也明顯在增多。全國婦聯婚姻指導師項目督導員胡慎之教授分析,“80后”獨生子女成為離婚高發人群,跟父母從小過分溺愛,養成孩子缺少忍讓性、寬容度有直接關系?;橐霾缓椭C的理由一是他們過于自私,彼此都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是索求、追求完美。婚后發現生活中的眾多艱辛,打碎了他們心中完美的愿望,于是重新尋找生活目標成了他們離婚的理由。
抑郁癥成為校園殺手
當大學生自殺事件成為象牙塔內的噩夢時,一個過去常常被忽視的病癥——抑郁癥逐漸浮出了水面。有專家表示,高校自殺身亡的學生中,有60%都與抑郁癥或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有關。抑郁癥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一大殺手。
抑郁癥之所以成為大學生的流行病,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中存在著一種排斥機制,隨著這一機制的不斷強化,擴招后的大學生們逐漸從“天之驕子”一路淪落為“被排斥”群體,正是這種無處不在而又難以言說的“被排斥感”,使許多大學生在精神上陷入抑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