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女人聚在起吃飯。起初,都在談論桌上的飯菜好不好吃。飯至一半,開始東扯西拉地把范圍擴大到男人。直至飯畢,話題繞回到自己的身上。其實,談論男人只是一個形式,女人從開始想要說的就是自己。
話題開始:怎么能讓自己活得更好注意了,不是好,是更好。顯然女人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活得已然不錯了。
話題展開:與男人的生活就是斗智斗勇,一步錯,則步步錯。談論自己,男人這個參照物千年不變。
話題深入:不管自己多么理智大度,寬廣包容:多么雄才偉略,英明神武,都是一個女人。
話題結(jié)論:女人想要贏得生活中的主動權(quán),不能好,只能壞。
那什么是壞,怎么才能壞呢?
歸結(jié)如下:女人的壞,應該是擁有對男人永遠放肆的權(quán)力,是那種可以把一切弄亂,而不必放歸原位的權(quán)力。
擺出事實:平淡的生活是每個女人的現(xiàn)狀,可是再謙虛的女人,在潛意識里都想弄點風浪出來。無論表面看來多么賢良淑德的女性,她的心里總有一枚小火焰。也許來源于一首情詩,也許來源于某個男子的眼神,也許來源于生命中一個幻想。反正那個“壞”字,會深藏在女人內(nèi)心不可知的角落里,等待一個機會出來燎原。希望自己傾倒眾生,希望自己煙視媚行,即使僅僅是沖動,即使不完全是為情。總是要有人為自己赴湯蹈火,才不枉此生吧,雖然心里也很怕火勢太過洶猛來不及救,雖然這個希望永不會實現(xiàn)。
但也不得不相信張愛玲的話:“正經(jīng)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機會扮個妖婦的話,沒有個不躍躍欲試的。”
女人開始變壞。她總是打算吸引些人,而不單單是一個人,這種吸引對于女人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力。女人旦選中了某一個男人,對于那個男人來講仿佛是種恩典。女人常常需要這種男人的仰望來滿足自己的虛榮。
女人本不想變壞。女人僅僅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吸引,她只是喜歡在曖昧的眼神和話語中找到自己風情的佐證,而并非真的希望有N個死纏爛打的男人天天站在身邊。
但她還是壞了。
憑空攪亂一池春水之后,女人通常做無辜狀眨眨眼睛,為自己辯解,我沒有做什么呀?我喜歡你,我也知道你喜歡我,但是時間不對,所以……說完這些話,女人希望男人最好馬上淚如雨下,但是又要萬分尊重她的決定,二話不說地從此仗劍走天涯。但每逢她的生日芳辰或是特殊節(jié)日,仍要給她送點禮物,道句平安,表個心態(tài),說一句固定的話:你在我心里,是永遠的
這就是女人壞到最高境界的終極夢想。
如若女人不經(jīng)意的這點壞,可以讓所有關(guān)于風情的艷冶故事,都能有這樣完美的謝幕,恐怕沒有女人可以耐得住寂寞了。縱使有紅顏禍水在先,女人還是希望自己變壞一點。
所以,女人終其生,都在修煉可以成為禍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