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女性縱橫馳騁在刀光劍影的職場上,一展身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女性面臨哪些發展瓶頸,會遭遇哪些難題,內心的渴望是什么?為此《職業》雜志與智聯招聘聯合開展了此次專項調查。
參與此次調查的女性,年齡主要集中在18 ~ 35 歲之間,其中18 ~ 25 歲的占22.7%,25 ~ 30 歲、30 ~ 35 歲的各占31.8%。這一年齡段被不少女性看作是職業發展的黃金階段,對職業成功的愿望強烈。她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對夢想的追求,能夠代表大多數的職業女性。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來專注傾聽她們的心聲!
快樂工作是遙不可及的一個夢
21 世紀的社會,為職業人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和條件。今天,職業女性活躍在各個領域。從本次調查的數據看,11% 的人就職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20% 任職于國企,18% 在外企、33% 在民企打拼,更有18% 的女性選擇了自由職業。
在較高職位中,女性偏少,已經是職場公開的秘密。而此次調查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出,這樣的局面并未有大的改觀。雖然職業女性的職業分布面比較平均,但職位分布卻出現一邊倒的局面。此次調查表明,女性所在的職位文職人員和技術人員達59.1%,中層管理人員和中級技術人員達29.5%,高層管理層和高級技術人員可謂鳳毛麟角,只有4.5%,企業所有者也僅占6.8%。
那么,在各自的崗位上打拼的女性,對自己現狀的滿意度又如何呢?在對職業女性目前事業發展狀態的調查中,感覺很快樂,比較滿意,正充分享受工作的僅有9.1%,差強人意、覺得還有潛力未發揮出來的有52.3%,時間精力都處在透支狀態、想逃避的占15.9%,處于瓶頸時期、心情郁悶,不知如何改變的占13.6%。而夢想與現實的差距也是影響職業女性自我評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現在的職業狀態與最初的職業目標差距”的調查中,只有27.3% 的人基本實現了當初的職業目標,有29.5% 的人離目標還有一定距離,還有43.2% 的人離最初的職業目標的實現還相差甚遠,需要繼續奮斗。總體來看,快樂工作依然是不少職場人士遙不可及的一個夢,而雖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女性卻更加自信,更加了解和相信自己的潛力,相信自己終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觀念:無性別時代已經到來
不少職業女性都感慨,女性要取得事業成功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響職業女性取得成功呢?她們職業發展的瓶頸是什么,性別、年齡還是家庭?
不再談性別歧視色變。調查顯示,31.8% 的職場女性認為女性性別不是構成職業發展的障礙;38.6% 的職業女性認為偶爾會成為障礙,但可以理解;11.4% 的人認為,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女性性別是職業發展的障礙,但現在不是;僅有18.2% 的人認為女性性別一直是職業發展的障礙。職業專家指出,性別歧視的現象在職場確實客觀存在,但有些“性別歧視”卻是一些女性過于敏感所致,而且也容易成為一些女性逃避職業發展障礙的借口。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女性越來越自信,她們對工作環境等客觀因素不再挑剔,更加自立自強。在大多數人的眼里,職業女性更適合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相對穩定的單位,因為這些單位不僅為女性設置了各種保障,而且競爭沒有外企、民企等激烈,承擔的職業風險較小,比較適合女性。但女性的要求卻與此截然相反,31.8% 的被調查者認為外企中女性發展環境更好,15.9% 的人認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更適合女性;而認為國企、民企、自由職業更適合女性的僅各占2.3%。職業女性的職業發展狀況與企業性質無關,關鍵看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持這種觀點的職業女性最多,達到45.5%。
正視男女有別。男性和女性的性別差異是客觀存在,例如男性剛女性柔、男性的職業發展不會受到生產期和哺乳期困擾等。今天大部分職場女性已經能理性面對和接受,不再一味追求完全一樣的平等。在“你認為女性是否缺乏男性的所有的某些長處”的調查中,13.6% 和45% 的職場女性承認或部分承認,32% 的職場女性則不承認,認為職業發展狀況如何,關鍵看個人,9% 的人保留觀點。社會學專家建議,女性應該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優勢和劣勢都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環境中,二者是完全可以相互轉化的,職業女性更應該主動去尋找或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實現優勢劣勢的資源最佳配置。
盡管不少女性已經在觀念上有了更客觀的認識,但目前職業發展環境依然讓她們備感辛苦。52.3% 的被調查者認為要獲得職場的成功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38.6% 的職業女性認為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的確如此,僅有9.1% 的女性持否定觀點。因為和男性相比,女性還要承擔更多的家庭義務,結婚生子的職業女性更是如此。掌握好平衡的藝術,對職業女性尤為重要。
發展:三道坎等待超越
年齡
愛美的女人怕年齡,渴望成功的女人也怕年齡,時機對她們而言也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對事業發展的最佳年齡段的調查中,73% 的人認為是在25 ~ 35 歲之間。她們認為在這個年齡階段,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經成熟,又充滿活力,也是奠定以后事業發展高度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不少女性從事的是事務性工作,缺乏核心競爭力,如果不能在35 歲之前有所突破,而35 歲一過,很容易被更年輕的人所取代;另一方面,一些女性認為35 歲后,對于之前被自己忽略的家庭,應該更多地承擔責任,事業發展的愿望和高度就有所下降。
李銀河在30 歲才找到了自己終身的專業研究方向,玫琳凱? 艾施女士在45 歲的時候開始創立自己的化妝品王國,事業的發展是以心理年齡而不是生理年齡為分水嶺的。職業專家指出,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有各自的特點,充分利用這些特點,就能夠開辟生活的新局面。
家庭責任
結婚生子是職業女性難以邁過去的坎。調查中有30%的職業女性自愿為了事業推遲結婚生子,43% 則是迫不得已。一個完整的家庭還是被大部分女性視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對事業的追求、生存的壓力也讓她們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但同時,我們也很慶幸地看到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寬容,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女性對事業的選擇也更多地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而婚后的家庭責任加重,也成為不少女性逃避婚姻的理由。47.7% 的職業女性認為職業發展的最佳狀態是在婚前,29.6% 的人則認為是在婚后生孩子前。在社會角色分工中,照顧家庭的責任總是被更多地分配給了女性,即使現在也是如此,抉擇的難題也總是擺到女性的面前。這樣的狀況不會在近期得到改觀,婚姻專家建議,就女性個人來說,尋求家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不失為一個有效、快捷的解決方法。
一視同仁的規章制度
在“你所在的單位有沒有因為女性員工的生理特點和結婚生子等特殊階段,而執行一些特殊制度”的調查中,59.1% 的企業沒有為職業女性設置特殊的制度。在“你是否認為用人單位應該因為女性員工的生理特點和結婚生子等特殊階段,采取一些特別的制度”的調查中,56.8%的職業女性認為應該,43.2% 的女性認為無所謂,如果沒有,自己會想辦法克服困難。但女性在工作中,有些特殊問題是無法忽視的,女性與男性員工在起跑線上就存在差異,卻要遵循一樣的規則,往往使女性員工苦不堪言。
盡管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女性表示無所謂,但女性職業發展的特殊性是客觀存在的,而對女性員工度身定做一些制度也是有相關法律依據的,我國法律法規中已經對生理期、孕期、哺乳期三期中的女職工做出了特殊的保護規定。在一些最佳雇主企業中,例如惠普、摩托羅拉、IBM 都有專門針對女性的成長計劃。女性同樣是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關懷女員工也等于關懷企業自己。
成功:一邊是夢想,一邊是挑戰
此次調查中,被調查者也坦承了自己目前正在遭遇的種種困擾。其中43.2% 的人認為目前遭遇最大的職業挑戰是如何找到有效途徑,突破事業發展的瓶頸;29.5% 的人認為需要重新認識自己,實現職業轉型;9.1% 的人認為要把年齡劣勢轉化為優勢;6.8% 的人認為遭遇的最大挑戰是工作環境對女性的歧視;認為最大挑戰是克服女性在性別方面的某些弱點和平衡家庭和事業之間的關系各占4.5%。
面對困難,職業女性展現出了令人折服的一面。40.9% 的被調查者依靠自己的堅持與自信走出了困境,22.7% 的人認為最有效的幫助來源于同事和上司的認可,20.5% 的人認為家庭的支持最大,榜樣的力量激勵2.3%的被調查者。
調查還發現,遇到困難,職場女性首先采取的措施是靠自己,63.6% 的人通過調整自己的心態、反省自身的不足,正面和沖突方接觸或找知心朋友傾訴煩惱各占11.4%;而找專業咨詢顧問解決或通過購物消費等方式側面發泄的各占6.8%。職業專家認為,女性比男性更為情緒化,所以一些女性會采用哭泣、購物、傾訴等方式先行傾瀉一部分情緒,其實這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要注意控制好度。而最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調整自己對自己認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克服主觀、片面等女性慣有的思維方式,如此,才能放寬心胸面對問題。
雖然成功的道路并非坦途,但女性天生愛做夢,職業女性并沒有放棄對未來的積極追求。職位的升遷、收入的增長能給人們提供生活上的保障,也是職場人士被認可和重視的標志,而進入公司的領導層更是如此。因此38.6%的職業女性在未來事業發展的最大期望就是職位和收入能更上一層樓,可能的話希望進入高層;20.5% 的職業女性希望在未來能夠實現快樂工作;18.2% 的人希望轉行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崗位上;還有9.1% 的女性希望自己創業或做SOHO;6.8% 的人希望成為行業領域內的專家;4.6% 的人希望有系統的深造機會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工作環境的好壞對職場人士的成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職業女性而言。如果所處的職業環境歧視女性,那么女性就很難有機會擔當大任,很難被認可和晉升。因此在調查中,38.6% 的職場女性希望以能力定高下的無性別時代盡快來臨,20.5% 的女性希望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夠得到家人的支持,18.2% 的人認為職業女性應形成一股合力,創造良好的職業形象。還有9.1% 的職業女性希望所供職的單位實施一些符合女性員工實際情況的用工、福利制度;各有2.3% 的女性希望政府出臺具有操作性的維護女性權益的法律制度,或出現強有力的為職業女性維權的社會組織以及職場性騷擾的局面有所改善。
社會的價值觀在多元化,女性對事業成功、幸福生活的定義也在多樣化。她們懷抱自己的夢想,或獨當一面,或成為家庭、事業的平衡高手,或在自己的事業生活中活出別樣風情。她們對自己有了更理性的定位、更客觀的認識,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女性在職場中整體潛力的發揮,職場無性別的時代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