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的石器時代
黑猩猩在4300年前的史前時代就開始群居,并且利用石錘當工具敲碎堅果來果腹。這顯示黑猩猩可能最晚數千年前就在未受人類影響下學會了使用工具,證實了黑猩猩的確有能力自行利用工具。
人類約在100年前觀察到野生黑猩猩會使用石頭當工具,可是卻未曾發現黑猩猩工具文化的遺跡。人類的老祖宗早在260萬年前就會利用把石頭擊碎、削成薄片以加工成順手的工具,但過去并未發現黑猩猩遺留下的石制工具化石。
格爾瑞大學的考古學家朱利奧連同美、加、英、德四國科學家,2006年在科特迪瓦泰爾國家公園的史前黑猩猩居住遺址進行挖掘。他們在泰爾國家公園數處發現黑猩猩當年敲碎的堅果,以及遺留的石錘。這些石錘的細縫中殘留因敲擊而嵌入的堅果淀粉殘渣。他們指出,這些發現顯示,黑猩猩在完全未受人類影響下,自行發展出以石頭為工具敲碎堅果的行為,而且還傳承了兩百多代。人類4300年前尚未在該處農耕,因此該處的史前黑猩猩無法從人類身上模仿使用工具的技能。除此之外,這些殘留的石錘平均重約710克,比史前人類使用的石制工具還大,而與現今黑猩猩使用的差不多。這些科學家甚至認為有些被視作史前人類石制工具的化石,其實是史前黑猩猩的杰作。
黑暗無間
前段時間,一個跨國研究團隊發表了星系演化的計算機仿真結果,指出富含黑暗物質的星系是由一般星系演化而來,而且就藏匿在大質量星系附近。
當一個較小的星系路過一個大質量星系時,它會受到大星系的重力吸引。若小星系在大星系的牽引下繞其旋轉,它就成了大星系的衛星星系,而大星系則稱為宿主星系。現有的宇宙模型λCDM預測,大型的星系應該會有許許多多的衛星星系圍繞著。但對銀河系及我們的近鄰仙女座星系的觀測當中,卻沒有如預期般那么多。這之間的落差被稱為“失落的衛星星系問題”,也次是λCDM模型所面對的嚴峻挑戰。
而這份研究所模擬的結果,似乎對此有所解釋。研究指出,宇宙初生時,到處充斥著輻射,至今仍留存有宇宙紫外線背景輻射。衛星星系內的氣體受到此輻射的加熱,逸散脫離。同時,宿主星系所吹散出來的恒星風,對衛星星系產生沖擊壓力,也加速了其中物質的奔逃。還有一點,宿主星系的重力對衛星星系所造成的引力差異,產生了潮汐震蕩,其內的物質經過長時間的吹拂與一再的撕扯扭擰,這個原本普通的星系,最終就只剩下了黑暗物質。
小心月亮會放電
科學家認為月球表面在特殊的太空天氣下,會帶有數千伏特的電壓。月球表面的帶電與放電現象將成為未來月球探勘活動的挑戰。
地球的強大磁場與大氣,可將來自太陽風的高能粒子與宇宙射線偏折,而月球極為稀薄的大氣及分布在局部區域的微弱月殼磁場,則很難阻隔外來的帶電粒子入侵,因此,其表面容易帶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家哈克的研究團隊檢視“月球探勘者”繞行月球時收集的數據后發現,月球表面的確在特殊的太空天氣下會帶有靜電,電壓可以高達4500伏特。除了太陽風的吹拂之外,當月球進入地球磁層區域、穿過高溫的電漿離子時,也能讓月球表面帶有異常的高電位。先前的太空任務已經證實,表面的帶電與放電容易造成人造儀器的異常或操作失誤,這樣的現象勢必也會發生在未來建造的月球基地上。
科學家認為,月球探勘任務中最頭痛的問題應該是月球塵埃。在“阿波羅”任務中航天員發現,月球塵埃太細,一旦沾到就很難清理干凈,不僅是皮膚、衣服、金屬表面,甚至還會卡住用來清理太空艙的吸塵器,減損儀器設備的使用年限。而月球表面帶電,則會使前述狀況惡化,帶電的塵埃更易附著在物體上,塵埃還將因靜電相斥而揚起飄浮,影響宇宙飛船登陸或探勘的能見度。