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內地唯一“三料”影后
內地演員周迅因《如果·愛》獲第43屆金馬獎影后,成為內地第一位臺灣金馬、香港金像、香港金紫荊獎三料影后。俗話說知足者長樂,知足的周迅或許注定了要笑到最后。這回她不僅讓六度征戰的劉嘉玲再度落馬,更讓冤家路窄的李心潔在領獎臺上感激連連。在周迅的愛情字典里面,愛,沒有“如果”。但是,《如果·愛》這部電影對周迅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讓周迅成了三料影后,更讓她在各種感悟中迅速成長。
宋祖英:喜獲格萊美提名領銜中國民族音樂
第49屆格萊美提名名單公布,民族歌唱家宋祖英的名字與其他四位外國跨界音樂家并列出現在“最佳古典跨界專輯”提名獎項中,成為繼譚盾、王健、戴玉強等人后入圍格萊美的中國音樂家。被提名的是中國音協與中央電視臺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聯合制作的唱片《百年留聲》,它精選中國從1905年到2005年具國際聲譽影響的主題曲或插曲,用音樂向世人昭示著中國那一段流金歲月。
謝會貴:黃河源頭的守望者
黃河上游水文水資源局瑪多水文站職工謝會貴自1977年從黃河水利學校畢業以來,一直堅守在海拔4200多米、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4.1攝氏度、空氣稀薄的黃河瑪多水文站,從事黃河水文勘測工作近30年。他獲取的一組組珍貴的第一手黃河水文數據,為黃河治理事業提供了重要參考。在瑪多縣城,他被稱為“老阿爺”、“瑪多打冰機”,黃河水文第一站的“守護神”,其事跡在黃河職工中廣為流傳,竟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勞動者之歌”專題介紹后,其事跡在大河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
張杰:中科院院士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張杰,1999年1月起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光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2003年任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2006年11月被中共中央任命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馬曉旭:當選亞洲足球小姐和最佳新人
中國女足選手馬曉旭在亞足聯年度最佳頒獎典禮上獲得亞洲足球小姐稱號。 同時還擊敗了被提名的日本國少隊小將柿谷曜一郎,獲得2006年亞洲新人獎,她是亞足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選手。馬曉旭是2006年亞洲女子足壇最為耀眼的球員,她不僅幫助中國女足奪得亞洲杯冠軍,同時在女足世青賽上表現出色,是世界足球小姐20位候選人之一。
宋文明:“贏在中國”首賽季冠軍 贏千萬創業資本
中央電視臺大型勵志創業電視活動“贏在中國”第一賽季中,來自安徽的選手宋文明奪得冠軍,贏得了1000萬元的創業資本。在比賽現場,周宇和宋文明在最后一輪的PK中進行了激烈的冠軍爭奪戰。周宇曾憑借觀眾投票暫時占據優勢,但最終兩位總評委柳傳志與張瑞敏都把票投給了宋文明,把他送上了冠軍寶座。
李湘:“緋聞女王”客座川師大
就在離婚、“80后”求婚等風波不斷的關頭,李湘來到四川師范大學影視學院開講座并被聘請為客座教授,一時引起各方反應。川師大影視學院院長羅共和解釋,李湘年紀雖輕卻做得很不錯,在實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人才、教授的選擇我們應該不拘一格。對于李湘不絕于耳的負面新聞,他認為個人生活是另外一回事。
于丹:“女易中天”走紅百家講壇
于丹,北師大影視系41歲的教授、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因在央視“百家講壇”連講7天《論語》而廣受好評。在很短的時間內,其講座內容被網友以音頻、視頻文件的方式瘋狂下載。熱心的粉絲更給了于丹“美女學者”、“女易中天”、“電視學者”等諸多稱號。 根據其講稿編成的新書《于丹〈論語〉心得》發行上市,最大看點在于,孔子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圣賢,而像一個面目和善,言談可親的鄰家老頭,面對滿腹困惑的一大群看書聽講座的現代男女大拉家常。
夏懷誠:一名計生醫生的情懷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武口區隆湖扶貧經濟開發區計劃生育服務站主治醫師夏懷誠,26年如一日,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用行動消除了群眾誤解,贏得了親人理解,受到了眾人愛戴,創造了萬例計生手術無事故的記錄,被評為“2006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先進個人”,并走進了新聞聯播的《勞動者之歌》欄目。
鮑春來:首位擔任亞運旗手的羽毛球運動員
多哈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由鮑春來擔任旗手。鮑春來外表俊朗,是中國2005年蘇迪曼杯團體賽和2006年湯姆斯杯男團冠軍隊的成員,鮑春來成為第一位擔任亞運旗手的羽毛球運動員,這也意味著從1982年至2006年24年來,中國代表團亞運旗手由籃球運動員“壟斷”的局面宣告結束。
莊文浩:打破華裔“政治花瓶”成見
加拿大聯邦保守黨政府唯一的華裔部長莊文浩2006年11月27日以“加拿大國家統一”大義為重,堅守原則,道不同則不相為謀,放棄高職厚祿之舉,贏得各方稱贊。兩份主流英文日報雙雙著論,齊聲表揚他的“光明正大的節操行為”。多名資深華裔保守黨黨員亦贊他為“華裔政客之光”。他的舉動打破了人們心目中華裔是“政治花瓶”的成見,體現出足夠的政治勇氣,是華裔參政日漸成熟的一大進步。
馬季:相聲泰斗永別觀眾
2006年12月20日上午,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因心臟病在京逝世,終年72歲。相聲演員姜昆親自抬著擔架走下救護車護送馬季遺體,隨后大批曲藝界人士紛紛前往醫院揮淚送別。
從1956年調入中央廣播說唱團始,到2006年擔任完央視相聲大賽評委止,50年間馬季在舞臺上盡情揮灑專屬于他的幽默、譏誚、聰捷與憨渾。作為一名“相聲者”來說,這條路走得多舛而妖嬈,平樸而雄奇。50年藝途、百余部作品、20余位搭檔、徒子徒孫近百人,在傳統相聲和新派相聲的交點環顧,開啟了以贊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為主題的“歌頌型”對口相聲的新局面,馬季無疑是當今相聲界第一人。2006年過去了,我們永失笑佛。他留下了經典名段,帶走了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