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變化得讓人眼花繚亂的時代。女人們不再甘于以家庭為中心,紛紛走上社會舞臺,通過工作實現自身價值。不少男人則逆潮流而動,他們或因為工作的變遷,或出于對生命價值的重新定位,回到家里做起了全職先生。
女人們是怎樣看待這種變化的呢?她們能適應丈夫做全職先生的生活嗎?男人們回到家后,有了一些什么樣的感受?這種新型的家庭格局,給21世紀的兩性關系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和意義?
◇因為種種原因,男人選擇了回家
個案1:與名利場格格不入
小柯是一家雜志社的編輯,老婆在一所學校當教師。小柯業余愛好寫作,已經出版了4部長篇小說。因為好歹算個作家,所以心性自然有點與眾不同,在單位與上至領導,下至同事等一干人,都鬧矛盾。眾人看來,小柯心高氣傲,將誰都不放在眼里,是個刺兒頭;在小柯眼中,同事們皆是為名利忙忙碌碌的俗人,實在讓他看不起。時間一長,矛盾愈積愈深,小柯干脆辭職回家,做了自由職業者。
從此以后,老婆每天趕著上班,小柯則忙著照顧孩子起床,接送孩子上學,晚上則提著籃子去菜市場買菜,做好晚飯等妻子歸家。不知不覺中,他包攬了大部分家務,做起了典型的全職先生。
個案2:人生的意義是健康地活著
劉杰是一家單位的處長,30多歲了,平時忙忙碌碌的,很少有時間顧及家庭。妻子是個會計,非常體諒當處長的丈夫的難處,幾乎將所有的家務包攬下來。劉杰平時回家,只需窩在沙發里,舒舒服服地看看報紙,等著老婆沏好茶,做好晚飯。
但是35歲這年,劉杰突然被查出了肝硬化,原因是他平時忙于工作,壓力過大。醫生勸劉杰放棄工作,回家休息,不然,病情會有加重的趨勢。
那一刻,劉杰有種萬事皆空的感覺。他這才意識到,所謂的財富、權力都是不值一提的,自己這些年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陪陪妻子,照顧兒女,現在似乎才意識到,那些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劉杰辭掉了處長職務,回家做起了全職先生。他每天做飯,洗衣服,負責安排一家人周末的郊游,他甚至勸妻子將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家里的事不用妻子操心。
個案3:再就業?哪那么簡單!
鄭向東是一位工廠的普通工人,妻子雷婷以前在一家廣告公司當業務員,他們有一個7歲的女兒。以前兩個人都因忙于工作,孩子很少得到精心照顧。有一次放學后,因為沒有父母接,女兒獨自回家差點迷了路。
雷婷因為工作出色,一年前被提拔為那家公司的副總經理。位高權重,自然忙得團團轉,留給家人的時間就更少了,夫妻兩人因此沒少鬧矛盾。
后來,鄭向東的工廠倒閉了,重新找工作變得極其困難時,鄭向東想自己何不回家做全職先生呢?一則照顧了家庭,二則支持了妻子的工作,讓她更集中精力去創業,對誰都是一件好事情。
鄭向東于是回家,全力支持妻子干事業。他說:“其實,不一定是女人在家里,不管是誰,重要的是為了這個家庭能更有效地運轉?!?/p>
◇家庭主男,你過得好嗎?
不管怎么說,全職先生的出現,是社會的進步,是兩性關系平等的新趨勢。男人們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回家,我們原本也不必帶著大驚小怪的神情去注視著他們。用男女平等的思想解釋是:既然女人們能做家庭主婦,男人們為什么不可以做家庭主男呢?
但是,傳統的觀念畢竟不是一天兩天便能滌蕩無存的。男人們以勇敢的姿態,靜悄悄地回到家里,他們的心理往往卻為此做出了一番思考和抉擇。眼下,他們至少很難做到像女人那樣,輕松地以丈夫、孩子和家庭為自己的全部。這不僅僅關系自我心態的調整,更重要的是他們難以擺脫社會觀念的壓力。
讓我們繼續跟蹤上面的幾位受訪者,走近全職先生,傾聽一下他們真實的聲音。
小柯:別人如果說我在享福,我非得和他拚命不可
在男人們看來,女人們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婦,似乎就是享清福了,其實,只要所有說這話的男人,自己回家做一段時間的家庭主男,我想他們就再也說不出這種話了。呆在家里,沒有多少人可以交流,人際圈不斷萎縮,那種被世人拋棄的孤獨感和恐慌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妻子以前做的家務活,我很少將那視為她的辛勤勞動。在我自己親自做飯,買菜,接送孩子地干了大半年后,我就想,我能堅持,真是太不容易了。如果別人還說我在家享福,我非得和他拼命不可。
所以,我想如果要讓男人理解女人,讓他們真正贊成男女平等,我希望他們都能回家體驗一下全職先生的生活。
劉杰:要男人擺脫功名之心,真的很難
回家大半年了,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放棄功名利祿,放棄男人通過工作得到實現的價值感,極其不容易。雖然因為生病不能工作,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心里都感到空空落落的。以前是處長,成天被人簇擁著,無限風光。現在一天也接不上一個電話,全世界好像都遺忘了自己。
有時候,我就想到女人們的感受。她們做家庭主婦,為丈夫孩子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原本是一種應該得到男人尊重和感恩的付出啊!畢竟,女人做家庭主婦后,付出的是不能工作,缺少人際交流,難接觸到外界信息等代價,男人們再認為自己辛苦賺錢回家,就理所當然地靜候妻子上前侍候自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女人可能比較容易擺脫功名之心,以家庭為中心,但在男人這里,卻很難做到。我想還是社會觀念對男人的鼓勵和影響吧!社會鼓勵男人創業,鼓勵男人做經天緯地的雄材,反之,一個男人沒有這些作為支撐,似乎就不是一個像樣的男人了。
鄭向東:我打算盡快結束這種生活,我受傷害了
起初我回家時,心里其實是有些無奈的。自己沒什么本事,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家去,這非常打擊我的自尊心,覺得自己很無能。我想還是受了一些社會觀念的影響吧,一個男人成天窩在家里,不干一番大事,還像個男人嗎?
我回家以后,就有不少閑言碎語傳到我耳朵里。首先是我的一位長輩,他痛心疾首地對我說,一個大老爺們,天天在家里侍候老婆孩子,男人的臉都給丟盡了。其次是一些比較好的朋友,他們開玩笑地對我說,鄭向東,你老在家里,不擔心老婆有二心嗎?說實在的,這些話非常嚴重地刺傷了我。
更重要的是我的妻子,她經常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對我的輕視,回家動不動就對我吆三喝四,沒什么好言語(也可能是我敏感了吧)。我知道她也是看不起我,覺得一個男人窩在家里,很無能。
直到有一次,女兒的話不僅深深傷害了我,還促使我想盡快結束家庭主男生活。那次,我無意中聽到她對小朋友說,她以后要像媽媽那樣賺大錢,而不是像爸爸那樣,讓人看不起。
我想,真正的家庭主男生活,對男人是極大的考驗。一個男人最終得走到社會上干事業,這不是你想不想要的問題,而是社會逼迫你這樣去做。
男人們這樣描述自己做全職先生后的心情體會,女人們又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呢?筆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女士。
劉海霞32歲我想家庭關系中,還是男主外,女主內比較好吧。不為別的,就是覺得很少有女人能挑起養家的重擔。畢竟,目前的社會,女人想在外面創立一番事業,遠遠比男人艱難得多。況且,我總感到女人大都渴望男人的保護,男人能夠撐起一片天,為女人遮風擋雨,這可能不是什么男女平等,或許只是女人天性中一直對自己的不自信吧。
商飛30歲如果生活必須讓我丈夫回家做全職先生,我覺得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女人能做的事情,男人當然也能做,關鍵是,只要有利于這個家庭的穩定就可以。
藍藍26歲我不希望我的丈夫回來做家庭主男,但我希望他能多為我分擔一些家務活。我特別苦惱丈夫總是仗著工作忙,家里什么事都讓我操心,我想要是讓他回來做一段家庭主男,繼爾體驗一下做女人的不易,我倒舉雙手贊同他回家。
英子27歲我贊成丈夫回家做全職先生,我們家不缺錢,夫妻兩個人缺的是時間在一起溝通交流,增進夫妻感情。所以,我想如果丈夫能回家,更注重家庭生活,一定比忙忙碌碌于那些無聊的宴會、工作等要強得多。
◇家庭主男,想說愛你不容易
在男人和女人到底誰更應該回家的爭論中,絕大部分的言論傾向于女人,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千百年來的社會便是這樣的。從有家庭的原始社會起,男人們就被賦予上山打獵,下河捕魚的養家重擔,而女人們則留在家里,照顧小孩,等候丈夫歸來。
但是,兩性關系發展到今天,種種事實已經證明,未來的家庭將呈現多樣化,傳統的兩性格局受著女性主義運動等各種思潮的沖擊,一切將變得令今天的我們自己都無法預測。
為什么我們今天,提起全職先生,大多數人會感到不自在呢?為什么我們天經地義地認為必須是女人呆在家里呢?
這至少反映出以下一些問題:
1,典型的男權社會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即一個男人是應該做大事情的,男人的可貴的生命不能浪費在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這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反之,這些不值一提的事情只適合女人干,因為女人是做不了大事情的,在某些男人的眼中,女人甚至是“弱者和無能”的代名詞。
2,強調男人只適合做大事情,不適合回家的男性沙文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深深傷害了男人。因為男人的生命是千差萬別的,有的男人有做所謂大事情的潛質,但有些不能做大事情的男人呢?難道他們渴望回家休息,或者自動地從競爭的社會中抽身出來,輔佐更能參與競爭的妻子創業,就屬于不正常嗎?
3,女人更適合做家庭主婦的論點同時深深傷害了女人,因為女人的生命同樣是千差萬別的,假如一個女人特別渴望創業,并且有能力通過工作實現自身價值,我們為什么就必須讓她呆在家里呢?
更何況,社會一方面認為男人回家對男人有害,另一方面鼓勵女人把更多的時間用于家庭,這是典型的從男性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畢竟,做家庭主婦,女人可能會失去男人所追求的東西,比如名望,工作的價值感,經濟的自主權,但奇怪的是,我們的社會卻常常認為,這天經地義地是女人應該失去的。
4,某種程度上,男主外女主內的觀點剝奪了男人女人自由選擇生活的權利。不管是男人女人,他們是否愿意回家,不是以性別來判斷,而應是以他們的自愿調整,怎樣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幸福為標準的。
5,這些論點還輕視了家庭,影響了人們,特別是男人自主地選擇生活的價值觀,選擇生活的重心。法國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法國人,已不再把銀行的存款和在企業的地位視為自己成功的標志,法國人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功應該是一個幸福的婚姻和家庭,所以,男人們如果因為重視家庭,自愿地把更多的時間用于照顧家庭,這又有什么不對呢?
6,就中國的國情來講,男人回家惹爭議,或許經濟實力問題還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在競爭殘酷而激烈的今天,連女人們都無奈地掐指算著產假的天數,希望早日回到工作崗位不至于落個被人頂替的厄運,男人們又怎么可能閑下來呢?
◇要做,就做一個快樂的主男吧
盡管當今社會女主外男主內仍備受爭議,但是,這并不妨礙男人們回家的步伐,以及一部分全職先生在自己全職在家的生涯里樂得逍遙。一位網名為“液體酒精”的朋友就在自己的博客里講述了這樣一位快樂的全職先生。
有多少男人愿意做家庭主男發表者: 液體酒精
我們有一個朋友,是個家庭主男。他當主男大概三年了吧。當主男以前,他在一所名牌藝術院校做行政工作,因我老公是那所學校的老師,于是兩個人漸漸熟悉起來。他那個時候已經是四十出頭的人了,然而經??梢钥匆娝谇驁錾巷w奔而過,黝黑的皮膚和結實的肌肉清晰可見。打球時和學生,和老師,甚至和保安,只要能找到的對象他都不放過,一直到大汗淋漓,尚肯罷休。那個時候,我們都不知道他這樣一個身體倍兒棒的人原來是有肝病的。在肝功能被查出問題之后,他就過起了停薪留職的日子。
然而快樂并沒有從他身上消失。
他仍然喜歡運動,醫生的告誡不能不聽,但是不運動是萬萬不行的。爬山,跑步,后來又開始攀巖,進行專業的訓練,他黑色的肌肉塊更加強壯了,笑容也更加燦爛地出現在他臉上。“如果可能,我想去爬雪山?!辈栌囡埡?,他微笑著說給我們聽,包括他從攀巖中體會到的種種技巧和樂趣,認識的人……他的執著感染著我們大家,以至于開始向往天邊巍巍的雪山……
最近他開始做許多手工的皮具,事情源于我們家的一塊沒有用的皮子,他看見了,過幾天給了我們兩個用皮子做的鑰匙包!鑰匙包的設計很獨特,精致的手工感覺,如果在市面上賣的話,花上兩三百我也不會覺得虧。當然這還不算什么,他還能做出瑞士軍工刀的皮套,和商場里賣的皮套簡直不分伯仲,厲害厲害,我當時就想和他一起開店賣皮套了,肯定能火啊!他老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結婚20年了,第一次發現他能做這個。可不是嗎?上班的時候可沒來得及展現……
他還會做家具。把宜家的板子買回家,鋸吧鋸吧量體裁衣給臥室做了一套組合家具,真叫嚴絲合縫,又經濟,又獨特,真是好東西。
居家過日子當然離不開吃,老婆每天下班都能吃上四菜一湯,去飯館吃上一次回家就能琢磨出個大概,現嘗現做,真的是上天的、下海的都能做得有滋有味兒。
于是我經常介紹他的事給同事們聽,家具展示不了,展示鑰匙包。女同事們覺得要能嫁這么一個男人幸福無比;男同事往往不服,妒忌之余說一聲:我要是有時間我天天在家能做出飛機!
無論如何,生活是自我的選擇,能活出樂子來就是好。何必去管別人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其實,快樂的生活的同時也就告訴別人一個道理:我活出了我自己!
相關鏈接
▲分析家稱:在21世紀,不同行業的興衰更加明顯,而這將會導致大批行業性(如高科技、制造業和民航業)的失業人口,其中的男性如果找不到新的工作,回家將成為必然, 并慢慢得到社會的認可。而女性從事的大部分是醫療健康和教育行業,受經濟衰退的沖擊遠不如“男性職業”嚴重,而且女人掙錢的本領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男人認可。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大約每7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是由男性主持家務的。調查顯示,這些扮演“家庭婦男”健康情況遠遠不如那些掙錢養家的男子漢,而且,他們的死亡率也大大高于那些“主外”的男士。
▲10多年前,美國耶魯大學的科研人員,選擇了從剛出生的嬰兒到10幾歲少年為對象,進行了連續12年嚴謹的跟蹤調查。在排除了“處在不同階層”這一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力高于平均水平。
▲隨著電腦、電話等現代辦公通訊工具的普及,我國有大量上班族男人回歸家中成為全職先生:一覺醒來,干干家務,穿著便服開始一天的工作,自由快樂又無拘束。這些人所占上班族的比例成上升趨勢。
本刊觀點
快樂、簡單、愛以及美好的生活
“全職先生”無疑是對傳統的男性權威定律的挑戰。據專家預測,全職先生可能會成為未來家庭分工的流行趨勢,就看男人們能否勇于走出男權主義的籬笆。
我們應該以平常之心看待男人回家做全職先生。它的標準不是以性別為分界線,而是夫妻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是否能達成一致?是否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和睦?是否有利于夫妻關系的及時調整?
畢竟,生活不是一潭死水,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面臨著隨時需要調整的問題。在某一個階段,妻子回家更合適;而在另一個階段,可能丈夫回家更合適。只要我們感到舒服,又沒有影響別人的前提下,就沒有什么對與不對的。
不過,家居最容易放任散漫,男人一旦回家,就應保持有規律的起居和相對集中的時間安排,盡可能排除瓦解意志和使之分心的所有因素。
不管怎樣,家庭的和諧幸福永遠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責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